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為啥姥姥帶大的孩子,長大卻還是更親奶奶?原因讓人很感慨

文|秘籍君

和身邊很多朋友聊天時發現一個現象,有些朋友雖然小時候是在姥姥家長大,由姥姥帶大的,但長大後打心裡卻更親近奶奶,尤其是逢年過節都想著回家看爺爺奶奶,更願意待在奶奶家。

一位朋友說自己兒子也是這樣。朋友說她兒子出生後由於婆婆忙工作,是孃家媽幫著帶的,等到孩子上幼兒園,孃家媽才回去。姥姥帶他的時候,孩子整天就是姥姥長姥姥短的,有啥好吃的都想著給姥姥,滿心滿眼都是姥姥。

但自從媽媽回去後,婆婆工作不忙,偶爾幫著接送孩子,孩子也可親奶奶,一有時間就嚷著要回奶奶家。不得不說姓氏的歸屬感真的很強大。為啥姥姥帶大的孩子,長大卻還是更親奶奶?原因讓人很感慨。

長大一點再去姥姥家就被當成客人親戚了,孩子也明白自己的身份

就算姥姥小時候帶孩子,一般姥姥也和女兒女婿住在一起帶孩子,這個時候孩子在自己家。就算姥姥帶孩子回自己家帶,孩子還小也不明白其中的人情世故。等孩子大一些,姥姥回自己家,同時姥姥家也有表哥表姐表弟表妹。

這個時候再去姥姥家,就算姥姥不說,身邊其他親戚也就把孩子當客人,就算大人都注意,孩子們在一起玩爭搶玩具的時候,姥姥的孫子孫女可能也會說這些都是我的,你只是個外人,這是我家,不是你家等等。

孩子慢慢都會感覺到,到了姥姥家就是做客,姥姥對待親孫和外孫的態度是有明顯區別的,尤其姥姥和舅舅舅媽住在一起的時候,再去就很不自在了。

而去奶奶家,就算小時候奶奶沒怎麼帶過,但只要爺爺奶奶不是不喜歡孩子,不讓孩子待在自己家,孩子回奶奶家就很自在沒有負擔,這就是歸屬感。

所以哪怕小時候孩子和姥姥很親,但長大後明白了自己的身份,再去姥姥家總有一種拘束感,雖然還是很親,但這種親近總隔著一層,但對奶奶就不一樣了。

姥姥一般都是小時候帶,長大後還是和爺爺奶奶相處得多

在中國的社會環境下,都是爺爺奶奶帶孩子多。如果孩子小時候爺爺奶奶有事無法帶孩子,姥姥擔負起責任。但隨著孩子長大,等爸媽不再需要老一輩幫襯的時候,姥姥就回自己家了。而孩子以後跟著爸媽,多半還是回爺爺奶奶家次數多,相處時間多,只要爺爺奶奶真心喜歡孩子,孩子肯定也親近奶奶。

所以會有一句俗話,外孫是狗,吃完就走。小時候孩子不記事姥姥姥爺對他再好。長大記事了回到爺爺奶奶身邊,只要對他好點,他們對爺爺奶奶的感情就不一般。

話雖如此,但要知道孩子的感情是純粹的。他們能分辨出誰是真心誰是假意,誰真心待他,他們就和誰親。

【話題討論:你家孩子是誰帶大的?】

高階育嬰師,心理諮詢師。懂養育懂心理,也關注寶媽自我成長和家庭經營,力當媽媽們的貼心人。

歡迎關注【育兒秘籍】,你想了解的育兒護理、成長髮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