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他死後15年,天下大亂

張九齡

最為人熟知的一首詩,寫於他人生最失意的時刻: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這一年,64歲的張九齡遭到政敵李林甫排擠,被唐玄宗貶為荊州長史。貶謫途中,清風明月之夜牽動張九齡的鄉思,他懷著對遠方親人的思念,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

《望月懷遠》

。如今,每年中秋晚會主持人都會念到其中兩句。

那一輪盛唐的明月,隨詩歌穿越時空,朗照於歷史長河之中,一千多年來讓人念念不忘,而張九齡在盛唐詩壇的地位同樣不可撼動。

張九齡一生中有兩個身份至關重要。

他是開元時期的最後一位賢相

,宋人晁說之曾經感慨:

“九齡已老韓休死,無復明朝諫疏來。”

張九齡和韓休都是敢言直諫的宰相,經常懟唐玄宗。張九齡罷相也成為開元盛世的拐點之一,此後危機逐漸浮現,直至安史之亂爆發。

他也是盛唐的文壇領袖之一,被唐玄宗譽為“文場之元帥”。

張九齡一生上及初唐,下攜盛唐,既是初唐詩人的繼承者,也是不少盛唐詩人的“老大哥”。我們熟知的盛唐詩人,如王維、孟浩然、王昌齡等都受過張九齡的提攜。

▲張九齡畫像。

#FormatImgID_2#

張九齡是從嶺南走出的第一位宰相。他出身粵北山區的仕宦之家,家境貧寒,卻從小就有遠大的政治抱負,自稱

“弱歲讀群史,抗跡追古人。被褐有懷玉,佩印從負薪”

(《敘懷二首》)。

北京大學

袁行霈

教授如此分析:

“中國計程車大夫受儒家思想的影響,許多人懷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抱負,積極入世,欲拯救人民於塗炭之中,治理國家達到昇平之世。……他們並不是不關心個人的功名富貴,但個人的功名富貴是透過實現這種理想而獲得的。”

可以說,在做人為官方面,張九齡深刻體會到了中國儒家思想的核心價值觀,一輩子也沒有跑偏。

這個來自偏遠煙瘴之地的才子,一身滿滿的正能量。史書記載,他13歲時就敢寫信給廣州刺史,談論政事。廣州刺史看完這少年的來信,嘿,小小年紀說得還挺有道理,將來一定大有作為,隨手就點了個贊:

“此子必能致遠。”

之後,透過考試和舉薦,張九齡踏上仕途。宦海沉浮幾十年,他最突出的無非就兩點,說真話,辦實事。

開元初年,唐玄宗以

姚崇、宋璟

為相,勵精圖治,開創盛世。一代名相姚崇身懷治國安邦之才,深受唐玄宗信任,每次玄宗見姚崇來都要起身相迎。張九齡當時的官職是

左拾遺

,相比之下就是個芝麻綠豆大的小官,還是個諫官,盡幹些吃力不討好的事。

官場水很深,姚崇功蓋一世,他的親族和下屬自然也雞犬升天,有的人就幹了一些貪贓枉法的勾當。姚崇哪裡管得過來,對這些見不得人的事情自然只好聽之任之,朝中很多人對此敢怒不敢言。

張九齡就不服了,直接上書勸說姚崇。張九齡說,姚相啊,自從您執掌宰相的重任,不少小人跟您討好處,所謂

“諂親戚以求譽,媚賓客以取容,其間豈不有才,所失在於無恥”

。您應該注重提拔德才兼備的人才,教育好自己的親信,不然遲早完蛋。

雖說宰相肚裡能撐船,姚崇讀罷,也沒有公開報復張九齡,卻在之後故意給他穿小鞋。張九齡

“封章直言,不協時宰”

,這下子得罪當朝宰相,日子不好過,於是就乾脆請了個病假,辭官還鄉奉養母親。這一年是開元四年(716年),張九齡39歲,這當然不是他最後一次“因言獲罪”。

回韶州(今廣東韶關市)老家途中,張九齡深感仕途無望,心生歸隱之意,寫下一首

《南還湘水言懷》

拙宦今何有,勞歌念不成。

十年乖夙志,一別悔前行。

歸去田園老,倘來軒冕輕。

江間稻正熟,林裡桂初榮。

魚意思在藻,鹿心懷食蘋。

時哉苟不達,取樂遂吾情。

那些殺不死你的,終究會讓你更加強大。如果張九齡就此成為深山隱士,盛唐將會少一位賢相,但這位大齡待業青年在嶺南並沒有閒著。

在實地考察嶺南的交通後,張九齡發現扼守南北要衝的

大庾嶺

山道年久失修,行走極不方便。他立馬向朝廷彙報,建議開闢大庾嶺新路,得到同意後更是親自上陣,帶領民工劈山開路,最後如期完成,並寫下

《開鑿大庾嶺路序》

作為紀念:

