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無商不奸的成語是怎麼來的?無商不奸的含義竟然是這樣的!

大家好,我們的搞笑飛哥裁縫鋪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做“商人”的潛力,比如公元前1600年前的商朝,正是因為當時的人們善於經商才得以聞名。而千百年來,我們一直誤會了一個名叫“無商不奸”的成語,現在的人們都認為這個成語是用來形容商人奸詐、欺騙顧客的,但是實際上,我們誤會了這個成語長達2千年之久,實際上,它的含義恰恰相反。

在2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由於各國之間相互攻伐,因此衍生出了不少依靠經商發家致富的商人,比如說著名的陶朱公范蠡(lǐ),正是依靠販賣糧食等戰爭急需的物資才發家致富的。他主張在販賣糧食的時候將價格定在八十和三十貫錢中間,這樣政府和百姓都能夠從中獲得利益。除此之外,他還主張“薄利多銷”,不求暴利,因此古代商人除了追逐利益之外,更加追求誠信和道義。

那麼問題來了,范蠡是怎樣進行“薄利多銷”的呢?原來在古代米店出售糧食的時候,賣家通常都會將一把木尺放在買家的米框之中,確保自己買賣的公平公正。在為買家稱好米,並且錢貨兩清之後,賣家還會從自己的米缸之中舀出一勺米,將其灑在買家的米筐之中,原本平臺的米筐就會堆成一撮“尖頭”,讓顧客感到十分受用。而米店正是用這樣的小恩小惠,吸引顧客前來購買自己的貨物,久而久之,人們就將其稱為“無商不尖”。

這樣說來,原本“無商不尖”是用來讚譽商人美德的一個成語,那為什麼後來就成為了一個貶義詞呢?這就要從中國剛剛進入市場經濟的時候說起了。由於市場經濟初期,很多法律法規還不健全,因此一旦出現偽劣產品,人們就會大罵“奸商”,而“無商不尖”這個成語也就很快演變成為了“無商不奸”,成為了一個貶義詞。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