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襄樊之戰時,曹仁與于禁,誰的官職更大?曹仁和于禁的結局是什麼?

東漢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關羽發動北伐,圍攻襄樊,駐守襄樊的曹魏大將曹仁不敵,於是曹操派大將於禁馳援曹仁。

我們都知道,曹仁與于禁都是曹魏集團的核心武將,地位都非常的高,但是軍隊出征在外只能有一個統帥,那麼,“襄樊之戰”時,曹仁與于禁,究竟誰的官職更大?

其實要想解答這個問題並不難,只要瞭解當時兩人的官職就可以了。兩人當時的官職在《三國志》裡已經有了明確的答覆。

曹仁:

“復以仁行徵南將軍,假節,屯樊,鎮荊州。”

于禁:

“遷左將軍,假節鉞,分邑五百戶。”

透過《三國志》的記載,我們可以很明確的瞭解到曹仁與于禁當時的官位,曹仁是徵南將軍,假節;于禁是左將軍,假節鉞。

所以,接下來我們就要繼續探討“徵南將軍”與“左將軍”的大小,以及“假節”與“假節鉞”的區別。

先來看“徵南將軍”與“左將軍”

“將軍”是武將官職,在漢朝,將軍有很多種類,但大部分都是雜號將軍,真正夠得上品級的只有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前將軍,左將軍,右將軍,後將軍。

所以,于禁的“左將軍”在武將裡已經是非常高的了。那麼曹仁的“徵南將軍”呢,真的就是所謂的雜號將軍嗎?

如果延續兩漢的武將舊制,徵南將軍肯定是雜號將軍,徵南將軍屬於四徵將軍之一,早在東漢光武帝年間就有設立。

“徵”,乃征伐之意,因此,四徵將軍初設的目的就是臨時出征某地而特設的官職,出征還師後隨即撤銷。

但是,曹仁身為曹操的族弟,又是曹魏集團的重要武將,核心成員,當時他還肩負著鎮守荊州的重任,如果曹操只授予曹仁這麼一個雜號將軍,似乎並不合理,難道曹操舉賢還避親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事實上,四徵將軍雖然在兩漢時期是雜號將軍,但在三國時期已然躋身高階武將的序列。

《宋書·百官志上》記載:

“四徵,魏武帝置,秩二千石。黃初中,位次三公。漢舊諸徵與偏裨雜號同。”

透過上面這段記載,我們可以清楚的瞭解到,曹操時期,四徵將軍已經成為重要的將軍,到了曹丕時期已經位次三公。

但是,即便“徵南將軍”成為高階武將,問題還是沒有解決,我們依舊不知道“徵南將軍”與“左將軍”孰大孰小,各位不必著急,請繼續往下看。

關於“徵南將軍”與“左將軍”的大小,我們可以透過下面這段記載來加以辯證:

“建安之初,國家綱紀殆弛,乃使司隸校尉鍾繇、涼州牧韋端和解之。徵騰還屯槐裡,轉拜為前將軍,假節,封槐裡侯……建安七年,乃拜騰徵南將軍,遂徵西將軍,並開府。”

以上出自三國時期魏國郎中魚豢所著之《典略》。

透過《典略》的記載,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結論,馬騰在建安初年被封為前將軍,假節,建安七年(202)被升為徵南將軍,準開府,從前將軍到徵南將軍,馬騰是升職,可見徵南將軍要高於前將軍。

那麼這裡還有一個問題,即“開府”。

開府

“開府”在漢朝只有三公及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才有的特權,即可以自行開設府衙,挑選僚屬,協助皇帝處理事務,權力非常的大。

《後漢書·董卓傳》記載:

“傕(李傕)又遷車騎將軍,開府,領司隸校尉,假節。汜後將軍,稠右將軍,張濟為鎮東將軍,並封列侯。傕、汜、稠共秉朝政。”

《後漢書》的這段記載也非常清楚的表明了,李傕身為車騎將軍才有資格開府,而郭汜身為後將軍,樊稠身為右將軍都沒有資格開府,只能協助李傕。

所以透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確定,自曹操執掌朝廷之後,四徵將軍的地位已經高於前,後,左,右四大將軍。因此單以官職論,曹仁要高於于禁。

最後一個問題,“假節鉞”與“假節”的區別

如果按照晉朝的規定,“假節”平時沒有權力處置人,戰時可斬殺犯軍令的人,而“假節鉞”則可殺節將(含假節、持節、使持節),可見“假節鉞”的地位要高於“假節”。

但是朝廷嚴格區分“假節鉞”,“假節”,“持節”,“使持節”始於晉朝,而在晉朝之前,“假節鉞”與“假節”都沒有明顯區別,沒有任何史料可以證明這兩者有區別,甚至很多史料的記載也非常的混亂。

所以,單以“假節鉞”與“假節”而論,兩人地位高低無法判別。

因此,若以官職而論,曹仁要高於于禁,另外《資治通鑑》裡記載:

“仁使左將軍于禁、立義將軍龐德等屯樊北。”

曹仁令于禁屯兵樊城北,也可以佐證“曹仁地位高於于禁”這個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