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古代遊牧民族為什麼會選擇在草原上修長城修長城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呢

引言

十里一走馬,五里一揚鞭。都護軍書至,匈奴圍酒泉。關山正飛雪,烽戍斷無煙。——《隴西行》

在封建時代,中原王朝最大的威脅,無疑便是北方的遊牧民族,無論是哪個王朝,為了抵禦遊牧民族,都付出了極大的心力,就比如修建長城就是為了抵禦遊牧民族。在漫長的歷史中,總會有著這樣的一個迴圈,當年景較好的時候,遊牧民族就會乖乖地呆在草原上,一旦年景不好,遊牧民族就會南下劫掠,甚至在有一些年代,遊牧民族還會入主中原王朝。對於我們來說,比較熟悉的遊牧民族有很多,下面就給大家介紹匈奴的故事。

一、秦漢時期的匈奴

匈奴想必大家是不陌生的,在秦漢時期,匈奴是中原王朝最大的威脅。秦始皇為了解決匈奴問題,付出了無數的人力物力,修建了那磅礴的長城。但這依舊擋不住匈奴,他們該南下還是會南下。所以到了漢朝時,皇帝先用和親的方式穩住了匈奴,國力恢復後便主動出擊。但不管是秦朝還是漢朝,都沒有能徹底解決匈奴問題。那大家知道讓古人極為頭痛的匈奴,如今是哪個民族,你可能以為錯了。

匈奴最初只是草原上的一個普通遊牧民族,後來在時間的發展中,這個民族變得越來越強大,最後統一了整個草原。匈奴早在戰國時期,就極為讓中原國家頭疼,後來到了秦朝時期,兩邊的交流逐漸頻繁,而漢朝初期則是匈奴的一個大發展時期。那時在冒頓單于的帶領下,匈奴的實力變得越來越強,不僅統一了草原,還頻頻南下,讓中原王朝極為頭疼。不過西漢初期國力貧弱,無法抵擋匈奴,只能以和親的方式應對。

二、漢朝的主動出擊

後來經過漢朝六位皇帝的修養生息,到了漢武帝時期,國力強盛,社會穩定,是時候該主動出擊了。從登基的那天起,漢武帝就一直在思考,該如何解決匈奴問題。後來經過長久的思考,漢武帝決定兩手抓。首先便是訓練騎兵,然後主動出去,其次便是派張騫出使西域,聯合與匈奴敵對的大月氏,共同與匈奴作戰。漢匈之戰爆發了,這場戰鬥從公元前133年,打到了公元前89年,整整打了45年,雙方皆損失慘重,漢武帝晚年時期落了個窮兵黷武的名聲,而匈奴則再也不復往日之強盛,只能在偏遠地區苟延殘喘。

但匈奴問題仍然沒有得到解決,由於漢朝國力受損,在此後的幾十年時間,都選擇了避戰的方式,以恢復國力。就是在這段時期,原本被打殘的匈奴,國力逐漸恢復,在昭和時期,匈奴又再次南下,又與漢朝爆發了戰爭。不過此戰之後的匈奴,內部的矛盾徹底爆發,一共出現了五位單于,並且互相爭奪匈奴領袖的位置。最後是呼韓邪單于脫穎而出,他選擇了與歷代單于不同的做法,他主動歸附漢朝,由此獲得了漢朝的援助,邊境就此進入了一段和平時期。

三、分崩離析的匈奴

到了王莽時期,準備徹底解決匈奴問題,那時他製造了很多次匈奴內亂,使其內部矛盾不斷加深。再加上那段時期,匈奴各部所在的地區不斷髮生天災,經濟受損嚴重,最終匈奴分為南北兩部分,並且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南匈奴”選擇依附漢朝,離開了草原地區進入塞內,並且得到了漢王朝的大力支援。“北匈奴”也曾想過依附漢朝,但被漢朝拒絕了。後來在東漢時期,漢朝還聯合其他的遊牧民族一同進攻匈奴。

“北匈奴”在漫長的戰爭中,損傷慘重,部族要麼戰死沙場,要麼選擇融入其他的遊牧民族,要麼選擇西遷。據歷史資料顯示,東漢時期一共有十餘萬匈奴人融入了其他遊牧民族。西遷的那一批匈奴人,走向了完全不同的道路,他們最開始選擇臣服於當地國度,然後在國力恢復後,建立了匈奴帝國。公元455年,匈奴帝國崩潰,之後其餘匈奴人融入歐洲各民族之中,其中匈牙利是匈奴人比較多的一個國家。

後記:

而當初南下的“南匈奴,經歷也幾經週轉,他們本來一直居住在邊境地區,後來在魏晉時期,分化成數個民族,比如屠各胡、鐵弗匈奴、盧水胡等,就此一直活躍在我國的北方各省。後來在南北朝時期,屠各胡建立了前趙政權,盧水胡建立了北涼政權。但最終隨著時代的發展,匈奴這個民族消失在了歷史上,最終融入漢族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