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義大利將迎史上首位女總理:為“報復”父親的拋棄選擇右翼道路?或成歐盟的威脅

當地時間9月26日凌晨,義大利兄弟黨領導人梅洛尼宣佈在大選中獲勝,表示將領導下一屆義大利政府,“義大利人已發出一個明確資訊,即支援由義大利兄弟黨領導的右翼政府”,並補充稱“我們將為所有義大利人工作”。

初步結果顯示,由義大利兄弟黨領導的極右翼政黨聯盟有望贏得至少44%的選票。預計最終結果將於當地時間週一公佈,但預計新政府的組建需要數週時間。梅洛尼週一凌晨對媒體和支持者發表講話,感謝她的支持者,說這是“許多人的驕傲之夜和救贖之夜”。

分析人士稱,作為G7國家和歐元區第三大經濟體,義大利的本次選舉備受關注。梅洛尼的勝利,不僅意味著義大利將迎來歷史上首位女性總理。更重要的是,這場“歷史性”的大選表明,義大利政治在歐洲的關鍵時刻急劇右轉。

義大利兄弟黨領導人梅洛尼宣佈在大選中獲勝

成長於左翼陣地的右翼人物

或為“報復”父親的拋棄 

現年45歲的梅洛尼成長於羅馬南部的一個工人階級社群加爾巴泰拉,一個傳統上的左翼堡壘地區。對於一位極右翼政治人物來說,這是一個“不太協調的出身背景”。

梅洛尼一歲時,父親弗朗西斯科離開家庭搬去了加那利群島。隨後,母親安娜帶著她搬到了距離祖父母家很近的加爾巴泰拉社群,獨自一人撫養女兒長大。

據報道,梅洛尼的父親弗朗西斯科是左翼人士,而她的母親安娜則支援右翼政黨,而梅洛尼選擇的政治道路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為了“報復”缺席的父親。梅洛尼曾表示,父親的遺棄讓她產生了一種“不適感”,這促使她不斷工作。

高中畢業後,梅洛尼在羅馬夜總會擔任服務員和調酒師,隨後還當了一段時間的記者。

2006年,梅洛尼進入眾議院,在政治舞臺上正式亮相。2008年,31歲的梅洛尼成為貝盧斯科尼第四屆內閣中的青年和體育部部長,成為義大利歷史最年輕的部長。2012年,梅洛尼組建了自己的政黨“義大利兄弟黨”。

據報道,義大利兄弟黨在2018年的選舉中僅獲得4。5%的選票。而此次義大利兄弟黨“異軍突起”,更是表現出義大利近年來對主流政治的排斥。

梅洛尼(右)、貝盧斯科尼(中)和薩爾維尼(左)組成的右翼聯盟,在大選中取得勝利

歐洲改革中心的分析人士斯卡茲耶裡稱,梅洛尼支援率的上升要歸功於她的政策和經濟觀點,比如遏制非法移民,並對義大利的福利制度進行改革。此外,她還承諾將“降低家庭、企業和個體經營者的稅收”,對個體經營者實行10萬歐元的單一稅率。

此外,梅洛尼對選民“接地氣”的態度也是其獲得選舉勝利的原因之一。斯卡茲耶裡解釋道:“這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於她個人的吸引力,尤其是她說話的方式非常接地氣。這對拉近和普通選民的距離非常有效。”

不僅如此,“她還受益於過去10年與政府保持距離”。自義大利兄弟黨成立以來,該黨一直處於反對黨地位,梅洛尼的大受歡迎,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她未和前幾屆政府產生聯絡而受到影響。2021年朱塞佩·孔蒂政府倒臺後,兄弟黨是唯一一個沒有加入馬里奧·德拉吉組建的聯合政府的主要政黨。

“歐洲的一個禁忌可能將被打破”

俄烏衝突下,歐洲正“向右轉”?

有報道稱,梅洛尼的勝利無疑為歐洲大陸“敲響了警鐘”。“梅洛尼不是對民主的威脅,而是對歐盟的威脅,”帕薩雷利表示。這一切,正好發生在俄烏衝突之際,當前多國通貨膨脹加劇,西方國家對抗俄羅斯壓力重重,義大利以及歐洲的經濟也到了“關鍵時刻”。

受俄烏衝突引發的能源和天然氣危機影響,歐元區通脹率在8月達到創紀錄的9。1%,為自1997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如今,各國都在為冬季持續的能源危機做準備,預測人士警告稱,經濟衰退將重創歐洲。法德金融服務公司ODDO BHF的經濟學家警告稱:“鑑於下行風險和高度不確定性,一切都在推動歐元區經濟活動在未來幾個季度出現收縮。”

而隨著經濟危機席捲歐洲大陸的是,一些歐洲國家正在“向右轉”。繼瑞典和英國之後,義大利成為歐洲最新一個走上右傾道路的國家。很顯然,極右翼政黨正在從這場危機中獲利。

“義大利老百姓感到被拋棄,”那不勒斯一家咖啡店老闆德斯塔西奧說道,“政府沒有向我們提供足夠的幫助。近兩個月來,我的能源賬單翻了兩番。我每天不得不早早關掉咖啡機。很多企業和家庭都開始破產。這就是為什麼人們都將目光投向了右翼,因為他們還沒有進入政府令我們失望過。”

那不勒斯一家咖啡店老闆德斯塔西奧

不僅在義大利,法國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已經崛起、西班牙和葡萄牙極右翼黨派VOX和Chega也在興起,包括極右翼政黨在內的瑞典右翼聯盟半個月前剛以微弱優勢在大選中獲勝。對此,波蘭執政黨法律與公正黨議員茲德茲斯洛·克拉斯諾德布斯基表示,眼下,歐洲右翼政黨獲得的支援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這是一個糾正歐洲政策的機會。”

然而,有分析人士則指出,民粹主義的極右翼勢力崛起將破壞歐洲的穩定,歐盟“對付一個人容易,但當歐盟內出現兩三個極右翼領導人時,就變得麻煩得多”。還有分析稱,“歐洲的一個禁忌可能即將被打破。”

紅星新聞記者 徐緩

編輯 餘冬梅 王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