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今評彈·她們說丨被困在精神內耗裡,怎樣找到“解藥”?

評論員 董芳芳 王曉娜 陳柯旭

最近的一位二舅徹底帶火了“精神內耗”這個詞,精神內耗是一種複雜的情緒,它涵蓋了猶豫、焦慮、迷茫、後悔等心情。精神內耗真能治好嗎?為什麼往往被困在精神內耗裡的都是年輕人?

你是“內人”嗎?

王曉娜:

年輕人處在人生的關鍵成長期,正是思考未來發展方向的時候。就像腦子裡有兩個小人在打架,時而覺得自己不行,時而認為自己可以。“要不要考研考公”“要不要辭職”“要不要換個城市工作”等問題都會造成精神內耗。除此之外,容貌焦慮、感情狀況、家庭氛圍等也會帶來精神內耗。

陳柯旭:

最近這個詞還挺火的,身邊很多人好像找到了組織一樣,都稱自己為“內人”。有說拒絕內耗,把精力花在更值得的地方上,也有人說內耗是當下環境壓力所致。說白了,跟“內卷”“躺平”大差不差吧,表達了當代年輕人的一種心態,討論這麼火熱說明大家比以前更關注新一代青年的身心健康發展。

董芳芳:

比如有時候年輕人的熬夜根本沒有意義。2點睡6點起,閻王誇我好身體,無意義的刷手機拖著就是不想睡,而且並不是處在一種很放鬆、很愉悅的心情下玩手機的,充滿焦慮、矛盾和煩躁,既知道熬夜不好,又因為種種胡思亂想強撐著不想睡。白天的精神狀態一切正常,但晚上可以說是emo的感覺達到了一天中的頂峰。

選擇變多才內耗?

王曉娜:

本質上,年輕人的精神內耗,源於自身的不確定性。他們苛求完美,又時常自我攻擊;他們想要追求目標,又疲於付諸行動。其實,被困在精神內耗裡,說明年輕人想變得更好,只不過當下的狀況與他們的理想狀態不符,所以心事重重。

董芳芳:

短影片橫行的時代,3分鐘看完一部電影,5分鐘刷完一部劇,節奏加快的社會也是年輕人產生精神內耗,焦慮不已的原因。成功者大肆宣揚,失敗者悄無聲息,自己的節奏被打亂,人生想要速成,老一輩一輩子只幹一件事的經驗已經不適用於現在,年輕人沒有參照物,只能橫衝直撞,在一個個分岔路口自我抉擇、自我內耗。

陳柯旭:

產生內耗,無非就是年輕人面對的選擇變多了。如果生活中遇到的麻煩都像買單時候的優惠券一樣,有就用,沒有就不用,那世界上會精神內耗的人應該少一半,畢竟有紅包的那部分人是挺快樂的。事實證明,現在的社會發展已經很少有二選一的時候了。

怎樣找到“解藥”?

王曉娜:

試想,一名六十多歲已經退休的老大爺,熬過了半生輝煌,工作、家庭、感情都已成定局,人生答案已經書寫大半,俗世凡塵都已看淡,他還有什麼可精神內耗的呢?或許,等年輕人找到人生的答案,就可以停止精神內耗了。

陳柯旭:

多讀書多看報,少吃零食多睡覺。可以思想,但不能胡思亂想,面對的選項已經很多了,何必再給自己增添負擔呢,與其停下來思考,不如邊走邊想。況且本來就沒有什麼標準答案,跟不完美的自己學會和解。也不用陷入後悔中無法自拔,畢竟“後悔”有用的話,要“當初”幹什麼。

董芳芳:

精神內耗是每個年輕人都避不開的,無非是輕重的區別。羅翔老師曾說過:人要接受自己的有限性,人最大的痛苦就是無法跨越知道和做到的鴻溝。有的人會在自己的思維拉扯中找到出口,有的則自縛其中解脫無能,B站紀錄片為什麼播放量那麼高?都是精神內耗的年輕人給自己找的“解藥”。

陳柯旭:

有內耗,一方面是想得多,另一方面也說明了你在獨立思考。雖然在消耗自己的精力,但也是一個自我疏導的過程。就像兩個人分手了,終歸是要靠自己走出來的,周圍的人只能給你提供建議,但路怎麼走,還是得你說了算。

王曉娜:

與其糾結未來,不如過好當下;與其害怕失敗,不如即刻開始努力;與其鬱悶缺憾,不如做出改變。當年輕人實現物質富足、精神富足,在生活、工作、感情中游刃有餘,便會停止精神內耗了。不過,要實現以上,可不是容易的事情,不然怎麼會有那麼多人被困在精神內耗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