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馬超二十回合擊敗張郃,張郃五十回合戰平張飛,為何還有人說張飛比馬超更厲害?

在三國名將中,要評選耐力最強的悍將,馬超馬孟起絕對能排進前三:兩次單挑時間和回合記錄的創造與打破,馬超都是參與者。

虎牢關三英戰呂布,總共也就打了百十回合。張飛單挑呂布五十回合不勝,關羽揮舞青龍偃月刀殺出,又打了三十回合,還是戰不倒呂布,最後是劉備大長胳膊揮舞著雙股劍,這才把呂布打跑了。

張飛在戰鬥中成長,後來跟呂布單挑一百回合不敗,似乎坐穩了呂布之後的第一把交椅——在所有三國名將、勇將、悍將中,能跟呂布對攻一百回合的,只有張飛一人而已。

張飛的勇悍有目共睹,但不知道為什麼,後世在排列“三國二十四將”的時候,卻說“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讓馬超壓了張飛一頭,劉備稱帝后,封馬超為驃騎將軍領涼州牧,封張飛為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看起來似乎還是馬超官大。

劉備自稱繼承漢家基業,封官賜爵的時候自然是要依照漢朝規矩,在西漢和東漢,自漢武帝劉徹在元狩二年發明驃騎將軍一職之後,就一直位在車騎將軍之上:

“將軍比公者四:第一大將軍,次驃騎將軍,次車騎將軍,次衛將軍。又有前、後、左、右將軍。漢興,置大將軍、驃騎,位次丞相,車騎、衛將軍、左、右、前、後,皆金紫,位次上卿。”

雖然馬超位在張飛之上,但不管是《三國志》還是《三國演義》,都把馬超排在了張飛之後:《三國演義》給出的五虎大將排序是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三國志·卷三十六》介紹季漢五大將的時候,是前將軍、漢壽亭侯、假節鉞董督荊州事關羽為首,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西鄉侯張飛次之,驃騎將軍領涼州牧、斄鄉侯馬超第三,後將軍、關內侯黃忠第四,中護軍、徵南將軍(鎮東將軍、鎮軍將軍))、永昌亭侯趙雲第五。

為了統一標準,還是不要把《三國志》和《三國演義》摻和起來說,所以下面咱們拋開史料只看小說,來解答這樣一個問題:張飛跟張郃大戰三五十回合不分勝負,馬超在二十回合就把張郃打跑,為何大家還是說張飛比馬超厲害?

如果不提馬超起兵和馬騰被殺的時間順序和因果關係,只看馬超在戰場上的表現,“金呂布銀馬超”之說還真有一點依據,比如在潼關之戰中,馬超的表現就很搶眼:

“馬超挺槍直殺過來,曹操背後于禁出迎。兩馬交戰,鬥得八九合,于禁敗走。張郃出迎,戰二十合亦敗走。李通出迎,超奮威交戰,數合之中,一槍刺李通於馬下。”

在曹操眼皮底下,于禁和張郃都想奪得頭功,自然是拼了老命也要把馬超拿下,但是打了幾個回合之後,沙場老將張郃于禁才發現:自己拼老命的結果,只能是丟老命,畢竟老命比老臉重要,還是別管丞相高興不高興,咱們逃命要緊吧!

張郃被馬超在潼關打得顏面盡失,在漢中又被張飛打得挺慘,直到張飛馬超先後隕落,張郃這才算伸直了腰桿,敢跟諸葛亮叫板了。

張郃遇到張飛,雖然輸得很慘,但是單挑的時候,表現還是看得過去的:

“飛自引兵一萬,離閬中三十里,與張郃兵相遇。兩軍擺開,張飛出馬,單搦張郃。郃挺槍縱馬而出,戰到二十餘合,張郃後軍忽然喊起:原來望見山背後,有蜀兵旗幡,故此擾亂。”

