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2020年,91歲老人被4個子女送養老院,哭訴只想回家:我不是犯人

前言:

近年,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我國超過60歲的老齡人口已達2.6億多人。

養老問題逐步成為了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的話題。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會因工作忙碌,無法照顧到家庭,選擇將自己年邁的父母送到養老院養老。

他們認為父母在養老院裡面,有護工照顧,有其他和自己一樣的同伴陪著,晚年生活能得到最大的保障。

但其實對於老人來說,去養老院真的是他們心中所想嗎?

2020年,上海91歲的孫奶奶,就遇到了這樣的問題。

孫奶奶的小紙條

“我沒有自身的自由,我是沒有自由的老人,我日夜感到痛苦”。

這是一位已經91歲的孫奶奶,塞給前來採訪記者的紙條,她甚至為自己儲存了一瓶安眠藥。

紙條上的絕望之情溢於言表。誰也想不到,究竟怎樣的遭遇,會讓這位已經年逾耄耋的老人如此絕望?

原來,這位孫奶奶曾經是一位參加過革命的老同志了,還被授予了新中國成立70週年紀念章。

她與老伴共同哺育了3兒1女,但是多年前,她的老伴駕鶴西遊,撇下了孫奶奶,她開始獨自面對生活。

在老伴去世後,孫奶奶一度變得很消沉。

“少年夫妻老來伴”,他們老兩口熱熱鬧鬧一輩子了,突然她一個人守著這空蕩蕩的屋子,孫奶奶的心裡像是空了一大塊。

眼看,自己的兒女都已成家立業了,也不能經常來陪著自己,孫奶奶的心裡越發感到孤獨。

好在,她所在的社群會經常組織一些老年人的活動。

這讓本來就熱愛唱歌跳舞的孫奶奶,在社群人員的溫暖下,才逐漸從老伴離開的陰霾中走了出來。

再加上她的幾個兒女,雖然不是經常來陪著她,但好歹偶爾也會來看看,孫奶奶對生活的熱情漸漸恢復了許多。

只是2015年的一場意外,卻讓孫奶奶這樣愜意的生活,徹底結束了。

因意外受傷被送養老院

2015年的一天,孫奶奶在家不慎摔倒受傷,隨後就被自己的幾個子女送到醫院救治,此時的她已經85歲了。

當時,她的幾個兒女都以為孫奶奶只是受了一些皮外傷,可當天夜裡,孫奶奶突然感覺頭疼得厲害,只好顫抖著拿起手機撥通了自己大兒子的電話。

大兒子再次趕到孫奶奶住處,連夜又將自己的老母親送回到了醫院。

經過再次檢查,孫奶奶腦內有出血,病情變得來勢洶洶。

好在,經過一段時間住院治療後,孫奶奶的身體逐漸康復。

只是經過這一次折騰,她的幾個子女們也都深刻意識到了自己的老母親因為年邁逐漸出現的問題:

85歲的高齡,一個人獨居,又沒人照顧,很容易磕磕碰碰受傷。

他們的工作很忙碌,如果再發生今天這樣的情況,他們又該如何是好?

想到這裡,孫奶奶的3個兒子和1個女兒不得不聚在一起商量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解決辦法。

