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千古興亡多少事,假作真時真亦假,為何流傳甚廣事件並非真實發生

歷史是歲月的痕跡,是人類文明前進留下的腳印;歷史是一面鏡子,以史為鑑知得失,照亮了人類的前程,歷史也是證明一個文明存在和發展的最好例證,作為擁有五千年發展歷史的華夏文明來講,整個歷史發展過程當中發生過太多的事件,影響著華夏民族在歷史的長河當中繁衍生息。

同時,歷史也是用來訓誡人們最好的實力,它帶給人們太多的警醒,讓人們能規避未來發展中的許多風險,前人們的錯誤呈現在後人們的眼中,給了後人們更多選擇的方式;但很多時候,我們所認為的一些歷史事件並不是真正發生過的,我們所看到的一些受到太多非議的人和事,也並非真正地阻礙了歷史的發展,這種情況的存在並不在少數。

比如說秦始皇嬴政,比如說東吳的大都督周瑜,他們都是被誤解很深的人,再比如我們現在家喻戶曉的三國曆史,像是草船借箭等等也並非符合真正的歷史,甚至於我們現在所認識到的神話故事,也不是人們口口相傳而傳承下來的原創,在神話故事上面也能夠看到人為更改的痕跡……。

歷史事件存誤解,很多事實被掩蓋

那麼,為什麼在歷史流傳過程中會存在那麼多誤解呢?為什麼歷史的發展會有很多人為更改的痕跡呢?本篇文章重點分析一下這個問題,看一看歷史的發展是不是完全自由的?分析一下到底是什麼樣的原因,導致了歷史的真相被掩蓋?

王朝的發展和穩固需要篡改歷史事件

首先,我們要從王朝的發展和安全因素上進行考慮;我國古代歷史是在王朝更替當中進行的,從表面上看,我們所看到的王朝更替是一個朝代沒落到極致時,農業民族受到壓迫,然後在壓迫的基礎上進行反抗,最終推翻前一個昏庸的王朝而建立一個比較開明的朝代,從而讓農業民族過上比較安穩平定的生活。

但並不是所有的王朝更替都建立在這種基礎上,畢竟人是社會組成的主體,人與人之間的利益關係是非常複雜的,尤其是在人獲得權力之後,人對權力的追逐是沒有止境的,所以有些時候王朝更替是建立在權力爭奪之上的。

華夏文明有國家概念後,注重禮儀制度

自從華夏文明有了國家這個概念之後,統治的基礎就離不開禮義,無論是夏、商、西周這種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主權國家也好,還是秦王朝建立之後的封建王朝也好,等級觀念是比較森嚴的,在秦朝成立之前,人們奉行的是一種禮樂制度,在此基礎上要求人們對於天子或者貴族要服從。

短暫的秦王朝覆滅之後漢朝成立,漢武帝又推崇儒家學說,漢王朝對禮儀制度也是非常崇尚的,因為只有人們將禮儀當成是一種習慣,才會營造出一種良好的社會氛圍,才會將積極入世的觀念深入人心,讓人們對地位崇高的人產生尊重感。

在那樣的時代裡,如果兀自的發生反叛是不得民心的,沒有辦法獲得數量龐大的農業民族的支援,那麼一個新的勢力就沒有辦法站穩腳跟,更沒有辦法與原先的王朝相提並論,當這種勢力想要與已經存在的王朝一爭高下的時候,他們首先要做的是拉攏民心,而拉攏民心最好的方式就是詆譭。

周朝詆譭商朝,是為了建立道德的制高點

比如說周朝對於商朝的詆譭;事實上,我們對於商周時期的一些歷史的瞭解,大多數來自於《封神演義》,而在《封神演義》中所描繪的商王朝是殘忍暴虐的,尤其是妲己和紂王這兩個人的暴力程度可以說世所罕見,但真實的歷史是這個樣子的嗎?其實並不是。

周朝本身是商朝的一個諸侯,周文王姬昌本是商朝的西伯侯,按理來講屬於商朝的臣子,可是他作為一個臣子如果想要推翻商朝統治,那屬於大逆不道,周文王也就沒有了良好的聲名,更加不得人心,所以他沒有辦法直截了當地為了權力而起兵征討商朝,只能是透過詆譭商從而打起為民請命的旗號。

這麼做,一方面是拉開了自己與原本王朝之間的民心差距,另一方面則是將自己推向了道德的制高點,將自己打造成為民請命,愛民的人設,然後讓人們認為歸附於自己將能夠獲得更好的生活,將能夠得到更高的尊重,從而穩固自身王朝的發展;其實這樣的事情在後世也是數不勝數。

