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時隔17年,世界遺產大會再次“花落”中國

7月16日至31日,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在福建福州舉行,沉浸式演出《尋夢·坊巷》在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首演成功。作為“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區”,三坊七巷在古建築保護、“活化”閩都歷史文化、傳承發揚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方面具有突出特色。

看,花燈次第亮起;聽,人力車鈴鐺清脆;聞,茉莉花香滿街。7月15日晚,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尋夢·坊巷》沉浸式演出在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拉開序幕。演出融合了聲光電多媒體技術,閩劇表演、舞蹈、音樂、非遺展示等節目,為觀眾呈現一場視覺文化盛宴。

“我是土生土長的福州人,世遺大會來到我的家鄉,讓我倍感自豪。作為向世界展示福建、福州深厚文化魅力的一員,也是我的榮幸。”參加此次演出的青年閩劇演員楊帥說。

“誰知五柳孤松客,卻住三坊七巷間”。演出地點選在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這裡曾走出了林則徐、沈葆楨、嚴復、林覺民等歷史人物。儲存至今的“西三坊、東七巷”裡坊格局,發軔於晉、形成於唐,至明清達鼎盛,有“裡坊制度活化石”的美譽。

2012年,三坊七巷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近日,《工人日報》記者來到三坊七巷,探尋現代時空中正在上演的人與物、歷史與文化交匯的“故事”。

保留福州古建的歷史資訊

“老師,您看看這邊是不是改造過了?”“上部額枋、下皮兩端有遺存抱框卯口,柱子根部有下檻卯口,說明這裡原來是有隔斷的。”在宮巷26號的沈葆楨故居里,一名古建築勘察設計人員問道。

被稱作“老師”的,叫陳木霖,是國家文物局古建築專家庫成員。75歲的陳木霖雖已退休,仍時常在福州各處歷史文化街區的古建築中穿梭忙碌,為修復工作提供技術指導。

“古建修復要按照原有的平面佈局、原結構、原材料、原工藝進行修復,在我們肉眼看不見的地方,有很多昔日能工巧匠留下的智慧,這些歷史資訊都很珍貴,我們要好好保留傳承下去。”陳木霖告訴記者。

“在二梅書屋、尤氏民居、薩鎮冰故居的天井條石下,工匠們巧妙地將條石區域性架空隱存在天井下,遇到下大雨,雨水也能很快滲透到地下,發揮調蓄池的作用。”陳木霖說,這是他在修復天井過程中的偶然發現,也讓他大為驚喜。“這些地下‘海綿’肌理的巧思也因此在修復工作中得以保留。”

陳木霖還強調,要想得到第一手的材料,一定要在一線,把構造瞭解透徹,把資料測量清楚,這樣說話做事才有底氣。

目前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已修復26處文保單位,不可移動文物103處,歷史建築11處,傳統風貌建築33處。遵循“修舊如舊,保持總體坊巷格局、風格、風貌不變”的原則,和“鑲牙式”“漸進式、微迴圈、小規模、不間斷”的施工要求,三坊七巷的保護修復工程漸趨尾聲。

為文保院落注入活力

“雖然我來這裡演出的次數多到數不清,可每次踏進院門,還是莫名的激動,感覺自己一下子就進入情境之中了,在這裡演出是一種享受。”福州市閩劇院閩劇青年演員謝婉萍,向記者講述了她在水榭戲臺“一秒入戲”的心路歷程。

兩天前,謝婉萍在這裡為前來參加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的嘉賓們表演了閩劇摺子戲《荔枝換絳桃》。吟唱著經典唱詞“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演員們將劇目中男女主人公相知相愛的橋段表現得淋漓盡致,贏得在場觀眾的陣陣掌聲。

從12歲開始學戲,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青年演員,80後的謝婉萍表示,以往在舞臺上,戲曲演員要展現“景隨步移”的效果,必須在出場前提早進入人物狀態,想象著舞臺上的規定情境,比如亭臺、花園、假山 、臺階等,而在水榭戲臺,這些都是真實存在的。

“你看,以往唱詞中的‘移步上樓房’,都是‘空指’,而現在稍一抬頭,就看到了屋簷,我們的‘所指’也就變成了實實在在之物。”她隨手翻了一個腕花,指著戲臺對面的屋簷向記者解釋。

經典劇目《荔枝換絳桃》、閩劇小調《牡丹亭》以及新編的《情滿坊巷》成為位於衣錦坊水榭戲臺的“常客”。樓臺倒影,餘音嫋嫋,一出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劇目,在這座已有400餘年歷史的文保院落中唱響。

福州古厝保護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在充分發掘利用三坊七巷古建築原有功能及人文內涵的基礎上,對現有文化業態推陳出新,例如對嚴復故居、林聰彝故居、林覺民·冰心故居開展提升工作,在水榭戲臺、小黃樓引入閩劇、評話、伬唱等地方戲曲,進行常態化演出,展示閩都特色文化。這些為整體文化展示業態注入活力,使得文保院落煥發新生。

非遺手藝人也是“守”藝人

在南后街82號,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苑(以下簡稱“博覽苑”),作品《百福迎世遺》前不時有人駐足欣賞。展臺上,100方不同壽山石品種的印章上篆刻了100個“福”字。“福”“壽”合為一體,寓意壽中有福,福壽雙全,這是獻禮此次世界遺產大會的作品之一。

它的作者馮偉是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也是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壽山石雕的傳承人。6歲學藝,師從祖父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馮久和,祖孫三代均投身於壽山石雕,頭頂諸多光環,但馮偉的臉上只有謙遜。

“小時候吃帶魚,爺爺都能把魚骨頭擺出仙鶴的形狀。”馮偉記得學藝最初是從磨刀、臨摹練起,同時要“融入生活”。自工作室落地博覽苑,為遊客展現壽山石雕的精絕技藝,成為馮偉的保留專案之一。

2009年,為進一步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福建省委、省政府特意在三坊七巷設立了博覽苑。福建省藝術館副館長何微告訴記者,之所以選址於此,正是因為它位於三坊七巷的中軸南后街,交通方便,這裡作為展示與弘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常設基地,為吸引客流奠定了良好基礎。

活靈活現的泉州提線木偶戲、虎步生風的地術拳、栩栩如生的漆線雕……由於非物質文化遺產更多是技藝上的守護與傳承,每逢傳統佳節、文化遺產日等,博覽苑會邀請不同領域的非遺技藝傳承人參與“惠民展”。

參展的既是手藝人,也是傳播非遺文化的“守”藝人。每年近千人次的展示,發揚和傳承了福建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博覽苑年均接待遊客約70萬人次。

“剛開始運營時,‘非物質文化遺產’對很多遊客來說還是很陌生的詞彙,但現在人們早已耳熟能詳,有的遊客還能臨時客串一把‘講解員’。見證這個過程,真的很欣慰。”據何微介紹,目前,為迎接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而設定的“福建省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專案展”和“林徽因——福州古厝走出的文化遺產守護者”展覽正在這裡展出。

題圖:7月19日,福州市閩劇院閩劇青年演員謝婉萍在水榭戲臺表演經典閩劇劇目《荔枝換絳桃》。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