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邁克爾·古德豪斯:當代水墨乃中國藝術之最理想化表現

人民網倫敦12月26日電 (餘穎、施沐陽)在 2001 年舉辦首場中國當代藝術大型展覽的倫敦藝術品經銷商邁克爾·古德豪斯看來,中國當代藝術家在當代語境中將中國傳統的美學和哲學思考進行了重新詮釋。從延續數千年的中華文明中吸取靈感,中國當代藝術家尤其水墨畫家正創造出前所未有的新視覺語言。

邁克爾·古德豪斯專注於中國當代水墨畫和明代青銅器,他於 1970 年代首次進入藝術市場,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商業藝術品經銷商科爾納吉。此後,他的興趣輾轉于波斯、伊斯蘭和印度藝術,最後聚焦當代中國,透過舉辦展覽、推出大量的出版物,將中國當代藝術家和他們的作品第一次帶給西方,並開啟購買熱潮。2023年,他將在倫敦的邦瀚斯拍賣行舉辦一個新的展覽,主推當代水墨和明代青銅器。近日他在與人民網的獨家採訪中分享了對中國藝術和文化的熱情。

一段跨越歐亞的藝術之旅

人民網:早在上世紀70年代末,您就已經是西亞和南亞藝術品方面的專家。請問您作為藏家的職業生涯開始於何處?又是如何對中國藝術感興趣的?

古德豪斯:的確,我進入藝術行業的時間比起很多同行要晚一些。我曾經在倫敦、巴黎以及紐約的投行工作過一段時間,但後來又決定回到學校,去考陶德學院攻讀歐洲藝術史的碩士學位。畢業以後,我被第四代羅斯柴爾德男爵雅各布-羅斯柴爾德招募、加入了以收藏西洋古典油畫為名的科爾納吉畫廊。後來,我還參與建設了科爾納吉畫廊的東方部門,並將法國銀行家埃德蒙-德-羅斯柴爾的波斯手稿和工藝品分批出售給了當時的伊朗皇后和大都會博物館等世界各地的藏家。但是,伊朗伊斯蘭革命爆發以後,波斯藝術品便很少出現在國際市場上,我開始探索其他的領域。在接觸了伊斯蘭、印度和日本的藏品以後,我最終對中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且在離開科爾納吉之時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專精中國藝術品。

人民網:您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開始就頻繁往返於中英之間,請問您對那時的中國和中國藝術家的印象是什麼樣的?

古德豪斯:八十年代初,我的主要目的地是香港,後來才逐漸有更多的機會去大陸走走。那時候,我來中國的目的十分簡單,不是為了結交藝術家,而是為了能夠全面地瞭解這個國家。當然了,同時期中國的當代藝術一直在發展,只是我並沒有過多關注而已。

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我有了更多的機會去認識一些中國的當代藝術家。雖然他們大多居住在簡陋的衚衕和公寓中,工作和生活的條件也比現在要樸素很多,但是我依然十分享受與他們的互動。那時的北京城郊經常能夠看到許多藝術家扎堆生活在一起,創作氛圍非常好。

一場博古通今的視覺革命

人民網:從您個人的收藏和畫廊代理的藝術家可以看出,您對當代水墨畫情有獨鍾,請問您覺得這類表現形式的特別之處是什麼呢?

古德豪斯:我想在這裡引用一位美國學者佈列塔-埃裡克森博士的話,她說,當代水墨是中國藝術中最理想化、思想上最為大膽的表現形式。然而,當我們將眼光放到世界,14億中國人之中只有寥寥幾位藝術家的水墨畫被國際觀眾和藏家所熟知。

這些藝術家和他們的作品使我著迷。他們在當代藝術的語境下,透過學習和研究中國的古代書畫,創造出了一個全新的視覺語言。二十世紀的歐洲藝術史也經歷著同樣的變化。當我們深入瞭解塞尚、畢加索、布拉克和康定斯基等同時期的偉大藝術家,我們會發現,他們的變革和突破同樣離不開對委拉斯開茲、拉斐爾、米開朗基羅、達芬奇、普桑和德拉克羅瓦等前輩大師的鑽研。

乍一看,許多中國當代藝術家的畫作和傳統水墨有著許多的相似之處。以劉丹的作品為例,他雖然也是以墨汁在白紙上作畫,描繪的物件也常常是花卉、樹木和山石等傳統題材,但是卻能以大量隱含在細節中的變化給觀眾帶來與傳統水墨截然不同的視覺體驗。相比傳統色彩更加濃郁的劉丹,仇德樹的風格更加先鋒,這一點或許在他創立草草社時就以初露端倪。我的畫廊之中就掛了一幅他創作的大型自畫像。這一以墨繪成的作品在加入了不同的媒介之後產生了前所未見的化學反應、形成了獨樹一幟的風格。

人民網:在當代水墨以外,您的收藏中還包括了明代的青銅器。請問這兩者之間有何聯絡?