只是這個“大家”並不包括孫奶奶。

4個子女的討論也都很現實,孫奶奶快90歲了,子女們也都是60歲上下的年紀。

如果是讓他們來親自照顧自己的老母親,自己的身體也吃不消。

而且,他們也都是有著自己的家庭的,往下一輩更是指望不上,反倒是第四代還需要他們照顧。

可請保姆也不是長久之計,孫奶奶每個月到賬的退休金4000多元。

在上海,找一個居家保姆,她的退休工資還不夠給保姆發工資的。

再加上每個月的吃喝用度、日常開銷、醫療費用,這將會是一筆巨大的開銷。

於是,無奈之下的幾個子女們得出統一的結論,他們只能將孫奶奶送往當地的養老院。

5年從未回過自己的家

對於子女們的選擇,孫奶奶剛開始也並沒有抗拒。

畢竟自己摔了一跤,的確需要人照顧,而自己的幾個子女平時又那麼忙,也根本沒有時間照顧自己。

於是,已經85歲高齡的孫奶奶,被4個子女一同送往了附近的一家高檔養老院。

剛到新的居住環境,接觸新的人和新鮮事物,剛去養老院的孫奶奶還顯得有些高興。

只是過了一段日子,孫奶奶自己的身體基本上算是康復了。

可她這才發現,自己已經回不去了!

原來,在孫奶奶的身體差不多恢復好的時候,她曾提出自己想要回家居住,可她的4個子女卻態度堅定地拒絕了老母親的這一請求。

就這樣過了5年,孫奶奶越發苦悶,她在養老院的生活也越發艱難。

在孫奶奶向自己的4個子女提出要回家居住的時候,卻遭到了4個子女的一致反對。

為此,孫奶奶曾對此想要逃跑,可她的子女們已經和養老院方面簽訂了一份協議。

這份協議的大致意思是,為了老人的安全,能自理的就允許老人自己外出;不能自理的老人,必須由家屬陪同或者護理員陪同才能外出。

而孫奶奶已經到了生活需要別人照顧的年紀。

也就是說,沒有養老院的允許或者孫奶奶4個子女的允許,孫奶奶是出不了養老院的。

說起來這幾個子女的顧慮,也算是合情合理,只是站在孫奶奶的立場來看,這顯然是無法接受的。

來養老院,她本就沒有抱著來享福的打算,可連養老院的大門都不讓出,這不是要把她給“憋屈”壞了嗎?這不就相當於限制了自己的人身自由嗎?

5年過去了,孫奶奶多次與院方溝通無果,她的4個兒女也是態度堅定,生怕孫奶奶獨自走出養老院大門會有什麼閃失。

而這位已經年逾耄耋的老人在被送來養老院後,就再也沒與回過一次家。

孫奶奶4個子女的說法

無奈之下,孫奶奶只好與媒體溝通,在和媒體的交流中,孫奶奶甚至用“坐牢”一詞來形容自己目前的境況。

如果單純從孫奶奶的立場出發來看這個問題,這種形容還真是一點都不誇張。

在孫奶奶康復後,已經具備了獨立生活的能力,簡單照料自己是完全不成問題的。

記者在聽到孫奶奶的傾訴後,也是深表同情,於是便和孫奶奶的子女們分別取得了聯絡。

但孫奶奶的4個子女的態度,卻異常強硬,死活不鬆口讓孫奶奶回家。

他們將自己的顧慮告知記者後,也是讓記者無言以對。

孫奶奶的大兒子表示:

“我媽媽現在這個狀況不是很合適回家,如果她獨自住在家裡,我們幾個做子女是絕對不放心的。”

二兒子則表示:

“別聽我媽的,她已經是90歲的人了,腦子不清醒。如果回去可以,幾個子女一人一個月,這是我和他們說的,有誰同意?大家都負不起這個責任的。”

