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古代傳統節日中的習俗和禁忌有哪些?這些習俗是怎麼產生和消失的?

隨著時光的流逝,很多傳統文化習俗得以形成,經過沉澱之後並得以流傳。我國有很多傳統節日,並且這些傳統節日都有獨特的禁忌和習俗。

這些習俗和禁忌產生的目的,就是古人希望神明能夠保佑他們的生活安定,保佑家人健康平安。

這也是古人和現代人共有的願望,畢竟每個年代的人都希望過上相對美好的生活,只不過不同年代的人對於美好的定義不同而已。

可是有很多傳統習俗早已經消失在後人的日常生活中,一方面是因為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改變,另一方面是這些習俗過於繁瑣,對於生活壓力和工作壓力都很大的年輕人而言,就是徒增額外的負擔。

基於這些原因,很多習俗都已經被人們淡忘,流傳下來的都是主要傳統節日的習俗。

一、清明節上墳是先燒紙還是先修墳?

清明將至,很多有心人都已經著手計劃回家祭祖了,清明節其實兼具自然內涵和人文內涵,因為它又被人們稱為“踏青節”。

古人會在這一天外出踏青,即便是現代的年輕人也會在清明節這天外出野餐。

國人從古至今的觀念就是“死者為大”,由於古時候鬼神學說的盛行以及對於已逝親人的關懷,清明節祭祖就成為意義重大的活動。

正所謂入土為安,對於那些有地位的人而言,他們去世之後有專屬的陵墓,有錢有權的人甚至會修建比較氣派的陵園。

並且他們大多數人都會在家中修建祠堂,然後將祖輩的配位置於祠堂之中,方便後人的祭拜。

可是對於普通人而言,他們就只能將親人葬在深山老林之中,或者是廢棄的荒地之中。這些用石頭和泥土堆砌起來的墳墓,可能經不住常年的風吹日曬,最終會被損壞。

那麼這時候人們在掃墓的時候,就會存在一個問題,因為古時候人們沒有文明祭祖的意識,所以他們會在祭祖的時候焚燒紙錢。

對於這個問題,古人的做法是先重新修建墳墓之後再焚燒紙錢,並且這也是絕大部分人的選擇,也符合大部分人的認知。

因為很多人見到祖先的墳墓被損壞,第一反應就是先重新修建墳墓,這樣才能繼續將祭祖的活動進行下去。

二、先修墳再燒紙的原因

古人會選擇先修墳再燒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出於對祖先的尊敬。這其實就相當於回家探望年邁的親人,如果看到他們的屋頂漏雨,肯定會選擇第一時間進行修補。

因此後來很多人都會透過一戶人家的祖墳,去判斷該戶人家的經濟條件,條件好一些的人就會重新給祖先修建氣派一些的墳墓,可若是家庭條件不好,可能就會任由祖墳雜草叢生也沒有心思打理,更別說重新修葺墳墓了。

現代社會還有可能會被判刑坐牢。因此將墳墓重新修建完整之後再燒紙,也算是對生者心理的一種慰藉,畢竟森林火災不是小事情。

我國前幾年發生過幾次大型的森林火災,很多消防英雄都為此犧牲,他們有的人僅僅只有十幾歲,在自己的小家庭之中還是沒長大的孩子,可是卻要用生命來守護我們的安全,做國人的英雄,這讓人如何不心痛呢?

結語

現如今我國大力倡導文明祭祀,很多地區都不允許祭祖的時候焚燒紙錢,也希望大家能夠做一個文明人,多為環境保護做一點貢獻。

並非一定要祭祖燒紙才能體現自己的心誠,掛紙也同樣可以體現後代的孝心。還能夠減少一些損失,讓我們的消防英雄能夠少幾分危險,這樣的好事又何樂而不為呢?

清明將至,但願大家都能文明祭祖,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做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