古德豪斯:我收藏中國古董的目的在於瞭解古代文化,而收藏當代水墨的目的則在於瞭解當下的中國。在過去的二十年中,中國在其文化的方方面面都體現了澎湃的生命力、想象力和創造力。電影、詩歌、設計、藝術甚至是哲學領域都經歷了令人欣喜的發展。我很榮幸可以見證這一系列的變化。之所以同時關注當代和古代中國,是因為這個國家輝煌的過去時時刻刻都在影響著它的現在,這一點刻在了每一箇中國人的基因中。

同時,我還十分嚮往中國計程車大夫精神。作為站在社會金字塔塔尖的一群人,他們不僅是這個國家的統治階級,還是熟讀經典、精通詩書禮樂的知識分子。歐洲的文化生活之所以在文藝復興時期到達一個新的高度,也是因為有這樣的人學習了古羅馬和希臘的知識和思想。在我收藏的明代青銅器中,能夠看到許多來自商周秦漢、春秋戰國的影響。

古德豪斯參觀中國藝術家魏立剛的工作室

一個跨越四十載的中國故事

人民網:您在四十多年的藝術生涯中舉辦了無數場主題各異的展覽。面對西方的觀眾,您希望透過展覽訴說一個怎樣的中國故事?

古德豪斯:我們在2001年舉辦了西方世界第一個關注中國當代藝術的大型展覽“無際中華”。蘇富比拍賣行將它們位於紐約約克大道上的整個大樓頂層都交給了我們,僅開展當日就吸引了2,800位觀眾,而其中的許多來訪者是第一次接觸到這個類別的藝術品。依託這次展覽的成功舉辦,我甚至將畫廊的總部從倫敦搬到了紐約。

你可能會問,我是如何讓這個故事被這麼多人聽到的?

在那個年代,我們出版了大量的圖錄、書籍和講義,我和同事們出版的書籍圖錄是許多藝術家和作品在西方收藏界的第一次亮相。

我個人也花了相當長的時間不斷地和觀眾以及買家面對面地交流。我之前有提到過,所有的這些努力都是為了一個目的,讓全世界的人都能看到中國當代文化的活力以及其中如火如荼的變化。中國的崛起勢不可擋,所以瞭解當代中國的所思所想對於藝術和收藏界之外的普羅大眾來說也同樣重要。

回顧歷史,沒有一個偉大的文明能夠在衰弱之後重新站上世界的舞臺。美索不達米亞、古希臘、古埃及和奧斯曼帝國已經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大不列顛帝國也已江河日下。然而中國做到了。我們需要意識到,那個曾經輝煌的中華文明又回來了。

人民網:今年是您畫廊的四十週年紀念,您在下一個十年間有哪些計劃?

古德豪斯:我們會像過去幾十年那樣持續努力地工作。我很喜歡現在做的事業,推廣中國的當代文化,尤其是當代水墨,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我還希望能夠讓世界瞭解到中國11到15世紀的青銅器。1989年,我們曾將一部分中國和日本的晚期青銅器一同在紐約展出,並且出版了第一本有關這類器物的圖錄。明年5月,我們會在倫敦的邦瀚斯拍賣行舉辦一個展覽,展示的主要內容就是中國的水墨畫和晚期青銅器。

藝術界和收藏界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經歷了許多變化,商業氣氛變得愈發活躍。過去,人們往往出於對藝術的欣賞和愛好進入收藏界,然而現在有不少新的買家正在以投資為目的購買藝術品,這也讓我接觸到了許多有意思的人。但毫無疑問的是,我是一個老派的收藏家。我曾經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出售過許多自己摯愛的藏品,至今依然難以割捨對它們的感情。過去的藏家們就是這樣一群人,對藝術的熱愛會讓他們傾其所有去購買自己喜歡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