孫奶奶的4個子女都口徑一致地說出了幾個讓記者都無法辯駁的理由。

首先,他們的老母親已經年事已高,獨自生活需要承擔很大的風險,作為子女的他們沒有辦法24小時守在老母親身邊。

一旦他們的老母親在家裡有任何閃失,他們也未必每次都能像5年前一樣,能及時趕到孫奶奶的住處將其送醫。

第二,孫奶奶自己都已經是90歲的人了,他們幾個做子女的也都有60多了,自身的身體也不是很好。

24小時貼身照顧來照顧老母親,顯然也不具備這樣的能力與精力了。

第三,就是請保姆,可請保姆開銷又太大。

他們一家都是普通的家庭,沒有能力負擔高昂的保姆費用。

就算給自己的老母親請保姆,單獨將她和保姆扔在一起,他們也不放心。

第四,孫奶奶性格很強勢,生活上還頗為講究。

實在沒有辦法和他們自己的“小家”在一起和諧生活。

要是硬湊在一起生活的話,他們自己的幾個家庭可能都要被搞得“雞飛狗跳”。

第五,養老院的“禁足”協議不能取消,否則孫奶奶一個人走出了養老院,有任何閃失,誰也負不了這個責任。

確實,清官難斷家務事,光以上幾點,並不只是孫奶奶一家的問題,也是當今養老問題的核心部分,是每一個普通家庭都將面對的問題。

做子女,孝順老人天經地義。但如果為了一個老人,讓他們幾個家庭陷入某種困擾甚至危機,顯然也是不講道理的。

孫奶奶想回家的願望始終實現不了

在採訪中,記者也得知了,孫奶奶的4個子女對孫奶奶並不像很多新聞裡將老人送到養老院的子女那麼涼薄。

他們仍然經常會帶著水果和營養品等來看望孫奶奶,頻率大概在一週有一次。

知道孫奶奶在生活上有諸多“講究”,還會將孫奶奶的衣物拿回家去洗乾淨再送來。

可是孫奶奶最大的願望,卻是回家。

實際上,孫奶奶的住處離養老院只有50米的距離。

可就是這短短的50米,5年來,讓孫奶奶與自己的家被橫斷在兩端。

孫奶奶表示,自己的老宅已經住了有50多年了,自己老伴的相片還掛在牆上,她很想回去看一看。

可即便如此,孫奶奶的子女依舊不同意讓自己的老母親搬出養老院。

任何人聽到這裡,都難免破防,可這彷彿就是一個無解的局一般。

孫奶奶曾經也求助過法院。

法制欄目也指出,孫奶奶如果要起訴,不應該是起訴子女。

因為子女只是屬於自己的代理人和養老院簽訂的協議,而真正與養老院簽訂禁足協議的主體是孫奶奶本人。

無論孫奶奶有多大年紀,她都是一個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自由就應該得到法律的充分保障。

但讓人絕望的是,孫奶奶的身份證、銀行卡、家裡的鑰匙等重要的證件全部拿在自己4個子女的手中。

在這樣的情況下,孫奶奶無法透過法律途徑來獲得自己的“自由”。

孫奶奶的孤獨

隨著孤獨感的不斷加深,孫奶奶愈發坐不住了,她整個人變得頹喪起來,甚至自己偷偷攢了很多粒安眠藥,一度有了輕生的念頭。

面對鏡頭,孫奶奶強忍著眼中的淚水,哭訴道:“我不是犯人!”

孫奶奶的老姐妹知道後紛紛勸她想開點,養老院的服務其實挺好,只是孫奶奶住不慣、看不順。

在採訪結束後,孫奶奶也曾表示,自己其實並不忍心去起訴子女和養老院。

孫奶奶表示,養老院和自己的4個子女對自己確實還是不錯的,只是自己覺得沒了自由。

其實孫奶奶這種心態也可以理解。

一位參加過革命的老人,不論多大年紀,渴望自由的心態是很難磨滅的,更何況孫奶奶只是想常回家看看。

雖然孫奶奶之後的境遇如何,無從得知,但從這裡我們能看到養老問題,對整個社會帶來的“挑戰”,已經一年比一年更加的嚴峻。

孫奶奶唯一的執念,就是想回家看看老伴掛在牆上的相片。

對於老宅和老伴的情懷讓我們動容。

其實孫奶奶的想法是能夠理解的,和孫奶奶一樣住在養老院的很多老人也都有這樣的想法,其中一位王奶奶更是直言:

“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

凌奶奶則表示:

“我養老院不要去的。覺得養老院不自由,自己在家裡電視看看,新聞聽聽,自己家裡自由。”