漢朝詆譭秦朝,為了鞏固自身統治

比如大漢王朝對於秦王朝的汙衊,說秦王朝建立阿房宮勞民傷財窮兇極奢,但事實上,阿房宮並沒有建成,反而是項羽曾經火燒咸陽;說秦始皇嬴政殘忍暴虐,但秦始皇卻從來沒有殘害過任何一位臣子,為大秦帝國立下過汗馬功勞的人一直是高官厚祿。

可是漢朝成立之後,劉邦實施的卻是狡兔死走狗烹;因為秦朝是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它對華夏文明的貢獻太大,漢王朝如果想要鞏固自身的統治,那麼就必須獲得更多人的支援,所以詆譭對手是再合適不過的,也是必須要去做的。

唐朝對隋煬帝的批判,很多是站不住腳的

又比如說唐朝對於隋朝的批判,關於隋煬帝這個人是不是真的殘忍暴虐,我們現在的其實是無從考證的,關於他修建大運河是不是為了貪圖享樂,我們也不得而知,但大運河修建之後拉動了整個中原地區的經濟發展,促進了經濟重心的南移,提高了整個中原地區的財政收入這一點我們確實可以明確的看到的。

所以,是不是對於隋煬帝的種種猜測也是錯誤的呢,是不是唐建立之後為了鞏固自己統治,籠絡人心,為了鞏固自身的發展故意散播的謊話呢?這點我相信是很多人心中的疑問。

其實很多時候一些所謂的批判是站不住腳跟的,但我們卻不能說這些都是錯的,因為無論是哪一個文明弱肉強食和物競天擇都是真實存在的,也是必須要遵守,或許這就是所謂的兵不厭詐,只不過這樣的較量是存在著兩個王朝之間而已。

對臣民思想進行把控

其次,是出於對於思想上的把控;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儒家學說成為了整個中原地區最正統的學術,也是整個封建時代的主流學說。

其實這就是一種對於百姓思想上的控制,因為儒家學說推崇三綱五常,將君主的地位認為是崇高的,要求人們積極入世,要求人們盡心竭力的輔佐君主,同時要求人們為社會的發展做貢獻,這其實很符合君主的觀點和要求,所以漢武帝與儒家之間其實是一種利用關係。

既然漢武帝需要推行儒家的學說,來達到對於平民百姓思想上的統一,來達到一種讓天下歸附於皇帝統治的局面,那麼與儒家學說相悖的其他觀點自然得不到支援,為了排除另外那些觀點的影響,批判的聲音自然會油然而生。

秦朝法家思想與漢武帝推崇儒家思想相悖,遭批判

比如說,對於秦王朝推行法治的批判;無論是身為諸侯國的秦國也好,還是身為大一統王朝的秦朝也好,所推行的都是一種法治政策,不講究儒家所說的仁政和道德,講究的是一種規則,認為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只有用硬性的規則約束人們的行為才能夠達到一種良好的社會秩序。

可是這種強制性的約束在儒家人看來是苛刻的,儒家所推崇的學說是背道而馳的,所以當漢武帝獨尊儒術之後,與儒家學說相反的法家學說,自然會被大多數人批判,這其實是與現實的發展歷史有關,因為我們從現代人的角度上來看,儒家學說,很多東西是不切實際的,它的最主要的作用在於鞏固君臣關係。

君主利用儒家學說主要目的是統一思想,鞏固權力

其實孔子和孟子,雖然說是儒家學說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儒家也是封建時代最受推崇的學說,但人們所推崇的儒家學說,與孔子和孟子所說的觀點並沒有太大的類似,我們看到的儒家學說主要的作用點是在於鞏固君主的權力,在於統一人們的思想,在於透過統治思想來達到一種讓平民百姓為君主服務的狀態,這才是君主的主要目。

他們並不是就要實施仁政,也不是真心地希望每個人都能達到仁、義、禮、智、信的地步,對於他們而言,只要接受儒家學說的君臣關係,只要臣服於自己的統治,那麼平民百姓到底能夠生存到一種什麼地步與他們關係並不大。

儒家學說雖然備受推崇,但盛世多來自道家學說

雖然,儒家學說備受推崇,但我國古代歷史上的很多盛世,也並不是在儒家學說的觀點下才出現的,反而是沒有備受推崇的道家學說所影響的;所以,很多時候人們對於一種學說的推崇,並不在於這個學說本身到底有多麼輝煌,而是在於這種學說在思想上能達到的控制程度遠遠超過其他學說。