役匪愈時,成者不日,則已坦坦而方五軌,闐闐而走四通,轉輸以之化勞,高深為之失險。於是乎鐻耳貫胸之類,殊琛絕責之人,有宿有息,如京如坻……

大庾嶺驛道重新開通後,從廣州北上中原的貿易往來更加頻繁,史書有“廣南金、銀、香藥、犀、象、百貨,陸運至虔州(今贛州)而後水運”的記載,其中陸路的必經之道就是大庾嶺。人們在嶺上種滿梅花,到宋代更是在嶺上建造關樓,遂稱為

“梅關”

。古驛道上的

珠璣巷

,成為中原動亂時士民南遷的中轉站。據學者考證,嶺南不少姓氏宗親,都曾寄居於珠璣巷。這段傳奇的移民史,正是始於張九齡開闢驛道的功績。

▲梅關古道  圖源/圖蟲創意。

#FormatImgID_4#

官場上一代新人換舊人,姚崇死後,唐玄宗起用另一位名相

張說

。張說是一代文宗,執掌文壇三十年,巧的是,他還是張九齡的老鐵,便捎帶著提拔張九齡。張九齡幾經沉浮,在年過半百時終於攀到了宰相的位置。

張九齡身居相位,如他自己在詩中所說,恪守的是

“報恩非徇祿”、“高節人相重”

的信念,堪稱一個有風度、有氣節的帝國官員。就連玄宗也佩服他的偶像氣質,後來有人舉薦官員,唐玄宗經常會問一句

:“風度得如九齡否?”

 

張九齡輔佐唐玄宗治理江山,廣開言路,改革弊政,主張任人唯賢,以民為本,尤其是輕徭薄賦,重農桑。

封建王朝的所謂“太平盛世”,不外乎就是勞動人民吃得飽,社會基本穩定, GDP持續發展。那時老百姓沒得上網追劇,沒得打遊戲,人人有飯吃、有衣穿就是盛世。史書中對開元盛世的記載大都離不開對農業生產的描述:

“開元、天寶之中,耕者益力,四海之內,高山絕壑,耒耜亦滿。人家糧儲,皆及數歲,太倉委積,陳腐不可較量。” (《元次山集》)

“是時海內賦實,米鬥之價錢十三,青、齊間鬥才三錢,絹一匹錢二百。道路列肆,具酒食以待行人。店有驛驢,行千里不持尺兵” (《新唐書·食貨志》)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杜甫《憶昔二首》)

張九齡重視農桑到了什麼程度呢?有一年冬季,唐玄宗到洛陽過年,突然心血來潮,改變次年二月回京的主意,與宰相商議立即啟程返回長安。皇帝出一趟門那可不得了,沿途大隊人馬護駕,各級官吏迎來送往,就連老百姓也得被迫參與其中,好不熱鬧。如此勢必會影響百姓正常生產作息。

時任中書令的張九齡認為不妥,說:

“今農收未畢,請俟仲冬。”

眼下農民正在收割莊稼,如果皇帝此時回京,肯定會擾民誤農,不如推遲返程的時間。只可惜一旁的

李林甫

為了討好唐玄宗,不顧百姓利益,勸說玄宗不必再等。唐玄宗聽了他的話,即日便啟程回長安。

▲張九齡畫像。

張九齡體恤民情,不僅在於關心民生疾苦,還在於個人的廉潔奉公。

張九齡擔任宰相後不久,唐玄宗賞賜他一幢豪宅。第二年裝修完,張九齡看到這座官邸太過豪華,不願接受如此厚愛,就向唐玄宗呈上一篇

《讓賜宅狀》

,請求退回皇帝的獎賞。

這篇《讓賜宅狀》大意是說,我張九齡出生在貧窮的家庭,過慣了簡樸的生活。我家中只有十幾人,不需要這麼大的房子,縱有住宅百間,睡眠才需幾尺?縱有腰纏萬貫,每日能食多少?朝廷為臣修築這麼一幢高階住宅,實在是勞民傷財,臣住著也不踏實,懇請陛下收回,賜給更需要的人吧。

生活上的高度自律,表現在工作上是高尚的政治操守。開元二十四年(736年),

武惠妃

謀廢太子

李瑛

,而改立自己的兒子為皇儲。武惠妃是當時最受唐玄宗寵愛的妃子,後來她去世後,唐玄宗為她黯然神傷,悲痛許久,直到見到楊玉環才又煥發第二春。

武惠妃為廢立太子之事派心腹宦官找到了張九齡,對他說:“有廢就有興,大人若是肯幫忙,你的宰相之位就可以長久。”張九齡一聽,當面怒斥,為太子據理力爭。在他看來,宮闈絕對不可干預朝廷之事。可張九齡這一罵,既得罪了武惠妃,也引起唐玄宗的不滿。

