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時尚

崔健猝死,只在朋友圈留下一句話,健康無價(科普好文值得收藏)

1。

崔健生前留在朋友圈最後一條筆記是:“金色之後的萎謝,總是悄悄落地,你的死亡很輕很輕,卻帶走我所剩無幾的青春”。

不是北京的那位男搖滾歌手崔健,而是杭州電視臺的資深女主持人、播音員崔健。

11月1日,杭州電視臺釋出訊息,稱10月31日凌晨,杭州電視臺主持人崔健,因突發心臟病,經浙二醫院全力搶救無效,於上午9點離世,享年53歲。

據瞭解,崔健進杭州廣電系統已經有30多年,是杭州電視臺第一代四大女主持人之一,也是四人中最年輕的一位。

崔健生前留在朋友圈最後一條筆記是:“金色之後的萎謝,總是悄悄落地,你的死亡很輕很輕,卻帶走我所剩無幾的青春”。

彷彿被放飛的潘多拉,近些年,猝死的職場精英越來越多的出現,年齡也越來越年輕化。有數字表明,每年我國會有54。4萬人猝死,每天全國有上千人猝死,猝死,離你並不遙遠。

對於猝死,一開始世界衛生組織定義解釋為:

急性症狀發生後即刻或者在24小時內發生的意外死亡。後來發覺24小時有些過長,就縮短四倍時間,修訂為發病後6小時內死亡者為猝死。

但是,時至今日,醫學界對於猝死的時間窗仍有激烈爭議。有人認為1小時,有人認為6小時,各持己見,意見不一。但大家對有一個不成文的統一認識,就是猝死者死亡急驟,出人意料。

近年來,猝死的電視人和影視明星不乏其人。2019年11月27日,中國臺灣演員高以翔在錄製某綜藝節目時意外猝死。就在高以翔猝死一年後,他的好友呂曉棟在去祭拜他時,也突發意外猝死在了墓園中。先是高以翔離世,接著是他的好友去祭拜他也猝死,如同梁祝化蝶,真是太魔幻了。

2。

有專業統計源顯示,我國每年猝死患者達到了近55萬人,相當於每天就有近1500人因猝死而離世,這其中60%都發生在了醫療機構之外,都未能得到及時搶救治療而死亡!每一場猝死都是身體蓄謀已久,都有其一定深層原因。

無論是哲理還是佛系,都明確告訴我們,這個世界上,絕對沒有任何一個人會無緣無故地猝死。

絕大多數猝死都是因為心源性疾病。無論何因,有一點毋庸置疑:超負荷的工作和超強壓力是導致心源性猝死不可忽視的重要誘因之一。

猝死不講政治也不講身份。即便是醫生也難逃魔手。君不見,“麻醉醫生過度勞累後猝死”、“外科醫生連續手術後猝死”、“急診醫生猝死後被發現倒在值班室”、“春雨醫生CEO猝死在醫院牆外”。這些悲劇的背後都隱藏著一個致命因素:過度勞累和亞歷山大!

“時間就是生命!”這句改革開放出現在深圳前海的口號,其實最適合比喻急性心肌梗死。

3。

健康是人最根本和最重要的財富。隨著社會的發展,疾病譜的改變,為了挽救生命、維護健康,相應地投入也越來越大。目前,我國心血管疾病呈“井噴”之勢,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更是成為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頭號殺手。我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病率為(45~55)/10萬。據2012年中國心血管病報告指出,我國心血管病現患人數2。9億,平均每5個成年人中有1個患心血管疾病,其中心肌梗死患者達250萬。

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的因素大多為不良的生活方式,可以透過社會和個人的努力,顯著控制和減少該病的發生,在保障康復的同時,還節省了醫療費用。世界衛生組織調查顯示,達到同樣健康標準所需的預防投入與治療費、搶救費比例為1∶8。5∶100,即預防上多投入1元錢,治療就可減少8。5元,並節約100元搶救費。

心臟是一個血泵,像抽水機一樣日夜工作。心臟的血液供應主要來自冠狀動脈。心臟上的冠狀動脈相當於抽水機的供電電線,是給這個泵供血供能的。冠狀動脈閉塞如同血泵斷電,不工作了,就是心肌梗塞了。

4。

心肌梗塞最直接危害就是造成心臟缺氧,心臟缺氧導致血液凝固,血液無法將氧氣輸送到腦部,就會造成腦死亡。時間就是心肌。此時的搶救黃金時間窗很短。急性期可併發心律失常、心臟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死亡。

恢復後,可導致心功能受損,嚴重影響勞動力和健康,出現心力衰竭等情況需要反覆搶救,出現併發症的病人死亡率大大升高。在疾病的臨床過程中,特別是在較重患者,可能會發生全身性症狀,如缺氧、食慾減退、功能障礙、精神抑鬱和焦慮等。

心肌梗塞

發病率高,病死率高,一種常見多發病,以中老年為常見。我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病率為(45~55)/10萬。值得注意的是,我國中年患者(40~50歲左右)發病率逐年升高,可能與我國中年精神壓力大、飽餐、酗酒、過度疲勞、抽菸、運動不足、肥胖、血脂異常等危險因素關係密切。

