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秦淮名妓董小宛為何能成為順治帝的寵妃?董小宛與順治有什麼關係?

才子佳人的故事向來吸引眼球。若是這才子還是高高在上的天子,佳人亦是名動一方的美人,那這則故事就是再有破綻也容易贏得人們的追捧。可故事畢竟是故事,現實則是現實。哪怕秦淮名妓董小宛入宮成為順治帝寵妃的故事傳得再廣,它也不會是真實的歷史。

一、董小宛入宮成寵妃?

清初,入關以來第一位正兒八經的大一統帝王順治帝曾醉溺美人鄉。不過他不是如桀紂一般荒淫無度,而是“弱水三千,只飲一瓢”。而那幸運地得到帝王之真心的,便是身上迷霧重重的董鄂妃。

世傳,董鄂妃為漢人,是曾名動四方的“秦淮八豔”之一的董小宛。這個說法早在順治帝在位時就已出現。順治十一年(1654)至十三年(1656)間擔任國子監祭酒、秘書院侍講計程車人吳梅村曾在自己的詩作和詩序中提到董鄂妃姓董、名白、小字青蓮。而明末秦淮名妓董小宛正姓董、名白、字青蓮。

在吳梅村之後,朝臣方孝標、李天馥、禪師茆溪行森、朝鮮使節李渲、尹絳等皆提到董鄂妃身世類似名妓董小宛,或董鄂妃的身世頗有疑雲。尤其是禪師茆溪行森作為董鄂妃喪事的主持,其在喪儀中所說的偈語更被認為充分暗示了董鄂妃的曲折一生。

且據說名妓董小宛後來曾從良改嫁。其夫冒闢疆在董小宛被順治帝接入宮中後曾專程入京,要求歸還其妻。而彼時吳梅村、方孝標等冒闢疆之摯友又在朝中當差。故而順治帝“橫刀奪愛”,董鄂妃實乃董小宛之說一度成為主流說法,甚至是順治帝風流韻事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件。

二、董鄂妃的真真假假

那麼堂堂董鄂妃(在死後甚至被追封為孝獻皇后)真的曾是一位青樓女子?她和順治帝令人豔羨的愛情真的發端於順治帝強搶人妻?細究《清世祖實錄》《清史稿》《愛新覺羅總譜》等官方資料,我們其實至少可以拉開董鄂妃和董小宛的距離。

《清史稿·湯望若傳》記載,順治帝曾愛上一位滿族軍官之妻。他將這位有夫之婦接入宮中,封其為貴妃,並與其孕育一子。在孩子誕生後,順治帝更是明確表示要立這個孩子為皇位繼承人,絲毫不在意孩子的母親——董鄂妃——原本只是一位軍官的妻子。

順治帝可以因為愛情而不在意董鄂妃的出身,甚至愛屋及烏地重視兩人的孩子,那麼朝臣能不在乎嗎?自然不能。尤其是在正需鞏固自身統治的清初,就連皇太極都曾為拉攏蒙古而娶了蒙古林丹汗的兩位遺孀,順治帝又怎麼能偏愛一個出身平平,甚至曾生活在花柳街巷的女子呢?

相比順治帝心裡對此也很清楚。他沒辦法放下董鄂妃,因而想出了一個“曲線救國”之法——不斷提拔董鄂妃之父鄂碩。(顎碩乃董鄂妃父親之說見於《清史稿》。)譬如在順治十三年(1656)三月,顎碩被提拔為內大臣。兩三月後,乾清宮、交泰殿等相繼落成,眾臣主持、參與祭祀,顎碩就排在權臣索尼、蘇拜等之前,位列第一。

可即便深受寵愛,父親也不斷被提拔,董鄂妃在宮中的處境卻也不算好。她頭上不僅有孝惠皇后,還有孝莊皇太后。即便順治帝能保孝惠皇后不威脅到董鄂妃,攝政多年的孝莊皇太后卻是能輕鬆扳倒董鄂妃的。故而在順治十四年(1657)孝莊皇太后於南苑患病後,剛出月子的董鄂妃只能硬著頭皮前去服侍。這對她本就虛空的身體來說無疑雪上加霜。以至於後來再加上幼子夭折的打擊,董鄂妃年紀輕輕卻也撒手人寰了。

三、董鄂妃與董小宛的“糾葛”

而如果《清世祖實錄》《清史稿》,乃至順治帝自作的《董後行狀》在關乎董鄂妃的方面是靠譜的,那麼董鄂妃到底又是怎麼被和董小宛聯絡在一起的呢?

首先,明末清初真的有這麼一位才貌雙全的名妓董小宛。早在順治帝剛出生時,董小宛作為名妓在秦淮一帶就已經享有盛名。幾年後,董小宛嫁給江南才子冒闢疆為妾,深得冒闢疆寵愛。順治二年(1654)清軍攻陷南京,董小宛即與冒闢疆一道開始了避難生活。這一點在冒闢疆本人所作的《影梅庵憶語》中有明確記載。

順治八年(1651),年僅二十八歲的董小宛因積勞成疾而病故。冒闢疆於悲痛中作《亡妾秦淮董氏小宛哀辭》,悼念照顧自己多年的愛妾。而縱觀董小宛與董鄂妃,我們確實能發現一些相似之處:兩人都名中帶“董”;兩人在遇到真愛前都曾與其他男子有關;兩人都深得寵愛但都不是正妻;兩人都積勞成疾,早早去世……這些相似點無疑給了人們聯想的空間。

其次,人們為什麼要把這兩位明明不相關的女子混為一談?結合當時的社會環境這其實不難理解。董小宛是漢人,其夫冒闢疆也是漢人,而且是如孔尚任、顧炎武一樣有著士人之底線的明代遺民。在流傳的董鄂妃的故事中,董鄂妃是受到強迫的一代才女,順治帝往往是“橫刀奪愛”的角色,冒闢疆則是不畏權勢,為愛而不怕犧牲的勇士。這樣的情節與帶有反清之愁思的《桃花扇》不可違不是異曲同工。

事實上,除了吳梅村、方孝標等漢人的作品存在直接將董鄂妃與董小宛混為一談的情況,其他被視作例證的禪師茆溪行森、朝鮮使節李渲、尹絳等的言辭都並未明言董小宛和董鄂妃有聯絡。只是有人覺得他們的憐惜之詞像是在同情董小宛,便覺得他們就是在說董鄂妃就是董小宛。

因而對於曾廣泛流傳的“董小宛入宮”的種種故事,我們最好還是當作閒談之資。畢竟董小宛和董鄂妃之間存在太少有力證據以證明二者實為一人。若是我們想當然地去解讀某些資料,或許能收穫的就不是聊八卦的快樂了。

參考資料:

[1]鄧小軍。董小宛入清宮考[J]。中國文化,2015,(02):1-48。

[2]楊珍。董鄂妃的來歷及董鄂妃之死[J]。故宮博物院院刊,1994,(01):66-73。

[3]劉潞。董鄂妃與董小宛[J]。故宮博物院院刊,198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