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劉長卿最孤獨的一首詩,只是那麼淡淡著筆,每一句都感人至深

“安史之亂”後很多的詩人都受到了衝擊,譬如杜甫、王維、李白、劉長卿等等,他們為了逃避戰亂,選擇去到江南流浪。這種漂泊的生活,也讓這些詩人無論是思想,還是對於現實的認知,那都要更加深刻,從而創作出來的作品,自然而然更具有說服力,同時也更為有力量。以劉長卿這首《秋日登吳公臺上寺遠眺》來說,那就是一首感傷之作,每一句都充滿了孤獨,道盡了人生的無奈和委屈,可見詩人當時是非常的孤獨,同時也想起了遠方的故鄉。

寫這首詩時劉長卿客居在揚州,一個人獨自在外漂泊,身邊沒有親人和朋友,這種孤獨的生活,也讓他內心生出了許多的憂愁。於是在一個秋日的傍晚,去近郊的山峰登高望遠。其實古人往往有這種登高遠眺的習慣,無非是為了排解心中的苦悶,以此來表達對於故鄉的思念,其中這方面的名篇有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寫得就很傷感,也非常的有代入感,劉長卿這首詩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秋日登吳公臺上寺遠眺》

唐代:劉長卿

古臺搖落後,秋日望鄉心。

野寺來人少,雲峰隔水深。

夕陽依舊壘,寒磬滿空林。

惆悵南朝事,長江獨至今。

劉長卿,字文房,今天的安徽宣城人,後遷居於洛陽,唐玄宗天寶年間的進士,他也是一位悲情詩人,一生鬱郁不得志,還兩度被貶外地,這與當時很多的詩人一樣,這樣也使得他的內心充滿了憂愁,特別是在“安史之亂”後,劉長卿選擇去到江南,除了尋找精神家園,還就是希望可以出人頭地,可是到達了江南之後,他才發現無論在什麼地方其實都一樣;畢竟他的理想無法實現,還遠離了故鄉,這些都成為了他人生中最大的遺憾。

揚州自古就是繁華之地,但是對於詩人來說,那裡的繁華並不屬於他,所以這首詩也就顯得非常的孤獨,僅從首聯和頷聯便可以感受到他內心的孤獨,還有對於現實的無奈;古臺早已是破敗不堪,所有的草木也都凋謝了,看到這些讓人生出了許多的憂愁。特別這些悽美的景象,更是讓我思念起了故鄉。在這荒郊野嶺的寺廟裡行人很少,我站在這裡隔江眺望遠處的山峰層層疊疊,使得那雲峰更顯幽深,也讓我更加的傷感。

頸聯和尾聯則是直抒胸臆,再次表達的思鄉之苦,這與使得整首詩充滿了孤獨,字裡行間流露出了感傷之懷;夕陽遲遲不願意落山,大概是還留戀這些山峰和白雲,在這寂靜的山谷中,還傳來了響亮的磬聲。我非常的傷感,特別是對於南朝的往事,每次都讓我非常的孤獨,從古到今只有長江一直奔流向前,從來沒有停下來過。這幾句有著一種獨特的韻味,也使得這整首詩顯得無比的孤獨,也非常的傷感,讀來當真是令人肝腸寸斷。

劉長卿也是我比較喜歡的一位詩人,從他的作品中,最是能夠感受到古代知識分子的無奈。明明是很有才華,品格高尚的詩人,可是在現實的生活中,他們並沒有任何的機會,還飽受戰爭的折磨。江南儘管風景秀麗,處處繁華,可是對於像劉長卿這樣的詩人來說,他的內心則是充滿了憂愁,即使是再美的風景,他也無心去欣賞。這首詩寫得也是極為巧妙,可謂是情景交融,營造出了一種悽美之感,通篇無一字不憂愁,無一字不傷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