相比之下,同為宰相的李林甫在這件事上就是個十足的投機者。他知道武惠妃得寵,當唐玄宗問他關於太子之事時,就回答道,這是陛下的家事,沒必要問外人。

眾所周知,這一事件的結果是太子李瑛被武惠妃誣陷謀反,最終和另外兩個兄弟被唐玄宗廢為庶人,並在同一天被賜死。

唐玄宗變了。一代英主已經不再願意聽逆耳的忠言,而是更願意聽順耳的佞語。對於賢能的張九齡,他是又愛又恨,他喜愛的是張九齡治國有方的才幹,卻逐漸反感張九齡不留情面的直諫。相反,同樣才能出眾而又靈活聽話的李林甫更能得到唐玄宗的青睞。創業難,守業更難,誰不想舒服地過日子呢?

唐玄宗的轉變,也是張九齡命運的轉折。

▲張九齡的詩,獨具“雅正沖淡”神韻。

#FormatImgID_7#

張九齡不願迎合皇帝,惹來唐玄宗的猜忌,可在當時文壇,他卻是當之無愧的領袖。傅璇琮先生認為,

“張九齡在盛唐詩壇的地位,不僅是他自己的創作本身,還由於他的文學交往”。

(《唐代詩人考略》)

張九齡的老大哥是張說,兩人都姓張,老張就把小張認作“同宗同族”的族子。張九齡26歲時,他的詩文就得到這位一代文宗賞識,之後在官場上更是離不開張說的舉薦。張說去世後,張九齡自然而然地繼承了文壇老大哥的地位。

作為詩人,張九齡出生於初唐,晚年躋身開元名相,這使他成為初唐四傑、陳子昂之後,到盛唐詩人之間,這段詩歌革新運動過渡時期重要的見證者和推動者。要知道,初唐最具影響力的大詩人

陳子昂

逝世於702年,而在此前一年,盛唐詩人王維與李白才剛剛出生。張九齡繼承發展五言古詩,一掃六朝綺靡詩風,獨具“雅正沖淡”神韻。因此,清人劉熙載在《詩概》一文中評價道,

陳子昂、張九齡“獨能超出一格,為李(白)、杜(甫)開先。”

盛唐詩人對張九齡的景仰,是後生晚輩對文壇前輩的尊敬,也是出於政治上尋求靠山、請求援引的需要。古人追求“學而優而仕”,不想當高官的詩人,著實少見。

王維

就是張九齡的粉絲,他年輕時向張九齡獻詩,請求為其帳下幕僚,後來被張九齡舉薦為右拾遺,兩人之間多有唱和。張九齡晚年處境窘迫時還沒有忘記這個學生,寫有一首《答王維》:

“荊門憐野雁,湘水斷飛鴻。知己如相憶,南湖一片風。”

另外一位與張九齡感情深厚的是盛唐詩人中較為年長的

孟浩然

。孟浩然比張九齡小12歲,一生仕途失意,曾為張九齡的幕僚,兩人結為忘年之交,也留下了多首唱和之作。其中孟浩然那首入選中學語文教材的《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就是寫給時任宰相張九齡的干謁詩: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甚至就連安史之亂後歷仕四朝,為大唐力挽狂瀾的名相

李泌

,年少時也是張九齡的“小友”。

▲李泌 (劇照)。

李泌是個神童,7歲就會寫文章,機緣巧合下受皇帝召見,得到唐玄宗的喜愛,更有張九齡、賀知章等朝中重臣“皆傾心愛重”。如此童年經歷堪稱傳奇,唐玄宗還特意下旨命他的父母要善加撫養。這麼牛的小朋友,最愛君可從來沒見過。

張九齡平時經常請小李泌到自己家中做客。當時,大臣

嚴挺之、蕭誠

都是張九齡的好友,嚴挺之厭惡蕭誠的諂媚,勸張九齡謝絕與蕭誠來往。張九齡儘管一身正氣,可在人際交往中也難免從俗,聽嚴挺之的建議後也不以為然,唸叨著說:“老嚴太嚴肅了,還是老蕭討人喜歡。”

張九齡正要命左右喚蕭誠來見,這時一旁的李泌說話了:“您是布衣出身,因正直無私而官至宰相,也喜歡蕭誠這種低聲下氣、毫無節操的人嗎?”張九齡聽李泌這麼一說,頓覺醍醐灌頂,再三感謝李泌的勸說。