更別說,孫奶奶想回的家還是她已經居住了大半輩子的地方。

老人晚年生活無法得到保障

但孫奶奶或許並不知道,還有很多和她有相似處境的老年人,其遭遇卻更讓人壓抑。

只要我們開啟任何一個搜尋引擎,只要搜尋一下有關老人的相關報道。

只要你不是一個曾經關注過這個角落的人,你一定會感到震驚。

只要你不是一個冷漠的人,你一定會感到憤怒。

只要你還是一個有良知的人,你一定會陷入深深的沉默。

2

020年,曾發生在北京朝陽的保姆虐待患病老人的案件,轟動一時。

被看護的老人已經有

85歲的高齡了

,是一位老年痴呆的患者,她被56歲的保姆透過錘擊腹部,扇耳光,甚至啃咬。

萬幸的是,老人的兒子王先生在家中裝有攝像頭,將保姆的行徑全程記錄了下來。

起初老人的家屬,透過家裡監控影片發現了保姆對老人的粗暴行徑,對其進行過警告。

體諒到這位保姆照顧老人的不易,偶爾情緒失控也可以諒解。

可是在之後的影片中,這位老人的兒子發現保姆這樣對待自己的老母親的行為並不是偶爾為之。

忍無可忍之下,老人的兒子趕緊選擇了報警。

在庭審過程中,這位保姆身著防護服,曾一度痛哭流涕,謊稱自己只是為老人“舒筋活血”。

可在老人兒子出具的影片中,她的種種罪行無所遁形。

比如其中,最讓人憤怒的一幕,老人在輪椅上坐著,這位保姆坐在沙發上看電視。

後來,老人不慎從輪椅上滑落下來,或許是被老人打擾到其看電視,這位保姆十分惱火,走上前冷不丁給了老人幾記耳光。

老人嚇得用手掩住頭部,顫顫巍巍地看著她,像一個犯了錯的孩子。

而在這位保姆將老人向輪椅上拖拽的過程中,老人再次向下滑落,惱羞成怒的保姆握緊拳頭就向老人面部砸去。

所以,將老人送到養老院就高枕無憂了嗎?

2011年的鄭州養老院虐老事件,曾一度引起大量老年人對於養老院的強烈牴觸,

“冷血護工”鄭煥明,對於老人犯下的惡行簡直罄竹難書,我也實在不忍一一講出來。

養老問題的日益嚴峻

隨著人口老齡化,需要照顧的老人只會越來越多,護工、保姆的崗位也會越來越缺人。

但這些並不是我們姑息惡人的理由。

恰恰因為我們要彌補這樣一個缺口,就更應該規範市場的管理,完善舊的養老模式,構建更加優質、有保障的養老新機制。

養老問題,絕這不是單純從道德層面對子女提出要求,就能直接被解決的。

現如今,80後獨生子女剛步入中年,很多獨生子女組成的家庭,夫妻雙方要解決四位老人的養老問題,還有共同撫養孩子,我們無奈地稱之為“四二一”家庭。

而同樣的問題,剛過30歲的90後也即將要面對,甚至90後所要面臨的父母養老問題,甚至會更加嚴峻。

因為他們的工作壓力更大,生活節奏更快,經濟壓力更大,更難停下腳步。

據第七次人口普查得到的資料,我國60歲以上的人口,已經高達2。64億,而據資料估算,“十四五”時期內,我國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

