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漲知識】打工族的福利來了!你知道薪水一詞是怎麼來的嗎?!

對於大多數打工的人們,每個月發薪水的時候,總是最開心的時刻之一。大家表面上雖然低調的不得了,但內心中卻已經要雀躍的飛起,女生默默拍下相中了許久的包包,或最新款的口紅,男生則呼朋喚友約起了酒局,打算玩嗨一場。但你知道嗎?

“薪水”一詞,已經有1000多年曆史了。

薪水:打柴和挑水?

薪水,字面意思上是指打柴和挑水,這兩件在古時候是最平常不過的勞動。為何就成為勞動報酬的代名詞了呢?原來在東漢以前,官員的俸祿並不是當時的貨幣,而是一些生活必需品,如糧食、肉和布匹。直到唐朝以後,才逐漸開始用貨幣的形式給官員發放俸祿。最開始人們並不稱其為薪水,而是如:“月給”、“月薪”、“月錢”這樣的稱呼。

影視作品中後宮各路“小主”們,每個月都會心念唸的就包括這裡所說的月錢,其實就相當於她們的工資。

明朝時曾一度將俸祿稱“月費”,後又改稱為“柴薪銀”,估計在老朱家人眼裡,官員都應該過上艱苦樸素的生活,因此俸祿只要能解決日常生活的柴米油鹽這些開支費用就可以了。事實也的確證明了,明朝幾乎是歷代王朝裡面,官員俸祿最“摳門”的,真要像海瑞家那樣,可是會餓死人的(註釋1),畢竟官員也是人,而不是神。其實早在魏晉六朝時,“薪水”一詞就開始了演變,除了指砍柴汲水外,也逐漸發展為日常開支費用的意思,如《魏書·盧昶偉》中記載:

如薪水少急,即可量計。

這裡的“薪水”就是指日常費用。現代一般人按月支取的工資近乎古代的“月俸”、“月費”,主要也是用來應付日常生活開支。因此,人們常把工資稱為“薪水”。不過影響這種詞語使用的最大的,往往是一些史書或文學作品,比如《南史·陶潛傳》記載:陶潛送給他兒子一個僕人,並寫信說:“你每日生活開支費用,自己難以供給自己,現派一個僕人來幫助你打柴汲水。他也是人家的兒子,要好好待他。”

後來人們用“薪水”來表工資意思就更為普遍了。

薪水與食鹽

說完中國的“薪水”,我們再來講講英語中的工資——salary,它的來歷卻與食鹽有關(sal(i)= salt鹽)。

原來在古羅馬時期,整個帝國的交通都是一首都羅馬為中心建立的。所謂“條條大路通向羅馬”,正是源自於此。而這其中就包括最為繁忙的“鹽路”。在這條路上,不僅有羅馬的遠征軍開進開出,還有絡繹不絕的商人們趕著滿載鹽塊的牛車,從遙遠的東方直奔羅馬的臺伯河。

當時,由於食鹽是生活必需品,所以羅馬士兵的軍餉中還包括一部分食鹽,稱作“鹽錢”,從鹽(salt)這一個詞中就引出了沿用至今的英語“salary”一詞。除此之外,在古希臘人和羅馬人的生活中,鹽確實也充當了一定類似貨幣的作用,比如購買奴隸。,奴隸主認為某一奴隸勞動不力,則說:“他不值那麼多鹽。”

上世紀新文化運動前後,大量西方著作被翻譯成為中文,其中就有人將“salary”一詞與中國的“薪水”一詞相對應,進行了翻譯。

不得不說這著實是一種中西方文化的交融與碰撞,完全不同的文化底蘊,卻表達了同樣的意思。

註釋1:

在明朝姚叔祥的小說《見只編》中記錄這樣一個故事:“海忠介有五歲女,方啖餌,忠介問餌從誰與?女答曰:僮某。忠介怒曰:女子豈容漫受僮餌?非吾女也,能即餓死,方稱吾女。女即涕泣不飲啖。家人百計進食,卒拒之,七日而死。”(此故事未見於正史,真實性有待遇考察)

註釋2:

臺伯河,又稱特韋雷河,是僅次於波河和阿迪傑河的義大利第三長河,流經羅馬,注入地中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