發生本病後,急性期死亡比例達到30%以上。中醫學很早就注意到,在春秋戰國時期的著作《靈樞厥病》中記載:“真心痛,手足青至節,心痛甚,旦發夕死,夕發旦死。”在現代醫學中,急性心肌梗死仍是高危病種,因此必須引起人們的重視。

急性心梗,心血管閉塞40分鐘後壞死麵積約為缺血總面積的30%,閉塞3小時約為50%,閉塞6小時約為70%,閉塞24小時約為80%。如果在發病3小時內能重新開通血管,可使50%以上的缺血心肌免於壞死。時間越延誤,離心衰越近,離死亡越近。

所以,對於突發心腦血管意外,“時間就是生命”,是一句實實在在不折不扣的話。

5。

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

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病原因比較複雜,它由多種因素長期相互作用而致病,這些因素包括:

絕大多數(95%以上)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偶爾是冠狀動脈血栓、炎症、先天性畸形、痙攣和冠狀動脈口阻塞,造成管腔嚴重狹窄和心肌供血不足。在此基礎上,一旦發生下列情況心肌供血進一步急劇減少或中斷,使心肌嚴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達1小時以上,即可發生心肌梗死。

(1)冠狀動脈管腔內血栓形成

1)心肌梗死前無心絞痛病史者:

血栓使管腔突然完全堵塞,受此血管供血的心肌急性壞死。此類病人發病急驟,症狀嚴重,其梗死部位室壁常變薄向外擴張,在發病1周內易併發心臟破裂。如血栓堵塞在冠狀動脈大分支近端,可導致貫通性梗死,累及範圍較廣,常發生急性左心衰、心源性休克及室壁瘤形成。

2)原有心絞痛史或陳舊性心肌梗死史者:

急性血栓堵塞另一支冠狀動脈,不僅使其供血部位發生急性心肌壞死,並阻斷了提供原缺血和陳舊心肌梗死部位的側支迴圈,使病情較前更為嚴重。

3)多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

在某支冠狀動脈斑塊已使管腔嚴重狹窄處發生急性血栓堵塞,一般既往多有心絞痛史。由於有緩慢加重的過程,可因存在一定數量的側支迴圈對心外膜下心肌起了保護作用。急性堵塞所致的心肌壞死可能僅限於心內膜下心肌,呈多發灶性壞死,梗死範圍較小,故不易發生心臟破裂及室壁瘤形成。

4)在冠狀動脈斑塊處血栓形成不完全堵塞:病人常出現不穩定性心絞痛,也可導致急性心肌梗死,心電圖無異常Q波,此時需進行動態觀察,包括血清心肌酶學檢查,以助診斷。

(2)冠狀動脈痙攣:

需要完善冠狀動脈造影檢查才能明確有無冠狀動脈痙攣,向閉塞冠狀動脈注入硝酸甘油能使閉塞的管腔開放或部分開放,說明部分病人急性心肌梗死是由冠狀動脈痙攣造成。

(3)粥樣硬化斑塊內或斑塊下出血:

由於冠狀動脈腔內壓力急性改變,冠狀動脈張力改變,隨著每次心搏冠狀動脈彎曲及扭轉等外界因素都可使易損的斑塊破裂或內膜下出血,誘發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使冠狀動脈阻塞,導致心肌梗死。

(4)心排出量驟降:

休克、脫水、出血、外科手術或嚴重心律失常,致心排出量驟降,冠狀動脈灌流量銳減。

(5)心肌需氧量猛增:

重體力活動、血壓升高或情緒激動,致左心室負荷明顯增加,兒茶酚胺分泌增多,心肌需氧量猛增,冠狀動脈供血明顯不足,導致心肌細胞缺血、壞死。有部分病人在體育場上猝死,大多是因為這個原因。

5.

哪些人容易得急性心肌梗死?

(1)對於心肌梗死的發病,與所有冠心病一樣,肥胖、高膽固醇血癥(或低密度脂蛋白增多)、高血壓和抽菸是重要危險因素。

(2)性別與年齡:男性病人多於女性,男女比例為2∶1~3∶1。絕大多數急性心肌梗死發生於40歲以上的中年和老年人,個別病人不到30歲也有發病,發病率隨年齡而明顯增高。

(3)發病前原有的有關疾病:我國各地報道心肌梗死病例中合併有高血壓佔50%~90%,伴發糖尿病的病例有3。9%~7。5%,將近半數的病人以往有心絞痛史。

(4)誘發因素:約1/2~2/3的病例有誘因可尋,其中以過度勞累、情緒激動或精神緊張最為多見,其次是飽餐及上呼吸道或其他感染,少數為手術大出血或其他原因的低血壓,休克與蛛網膜下腔出血等。亦有一部分病人是在睡眠或完全休息中發作。寒冷的氣候也是誘發因素之一。北方寒冷地區的急性心肌梗死發病率高。

人生總是要我們在遺憾中領略圓滿,譬如從分離的思念中體會到相聚的幸福。有人說,悲劇是將美好毀滅給人看。實際上,更深的悲劇是這個世上許多美好沒有被毀滅,而你卻再也看不到。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