而在養老問題上,我們還有太多的工作要做,太多的路要走。

養老院護工的重要性

近年來,透過許多媒體對養老院內部工作人員的採訪報道,我們都知道了養老院裡的一些不良現象。

從側面也說明了一個問題,我們的制度無論如何完善,護工這份職業畢竟是需要人去做。

而這份工作也確實是非常辛苦,也非常考驗一個人的耐性,很多自身素質不高的人從事這個職業,時間久了難免情緒會惡化,更別說讓護工們充滿愛心地去對待老人了。

所以提高這個職業的入行門檻,增加這個職業的福利待遇,加強對這個職業的素質培訓和監管力度,也是我國養老事業向前發展必須要走的一步棋。

否則的話,再富麗堂皇的硬體設施,也無法保障老年人的基本需求甚至合法權益。

老人晚年生活的焦慮

一個人,隨著年齡的衰老,物質方面的需求會逐漸降低,而對於健康和心理層面的需求則會越來越高。

越是年紀大的人,他們比年輕人更需要陪伴和照料。

隨著身體各項機能的退化,甚至是一些疾病的侵襲,大部分老年人的內心深處都會感到深深的焦慮。

他們會開始覺得“自己正在逐步走向生命的盡頭”,“自己離終點越來越近”,“沒錢了怎麼辦”,“沒人理我了怎麼辦”。

還有許許多多由於衰老而帶來的無能為力,都會在日復一日的衰老中困擾著他們。

只是由於身體不像年輕的時候那麼有活力了,所以他們不會用劇烈甚至極端的方式向外部發洩。

然而也正因如此,老年人的內心世界才會更加渴望被人開啟。

為什麼爸媽年紀越大越嘮叨?為什麼很多老人脾氣變壞了?為什麼人老了膽子會越來越小?

因為他們的身體在衰老,自己能掌控的事情越來越有限,潛意識裡會有更多的顧慮。

他們更希望透過與外部世界的互動和交流來印證自己存在的價值,以及掌控生活的能力,來打消自己內心深處的這些顧慮。

我國養老問題的重視

在國外,已經有很多發達國家,打造出了比較成功的養老案例。

比如美國某託兒所式養老院,也有人稱其為“拖老院”。

該機構將一些流浪的老年人和兒童安排在一起集中照料,老年人在閒暇的時間裡,剛好可以給予託兒所裡的孩子陪伴。

那些父母忙於工作、無暇照顧的孩子,在幼兒園一樣可以得到成年人的關懷。

老人們可以為孩子閱讀,陪孩子玩遊戲、下棋,同時老年人也可以在孩子的陪伴中找到家的溫暖和陪伴,這樣的安排就非常有愛。

在日本也有每天包接包送的“拖老所”模式。

每天早上9點,一些機構會派專車接送老年人前往“託老所”體檢,並有專業的護工輔助老人沐浴,組織老年人進行唱歌,棋牌,書法,上網,摺紙類活動。

在國內,我們也欣喜的看到,國家各部門對於養老問題的重視。

就在前不久,國家衛健委等15個部門印發了《“十四五”健康老齡化規劃》,與此同時一些新型的養老模式也正在全國各地火熱的開展。

結語

講到最後,我們不得不落腳的地方,還是人,養老的目標群體是人,服務於養老的目標群體也是人。

如果不能做到“以人為本”,任何高階的養老模式和昂貴的硬體措施,都只能服務於極少部分人群。

全社會對於養老問題都應該重視起來。以解決目前乃至未來我們將要面臨的大量養老問題的出現。

針對老年人的服務、醫療、社交、出行、陪伴等重點訴求,結合我國的特殊國情,更應該站在全民範圍的高度予以統籌協作,大力開創和發展新型社群型養老。

降低養老成本,增強服務意識,提高護老效率。

不論是“421家庭”的老人,還是“空巢老人”,我們在保護其合法權益的基礎上,還要給予他們包括生活、健康、自由等基本需求的保障。

讓老年人在晚年生活中,不再焦慮,不再恐懼衰老,對生活更加積極樂觀。

同時我們也應該普及年輕一代的正確養老觀念,提前儲備養老資金,提前做出養老規劃,從小樹立正確的敬老觀。

特別是在護工群體展開有體系的素質教育和職業培訓。

讓孫奶奶和更多像孫奶奶一樣的老人悲劇,不再重演。真正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老人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孩子的榜樣就是父母”,保障好父母 的晚年生活,也是在保障我們自己的晚年!

2020年,91歲老人被4個子女送養老院,哭訴只想回家:我不是犯人

宣告:刊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jiahe20211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