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人到中年:交諍友,多讀書,少妄語

俗話說:“韶光把人拋,歲月催人老。”人生在世,不知不覺間,已至中年。

人到中年,不僅僅是年齡上的增長,還有心境上的成熟。

經歷過人生風雨,品嚐過生活苦辣,方才明白:

有些友,要珍惜;有些書,必須讀;有些話,不可說。

這既是中年應有的智慧,也是人生必備的成熟。

01

交諍友

“半生已過,走走停停,誰行誰不行,遇事見真情。”

洪應明在《菜根譚》中說過這麼一句話:耳中常聞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進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悅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鴆毒中矣。

大致意思是,逆耳忠言,可以修正你的德行,幫你進步,而言不符實的誇獎聽起來雖然悅耳,卻如毒藥,容易埋葬你的一生。

我們的一生,會遇見很多的人:有的人不斷地吹捧你,從他口中說出的話,永遠是好話,在他的吹捧中,你也以為自己很優秀,看不見自己的缺點,然後停滯不前,甚至人生倒退。

有一種人,總以打擊別人為樂。不管你做了什麼,總能挑出你的毛病,打擊你,然後彰顯自己的高貴。

跟這樣的人在一起,你會很不舒服,很難開心起來。

還有一種人,你做對了,他由衷為你感到高興;你做錯了,他也會認真嚴肅地告訴你,你哪裡做得不對,然後真誠地幫你一起,改正自己身上的錯誤。

在他的真誠且用心的幫助下,你終將成為越來越優秀的自己。

這樣的朋友,是諍友,是明鏡,是你一生的恩人,值得用一生銘記。

餘生很短,和誰在一起很重要,能交到好朋友,便是一輩子最大的福氣。

02

多讀書

一個人瞭解世界的方式無非有兩種:一是讀萬卷書,二是行萬里路。

讀書,可以說是我們瞭解這個世界、開啟認知大門的第一把鑰匙。

林語堂曾說:“沒有養成讀書習慣的人,以時間和空間而言,是受著他眼前的世界所禁錮的。”

一個不讀書的人,他的認知與理解或固化、或膚淺,難有深度與內涵,常常被自己的世界所束縛著。

其實,讀書的厚度,往往決定著人生的高度。當你積累的知識越來越多,見識也就越來越廣,就能擁有掌控人生的底氣。

讀書,是為了求知,也是為了求己,唯有不斷汲取新知,不斷重塑自己內心的世界,才能讓如今的自己優於昨日的自己。

聽過這麼一句話:“你讀過的書終將融進你的骨子裡,與你血肉相連,伴隨你走一生。”

讀書,讓我們變成更好的自己,那些不起眼的字元,都充滿了生命力,打動我們,並給予力量。

人生過半,唯有多讀書,才能讓我們成為一個有溫度、有情趣的人。

03

少妄語

俗話說:“言多必有失,語多必傷己。”一個人成熟的標誌,就是學會克己復禮,謹言慎行。爭一時長短,逞一時口舌,雖贏了當下,卻會輸了未來。

南宋吳曾的《能改齋漫錄》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祥符二年,柳永參加禮部考試,覺得自己必定考取第一名,可沒想到,卻被皇帝看作“文辭虛華不實”,慘遭落榜。

柳永悲憤之餘,揮毫潑墨,寫下了著名的《鶴沖天·黃金榜上》,以發洩心中不滿。而其中“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這句,卻讓皇帝倍感不爽。

在之後的科舉中,柳永本已被錄取,可皇帝卻大筆一揮,把他名字劃掉,並說:“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

其實,柳永才華無雙,本可以在官場大展宏圖,可就因為一時的洩憤之言,斷送了自己的仕進之路。

古人說:“言不在多,希言則貴,善言則巧。”

生而為人,最應該學的不是能說會道,而是懂得擇其言,守其實。

該說的說,不該講的別講,不逾越不唐突,生活當減少許多煩惱。

有些話,自己知道就好,不必到處宣揚;有些事,內心明白便是,無須點明說透。

說話當有分寸,適時保持沉默,才是一個人最頂級的選擇。

04

過一生

梁實秋曾說過:“中年的妙趣在於相當的認識人生,認識自己,從而做自己所能做的事,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

成年人的世界,總是有許多溝溝坎坎,痛苦無奈。把所有都看重,難免身心疲憊;把一切放心上,必定苦海難逃。

世間百態,皆非簡單對錯可以判斷,我們生活其中,亦要學會如何抉擇,如何成長。

左宗棠說:“慎交友,勤耕讀,篤根本,去浮華。”走過半生,才知純粹好;嘗過酸甜,方曉平淡真。

願你我歷經世事滄桑,不再迷茫,活出溫柔與剋制,心安氣靜,瀟灑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