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問鼎中原中的鼎是什麼意思?鼎的含義、意思、含義介紹

好了,本期就說這麼多,期待各位朋友的點贊、評論、轉發,

Hi,大家好!歡迎點進我的文章,我是[名字],祝您閱讀愉快。

“一言九鼎”,“問鼎中原”這些成語大家肯定都聽過吧,那您知道其中的“鼎”到底是什麼含義嗎?

夏朝的啟統治期間,朝廷將天下劃分為九州,每州設定州牧進行管理。這也就是“九州”一詞的來源,現在九州一詞成了中國的代稱。但是夏朝政府令九個州貢獻青銅,鑄成九隻鼎。在史書的記載中,九隻大鼎鏤刻精美、古樸典雅、氣勢莊重,體現了王權的集中和至高無上,反映了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昌盛。無論是從工藝美學還是從文化考古的角度看都具有不可比擬的重要意義。因此這九隻鼎幾千年來一直被人們視為中華民族傳世之國寶,九州也因此成為中國的代稱。但令人遺憾的是:有關九鼎的資料雖然不絕於歷代史冊,但在兩千年前,它就已經不知隱身何處了。國寶九鼎去向在哪?面對這個歷史謎團,我們不得不一次次地提出疑問。

司馬遷的《史記》一書中最早出現對九鼎去向的記敘,但兩次記敘卻有所出入。在本紀中司馬遷記載道,“周赧王死,秦從雒邑掠九鼎入秦。”但有意思的是,在《封禪書》中卻有“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淪沒,伏而不見”這樣的一句,讓我們看出連司馬遷本人對九鼎的去向也是沒有十足證據的。到了班固著《漢書》的時候,不僅沿襲了司馬遷的兩條記錄,又添加了一條新的敘述,說是周顯王時期,九鼎沉沒在彭城(今江蘇徐州)泅水之下。後來秦始皇南巡之時,派了幾千人在泅水中進行打撈,但畢竟是江水滔滔,九鼎已然無從尋覓了。

到了清朝,流傳起周王室銷燬九鼎鑄造銅錢的說法,這個說法是由王先謙提出的。他認為戰國時期各國都對象徵權力的九鼎虎視眈眈,而周王室已經實力衰微,因此便銷燬了九鼎,對外則宣稱不知去向,免卻了麻煩。這個理論雖然聽著合理,不過卻沒有歷史依據前來佐證,也可能是其揣測而已。

國寶九鼎的下落在後人的苦苦探尋下始終不肯揭開神秘的面紗,研究結果要麼模稜兩可,要麼缺乏依據,要麼前後矛盾。國寶九鼎最終去了哪裡?它們現在還存在嗎?這些問題,我們只能等待未來告訴我們答案。

九鼎:九鼎意義深刻,它象徵著九州,反映著全國的統一和王權的高度集中,顯示夏王成為天下之共主,是順應“天命”的。正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士,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不僅九州成為了“中國”的代名詞,“定鼎”一詞也成為全國政權建立的代指。到了公元前606年,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在整飭內政,興修水利,厲行改革,國富兵強的形勢之下,興兵攻擊陸渾之戎,逼近雒邑的郊外,周定王被迫派人為他舉行慰勞歡迎之禮,莊王此時向周定王“問鼎小大輕重”,表明了他有滅周的野心。從此,後人將爭奪政權,稱之為“問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