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2023年,Shopify和Amazon都更"開放"了

題圖來自 | unsplash

一、Amazon 要在全美推行 Buy With Prime 了

投資人在推特上轉發的 Amazon 在全美範圍內正式推行 Buy With Prime | 圖片來源:Justine Moore

最新訊息,Amazon 計劃在 1 月底在全美正式推行 Buy With Prime 了,之前是邀請制且參與的獨立站之前必須已經在使用 FBA 做履約。

所謂的 Buy With Prime,在使用者側來看,就是“我是一個 Amazon Prime 會員,去品牌獨立站購物,首次購物要填寫信用卡、收貨地址等一大堆的支付和物流資訊,但如果這個品牌獨立站參與了 Amazon 的計劃,我就可以選擇 Buy with Prime 選項,支付和物流資訊就一鍵同步,省好多事兒。”

對商家來說,最顯著的好處就是,提升轉化。最後的 checkout,是流失率非常高的一個環節,很多情況下在於使用者不夠信任、嫌麻煩,而 Buy With Prime 比較好地解決了這 2 個問題。因為在使用者看來,你能和 Amazon 合作,大機率是個正經公司,嫌麻煩的問題也解決了。另一個好處是,商家在自己的獨立站上做 Amazon 使用者的生意,引流雖然還是靠自己,但能看到使用者是誰,不用像在 Amazon 上一樣面對一個“黑匣子”。

我們在這次的新聞稿中看到 Amazon 也表示,因為參與了內測的品牌轉化率確實平均提升了 25%,所以打算在全美正式推行。幾個參與了內測的品牌也披露了自己的資料,包括智慧家居品牌 Wyze、還有一個護膚品牌,給出的資料從 10% 多到 30% 之間。

但對商家來說,肯定還是有一些顧慮,首先就是成本,用這套服務肯定要花錢,用 FBA 雖然更穩但也更貴,其次是,Amazon 掌握的資料更多了,marketplace 上三方商家資料被用 Amazon 使用來做競對業務,也不是啥新鮮事兒。

但在之前接觸一些出海品牌方的時候,大家還是更偏向於正向。“尤其是涉及到一些,以獨立站為洞察使用者的途徑、以 Amazon 為主要銷售途徑的賣家來說,是絕對的利好”。(artrips)聯創 Kevin,還透露,在去年的邀請內測中,如果使用者選擇了 Buy with Prime,商家則可以獲得一定比例的 Amazon 投放金形式的返利,但不知道正式推行之後還有沒有。

最後,這次正式推行,Amazon 還推出一個新功能,同時在 Amazon 有店鋪的獨立站,使用者在 Amazon 留下的產品評論可以直接同步到獨立站,對買家來說,也是比較看重的一個點。

新年第一個月,Shopify 和 Amazon 都更“開放”了

這一次,Amazon 的初衷很明確,自己的 Prime 會員更好賣,賺更多的基礎服務的錢畢竟自己投入了很多,在商家端有更強的話語權對自己的主站業務也有正向作用。

把自己的一些基礎設施、甚至是自有的流量開放出來,對 Amazon 的多個收入線都有正向作用。

很巧的是,就在上週,Shopify 也有不少動作,做的事情差不多,推出了 Commerce Components,向零售商開放基礎設施元件,商家可以將這些模組整合到自己的後臺來呼叫,據悉提供的元件超過 30 個,包括一鍵結賬服務的 Shop Pay,還包括運輸和物流、資料分析工具等等,這裡面有 Shopify 自己在做的、也有之前收購來的。

而不久前,Shopify 自己的廣告業務,還在 meta 之外,和 Google 平臺打通,商家共享資料之後,能提升買量的準確性,沒準,明年 Shopify 的廣告收入也會出現在“商家解決方案”的收入線中(Shopify 確認收入分成 2 部分,商家解決方案和訂閱方案),但和一些從業者聊過後,我們發現,使用 Shopify Audience 的出海品牌基本還處於“幾乎沒有”的狀態。

其實,對比 Amazon 和 Shopify 兩家公司的收入結構以及兩家公司最近的業務面和市場層面的動作來看,除了內容和雲服務,兩家公司未來幾年想要發力去賺的錢,是差不多的,營銷和履約服務。而在想要在誰身上賺錢上,未來可能也會更交叉重合,而作為出海品牌/賣家的我們,當然更希望當服務方捲起來之後,能釋放出一些紅利,能更加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