後來,張九齡親自指導李泌寫詩,結合自己的宦海生涯告誡他:

“早得美名,必有所折。宜自韜晦,斯盡善矣。”

小心駛得萬年船,但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一場危機正向張九齡逼近。

#FormatImgID_9#

開元二十四年(736年),唐玄宗罷張九齡相位,任李林甫為相。這被視為唐玄宗轉變為昏君的標誌之一。

兼聽則明,偏聽則暗。開元前期,唐玄宗身邊集結了姚崇、宋璟、張九齡等賢相,這些人都才能出眾,直言諫諍。可到了專任李林甫為相時,唐玄宗已步入晚年,日漸獨斷專行、縱情享樂。李林甫閉塞言路,排除異己,上演“口有蜜,腹有劍”的好戲,實際上也需要唐玄宗的默許和配合。

▲唐玄宗畫像。

李林甫為相後,首先借機徹底扳倒張九齡,將開元宰相的最後一股浩然正氣驅逐出朝廷。

當時,與李林甫一同被任命為宰相的還有

牛仙客

。監察御史

周子諒

認為,牛仙客才能平庸,根本不適合做宰相,甚至還以民間“兩角犢子牛也”的讖語指出這是凶兆。這番話傳到了唐玄宗耳中,他為之大為惱火,宰相是朕任命的,哪裡輪到你插嘴。

憤怒的唐玄宗命人在朝堂之上杖責周子諒,將他打得死去活來後,貶到偏遠的地方為官。周子諒一介文弱書生,經不起折騰,走到半路上傷重而死。周子諒含冤而死,對朝中眾臣形成極大的威懾,他們再不敢對唐玄宗說真話,

“自是朝廷之士,皆容身保位,無復直言”

這事兒還沒完。周子諒獲罪,李林甫看在眼裡,喜在心上。他摸透了唐玄宗的心思,知道皇帝正在氣頭上,就從中挑撥,說周子諒是張九齡舉薦的,必須追究張九齡的責任。

因此,張九齡被貶荊州。他一生三起三落,這是最後一次被貶,從此一蹶不振。貶謫途中,張九齡不僅留下代表作《望月懷遠》,還寫下了組詩

《感遇十二首》

,感慨自己潦草收場的朝官生涯,其中第一首詩曰: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

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FormatImgID_11#

作為開元的最後一位賢相,張九齡在不經意間預言了一場災難。

安祿山

出身營州雜胡,早年投靠幽州節度使

張守珪

,官職低微,為人狡詐。一次,安祿山以范陽偏校的身份入朝奏事。張九齡見到這個幽州來的胖子,似乎察覺到了些許異樣,對同僚說了一句驚人的預言:

“亂幽州者,必此胡也。”

 

開元二十二年(734年),張九齡偶然間收到了張守珪的報告,其中說到安祿山在與奚族、契丹的作戰中有罪,依軍法處置應該執送京師處死。張九齡當即做出批示:“春秋時期司馬穰苴出征,處死誤期的莊賈;孫武練兵,斬殺違令的妃嬪。張守珪的軍令一定要執行,安祿山必須死!”

唐玄宗得知此事,覺得安祿山驍勇善戰,是一個人才,就將他赦免了。張九齡再三上奏,認為安祿山狼子野心,面有逆相,請求玄宗依法處置,以絕後患。唐玄宗不樂意,說:“你不要因為王夷甫識石勒的典故,就誤害了忠良。”王夷甫是西晉官員

王衍

。五胡亂華時的羯族豪強

石勒

14歲時曾在洛陽當小販,倚在東門長嘯一聲。王衍聽到後,認為此人將來必是禍患,要將他殺掉,卻未能得手。

▲安祿山 (劇照)。

那時的唐玄宗,絕對想不到安祿山會給大唐帶來怎樣的禍害,為自己帶來怎樣的恐懼。

安史之亂爆發後,唐玄宗逃亡到四川,蜀道的鈴聲喚醒他沉睡的記憶,才想起張九齡當年的忠告。那時,距離張九齡去世已經過去15年了。

後悔不已的唐玄宗從四川派使者前去張九齡的墓前祭奠,並撫慰他的家屬。他深深懷念自己的最後一位賢相,但開元盛世,再也回不去了。

參考文獻:

(唐)張九齡:《曲江集》,廣東人民出版社,1986年(後晉)劉昫等:《舊唐書》,中華書局,1975年(宋)歐陽修、宋祁:《新唐書》,中華書局,1975年(宋)司馬光:《資治通鑑》,中華書局,2009年顧建國:《張九齡研究》,中華書局,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