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宋朝到底能不能算大一統王朝!

文|小河對岸

提起我國曆史上的大一統王朝,人們通常會首先想起秦漢唐明等這些武力強盛、四夷賓服的朝代。但對於文化昌盛、武力孱弱的宋朝,很多人都以為不是大一統王朝。那麼,對比中西方的歷史,宋朝到底能不能算得上是大一統的王朝呢?

“大一統”的最早出處,見於《公羊傳·隱公元年》解釋:“元年,春王正月”這段起始句。書中言道:元年者何?君(魯隱公)之始年也。春者何?歲之始也。王者孰謂?謂(周)文王也。曷為先言王而後言正月?王正月也(即:正月是由周文王規定的)。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

即是說:魯國的時間計算方式,採用了周王朝的規定,是因為天下一統(諸侯並非獨立主權國家,而隸屬於周王朝,故採用周王朝的規定)。按照《公羊傳》的說法,周王朝也算大一統。但實際上週王朝跟西方歷史上的神聖羅馬帝國比較相似,雖名義上一統,實則諸侯林立、政令不一,而實在算不上是“大一統”。

我國曆史上,被後世公認的第一個大一統朝代是秦朝。而很多人亦常以秦朝的疆域版圖為底盤,去衡量後世朝代是否有資格稱大一統?簡而言之,即後世朝代的疆域比秦朝大就能算大一統。如果疆域比秦朝小,就感覺有所殘缺,算不上大一統。

如果對比歷史圖冊上的秦、宋疆域版圖,很多人會認為宋朝疆域蹙小,而不如秦朝。就連漢人(華夏)的傳統疆域——燕雲十六州,都為遼國據有,又怎麼能算得上“大一統”?而實際上,論直接有效控制疆域,宋朝不但不比秦朝小,甚至要遠超過唐朝。對比秦朝與清朝關內十八省(華夏本部)+遼東疆域,我們通常會誤以為漢人的居住區兩千年都沒啥大變化,但實際上卻並非如此。

我國廣大的江南地區,是伴隨著“五胡亂華”、“安史之亂”、“宋室南渡”等多次中原大亂、北方漢人大規模南下才得到逐步開發。直至宋朝時,嶺南之地還被當做官員的流放地。故而,秦朝對遼闊的江南之地,其統治力是微乎其微的,最多能算增加了幾個居民點。從實際統治疆域來說,隨著各王朝或政權對莽荒之地開發程度的越來越高,才漸漸成為漢人熟地的,而這是一個極為漫長的歷史過程。例如湖南省中西部的懷化,就是到了宋代才正式設立地方統治機構,取“懷柔歸化”之意,而命名為懷化。

而純粹以秦朝的疆域版圖為底盤,去衡量後世朝代是否能算大一統也不妥當。比如,秦朝據有遼東之地,而隋朝並不據有遼東,但後世對隋朝為大一統王朝卻並無爭議。初唐的疆域與晚唐的疆域更不一樣,也不可能說唐朝前期是大一統王朝,而唐朝中後期不是大一統王朝。

對宋朝是否為大一統王朝的最大爭議,還在於宋朝並沒有收復燕雲十六州。但對比西方的歷史,普魯士統一了德國,把奧地利這樣傳統的德意志諸侯都排除在外。撒丁王國統一義大利時,為爭取法國的支援援助,更是把薩伏依與尼斯(義大利建國三傑之一的加里波第出生地)割讓給了法國,而此前,熱那亞還把科西嘉島(拿破崙出身地)賣給了法國,這些地方傳統上也都是義大利地區。

但在德國與義大利的歷史上,顯然也算是完成了大一統。相比羅馬帝國鼎盛時期的龐大疆域,撒丁王國統一的義大利不值一提。再對比神聖羅馬帝國的疆域,普魯士建立的德意志第二帝國的疆域要小得多,但德意志第二帝國卻遠比神聖羅馬帝國更有資格、實力稱“大一統”。

筆者認為宋朝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基本上完成了華夏地區的統一,也是當時唯一的華夏政權。故而,宋朝可以算得上是大一統,而燕雲十六州的情形也很像撒丁王國將薩伏依與尼斯兩地割讓給了法國,並不能影響到宋朝是否大一統。也或如秦始皇在世,衛國還沒有完全被廢,卻並不影響到秦始皇一統天下的歷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