所以,為了能夠達到所謂的天下歸一,這種學說變成為了君主手中的手段,而與這種學說背道而馳的其他學說,自然也就慢慢地消失在歷史的長河當中,甚至揹負上了罵名。但是我們能說其他的學說就沒有自身的作用嗎?當然不是。

事實上就現實意義而言,道家的觀點和法家的學說比儒家學說更加有用,比如我們現在社會的依法治國就是來源於法家的觀念,比如我們現在的可持續發展,就是來源於道家的無為而治。所以,人們對於一些學說上的偏見,更多的來源於思想把控而實施的一些政策。

因為與儒家學說相悖,神話體系被更改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例子也能更好地說明這個問題,那就是人們熟知的神話體系的更改,我們現在所瞭解的神話故事,其實並不是最初的樣子,我們從最早的神話記載中,可以看到華夏最初的神話體系當中是以帝俊為中心的。

現在我們能夠輕而易舉地說出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等等,卻很少有人在知道帝俊這個人,甚至當我們去分析三皇五帝的時候會發現,五帝當中的帝嚳就是以帝俊為原型的,在最初的神話體系當中,帝俊的妻子是生育了十個太陽的羲和,因為這十個太陽延伸出了後面一系列的神話故事。

可是帝俊的神話體系並不符合儒家學說,無論是從起源上來講,還是從帝俊在神話體系當中的影響來講,帝俊的存在對於儒家學說的君臣關係,都是一個極大的影響,因此,帝君的神話體系就被拆解開來。

射日成了后羿的功勞,甚至他的妻子羲和也搖身一變成了常曦,從太陽女神變成了掌管太陽曆法的人,他的另一位妻子娥皇走進了舜的宮中,從此這一神話體系漸漸地被人遺忘。其實這也是在思想上的控制所帶來的影響,因為有一個人而延伸出一個體系的神話與儒家的倫理綱常相悖,所以當儒家學說成為主流學說之後,這樣的體系自然不再被允許存在。

演義型別的小說,對真實歷史影響巨大

再次,因為一些演義型別的小說的書寫,讓人們忽略了真實的歷史;雖說有時候小說只是一本書,但在不經意當中,一本書的影響卻是巨大的,尤其是那些家喻戶曉的名著,比如說《三國演義》和《封神演義》。這兩本書都是建立在真實歷史發生的基礎上,進行創作的,《三國演義》的創作背景是魏蜀吳三分天下的時代,透過對於戰爭和一些計策的描寫,而將三國時代呈現在了人們眼中。

《三國演義》小說,幾乎代替了三國曆史

劉備的仁義、曹操的狡詐、諸葛亮的鞠躬盡瘁、關羽的忠勇正直、趙子龍的英姿颯爽等都是人們心中揮之不去的印象,再加上對於一些規模宏大戰爭的細緻描繪,讓人們對於三國時代的認識幾乎停留在《三國演義》上面。

但事實上,《三國演義》當中所書寫的很多場景都與真實的歷史並不相符,周瑜並不是一個心思狹隘的人,相反他是一名難得的儒將,心胸寬廣英姿颯爽,同時,諸葛亮也沒有人們想象的那麼足智多謀,所謂的草船借箭等等都不是諸葛亮所為,甚至有一些歷史上也並沒有發生過,在真實的歷史上,劉備的陣營所做的很多決策都是由龐統提議的。

而《封神演義》也是如此,商並沒有當中所描繪的那般不堪,商紂王也沒有那麼殘忍暴虐,妲己更不是一個禍國殃民的紅顏禍水,但是為了劇情的需要,作者有的時候會做出一些與歷史不相符的改動。可是因為這些書籍影響力太大,導致人們忽略了真實的歷史,所以對於真實歷史上的很多人物出現了不少的誤解。

綜上所述,可以得知,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歷史,並不是百分百正確的;我們對於歷史的很多認知,或者說猜測一大部分都是建立在主觀的思想上的;不過話說回來,或許歷史的魅力就在於此,正是因為我們無法百分之百地將歷史還原,使得歷史事件又增加了神秘性,才有更多的人燃起濃厚的興趣,為了揭開歷史的面紗而努力,才會有更多的人被歷史的魅力所吸引,或許,或許這就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吧。

這真是:

千古興亡多少事,假作真時真亦假,歷史上流傳甚廣的事件並非真實發生,歷史不容褻瀆,背後仍有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