張郃被雷銅抄了後路,“不敢戀戰,撥馬回走”。張飛從後掩殺雷銅在前面堵截,最後還是被他逃到巖渠山,縮排烏龜殼,張飛怎麼叫罵,他也不肯出頭了。

張飛用誘敵之計把張郃引出來包圍住,按理說已經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但是張郃偏偏不肯束手就擒:

“張飛挺矛躍馬,直取張郃。兩將在火光中,戰到三五十合。張郃不見救兵至,正沒奈何,又見山上火起,已被張飛後軍奪了寨柵。張郃三寨俱失,只得奔瓦口關去了。”

如果僅看跟張郃的交手記錄,張飛可是比馬超弱了不是一點半點:被馬超二十回合打跑的張郃,在張飛的丈八蛇矛之下,居然一點膽怯的意思都沒有;面對困獸猶鬥的張郃,張飛似乎也是無可奈何,只能眼巴巴地看著他施展爬山攀巖技能跑掉。

從表面上看,在與張郃的三次單挑中,馬超的表現要遠遠強於張飛,往深層一分析,就會發現這三場單挑,張郃的心態是完全不同的。

當年在潼關渭水,馬超在曹營諸將的眼裡是獵物,拿下他就能飽餐一頓,但是為了一頓飯而拼上老命,就有點划不來了,所以當時把打仗當工作的張郃是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

在漢中跟張飛作戰,張郃變成了獵物,張飛變成了獵人,如果張郃不拼命,就不可能逃出生天。

一次是不拼命也能保命,一次之拼命才能活命,張郃的心態不同,發揮出來的戰鬥力當然也不一樣。

夫戰,勇氣也,狹路相逢勇者勝。張飛沒拿下拼命逃跑的張郃,馬超打跑了可以出工出力但不願意出血的張郃,這三場單挑的可比性似乎不強,要評論張飛馬超的高下,還得看葭萌關之戰。

張飛挑燈戰馬超,整個過程讀者諸君可能都會背了,半壺老酒就不再贅述,咱們還是看看期待中的第二天大戰,為何沒打起來。

張飛打了半夜,還是意猶未盡:

“次日,張飛又欲下關戰馬超,人報軍師來到。”

張飛是想再打個痛快的,但是打不打,他說得不算:劉備想收降馬超,諸葛亮也想出了辦法,張飛這時候只能急得轉圈而不能莽撞出擊——張飛對諸葛亮,還是比較佩服的。

張飛求戰,劉備諸葛亮阻止,馬超在軍中,可是說一不二的,他想扣關挑戰,馬岱是不可能阻攔,也阻攔不住的,但是奇怪的事情發生了:昨天還來勢洶洶的馬家軍,今天卻偃旗息鼓,既不搦戰也不撤軍,就在葭萌關下這麼耗著,讓諸葛亮好整以暇地施展離間計。

在諸葛亮的精心策劃下,張魯給馬超佈置了三項任務:

“一要取西川,二要劉璋首級,三要退荊州兵。三件事不成,可獻頭來。”

被逼上絕路的馬超面臨兩個選擇:第一,擊敗張飛、攻克葭萌關、擒殺劉備和諸葛亮;第二,掉轉槍頭,殺回漢中,拿下張魯,自稱漢中王。

擊敗張飛?馬超是想也不敢想了。殺回漢中?張魯也有了防備:

“張衛分七路軍堅守隘口,不放馬超兵入。超進退不得,無計可施。”

馬超進退維谷只好投降,這就是馬超不如張飛之處:他遇到強悍的對手,就失去了再戰的勇氣,頓兵堅城之下,又引起了後方的狐疑,說來說去,還是缺少遇強則強的勇氣,應變能力也有些欠缺,跟善於用計的張飛相比,也有一些差距。

當然,說馬超綜合實力不如馬超,這只是半壺老酒一家之言,最後的結論還得由讀者諸君來下:如果沒有劉備諸葛亮的阻止,第二天張飛與馬超繼續鏖戰,誰能取得最後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