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張敏州教授:“救心、治心、養心”三位一體,中西醫結合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健康服務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冠狀動脈急性閉塞,血流中斷所引起的區域性心肌的缺血性壞死,可能造成心臟功能受損,甚至危及生命。如何防治AMI,提高AMI救治率,改善患者預後至關重要。近日,中國醫師協會中西醫結合醫師分會副會長、廣東省中醫院心臟中心主任張敏州教授圍繞心肌梗死的救治、降低心肌無複流發生率等主題進行介紹。

中國醫師協會中西醫結合醫師分會副會長、廣東省中醫院心臟中心主任張敏州教授

急性心肌梗死治療策略以早期再灌注治療為主

張敏州介紹,當下AMI,尤其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治療策略以早期再灌注治療為主。透過介入或溶栓治療,達到心肌再灌注的目的。目前國家胸痛中心開展的早期再灌注治療可分為兩方面:一方面,以三甲醫院為主,開展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其中,用球囊、支架植入的擴張方法,是目前主要的治療措施。另一方面,在基層醫院,由於不具備介入技術條件,國家開展了基層版的胸痛中心建設,同樣以早期再灌注為目標,開展藥物溶栓治療。若能掌握好溶栓時機,在發病後的三個小時內開展溶栓,也能取得與PCI同等的臨床療效。對於基層醫院,溶栓相對更加簡單易行,所以更值得推廣。在基層開展溶栓治療後,也為患者能儘早轉運到上一級醫院爭取了時間。

“胸痛中心的建設,體現了搶救病人時,時間就是生命的概念。”張敏州指出,目前國家在標準版和基層版胸痛中心建設方面均已經取得了明顯成效,心肌梗死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也均有所下降。

  早期再灌注後心肌無複流影響患者預後

張敏州表示,透過全國胸痛中心的建設,我國在心肌梗死救治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AMI患者在早期再灌注治療冠脈開通後仍然有30%-37%的患者會發生心肌無複流。心肌無複流是指再灌注治療後,冠脈堵塞的血管得以再通,血流流向遠端,但冠脈造影仍表現為血流明顯減慢或喪失,在心肌微迴圈層面,沒有達到真正的血流灌注,導致微迴圈供應區域心肌仍然會發生損傷,嚴重影響患者預後。

張敏州指出,再灌注治療的患者,若存在心肌無複流和慢血流,在早期階段即出現死亡風險的增加。另外,長期的無複流和慢血流造成心肌缺血損傷壞死,可導致心臟結構發生改變,即發生心室重構,繼發心功能下降。隨著病程延長,這部分患者可能出現室壁瘤、心衰等併發症,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臨床常用的調脂藥物、抗凝抗血栓藥物,以及促進微迴圈功能灌注的藥物對防治心肌無複流具有一定的作用。”張敏州表示,現代醫學防治心肌無複流的一些治療方法也正在逐步深入研究當中。

張敏州介紹,中醫藥強調人的陰陽平衡,從整體角度看待一個患者,還講究辨證論治,將整體和精準相結合。由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楊躍進教授完成的“通心絡膠囊防治AMI介入治療後心肌無複流的多中心、隨機、雙盲、安慰劑平行對照的臨床研究”旨在評估AMI患者在急診介入手術前及術後服用通心絡膠囊對心肌無複流的防治效果。結果顯示,在常規西藥治療基礎上加用通心絡膠囊,顯著降低了心梗術後心肌無複流發生率,縮小心肌梗死麵積。本項臨床研究在解決AMI無複流這一國際難題中取得重大進展,相關內容發表在國際期刊上。

2018年,張敏州教授團隊主持釋出的國內首部《急性心肌梗死中西醫結合診療指南》指出,通心絡膠囊在防治PCI術後微迴圈障礙,尤其是在治療無複流方面,提供了一定的循證醫學證據。

2020年1月,以通心絡膠囊防治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療後心肌無複流循證醫學研究為主要內容的“中醫脈絡學說構建及其指導微血管病變防治”專案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救心、治心、養心” 中西醫結合為患者健康服務

據悉,張敏州教授團隊創新性提出了心肌梗死患者“救心、治心、養心”中西醫結合並重的“三位一體”救治模式。“救心”指早期的再灌注治療,使患者的生命得以延長。“治心”指再灌注治療後,透過中藥和西藥的聯合應用,發揮中西醫結合治療的優勢。“養心”指在救心和治心後,對患者存在的危險因素、不良生活習慣等進行干預,開展心肌梗死的二級預防,從而延長患者生存期限、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未來健康中國體系下,一定是養心在前,治心在中,救心在後,這是我們未來應該實現的一個目標。”張敏州特別強調,中醫和西醫雖然在理論體系上面有所不同,但透過中西醫結合,各取所長,共同為患者健康服務。

近年來,中醫藥在臨床研究方面的創新從未止步,無論在基礎研究還是臨床研究領域均取得了可喜的進展。張敏州表示,計劃在不久的將來進行《急性心肌梗死中西醫結合診療指南》的更新,在循證醫學證據的基礎上,在全國進行中醫藥臨床應用的推廣,例如通心絡膠囊、芪藶強心膠囊和參松養心膠囊等具有代表性的通絡藥物,為更多患者的健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