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寧城大明塔是誰建造的?為什麼一千年來寧城的塔都能讓人如此驚豔?

印象中寧城老窖似乎比寧城還有名,到了寧城卻發現寧城大明塔才是當地的耀眼明珠。在寧城一家刺繡店,看到大明塔熠熠生輝的身姿,立即向店主詢問塔具體的位置,然後馬不停蹄趕到現場,升起無人機,多方位拍下一組照片。彼時的心情更多的是難以置信。要知道,21世紀在長江以南想找到一座明代遺留的建築都很難,而面前這座塔卻有一千年歷史,它所展現的精美細膩與完好程度,讓我對建塔背景充滿好奇。

遼朝在歷史上僅存209年,從耶律阿保機916年始建年號,到末帝耶律延禧1125年為金兵所俘,一路風風雨雨,驚心動魄,走得十分艱難,興起、消散也很突然。契丹族有自己的青牛白馬創世紀,稱雄北方期間有自己的文字、語言。但隨著國家滅亡,百萬契丹人為躲避追殺,不得不隱姓埋名,被迫放棄文化,大部分選擇漢化或四下逃亡。然而,契丹族短暫輝煌之後,為何最終只留下一座佛塔?

遼塔的不易之處在於經歷了金、蒙元、明、清、二戰。特別是冷兵器時代的北方戰爭,動輒就用毀壞一切的屠城來震懾對方,而大明塔作為遼中京的標誌性建築,在戰火中獨善其身,實屬奇蹟。

大明塔儘管是免費參觀景點,大清早來訪,依然冷冷清清。無人機升至120m高空拍下一張全景,試圖從中找出遼中京雄狀的輪廓,可是極目之處盡是農田和村落,外城內城城廓消失在豐茂的苞谷地,已無從分辨。燕山餘脈在盡頭形成一道屏障,闊展農地線條表現出土地的肥美,同時也彰顯農耕定居生活的的悠然自得。

遼中京始建於遼朝全盛的時期。聽《楊家將》長大的這一代人對彼時的歷史背景一點都不會陌生。2013年上映《忠烈楊家將》又將這個故事重演,鄭伊健在裡面飾演楊大郎,帥的一批……北宋建國不久,為反攻遼佔領的燕雲十六州,主動出擊北伐。然而戰事不利,遭到遼10萬大軍迎頭痛擊,忠烈楊家將這一戰損失慘重,悲劇收場。

遼中京博物館藏

於遼國來說,這是北宋的一次趁虛而入。因為遼國才死了皇帝,新帝尚幼,政權不穩,內憂外患之際,主政的蕭太后不得不親自出馬。此役之後,兩國又你來我往打了20年,終於在1004年,宋真宗主動議和,兩國簽下《澶淵之盟》。從此遼宋偃旗息鼓,雙雙走向欣欣向榮。遼中京即緣起於這一年。蕭太后之子,當時的遼聖宗耶律隆緒路過此地,遙望南方霞光閃爍,有郛郭樓閣之狀,一派瑞氣。又因這裡土地肥沃,氣候適宜,地近中原,便於和宋朝交往,遂決定在此建城。

遼中京博物館藏

遼朝先後建有五京。因隨著遼佔領的土地越來越多,其地域屬民的生活生產方式不同,再加上古代交通不便,不得不劃片區進行管理。遼中京之前,遼太祖神冊三年(918年)在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南建國修建皇都,即上京臨潢府。天顯三年(928年),遼太宗遷渤海居民於今遼陽市,即東京遼陽府。會同元年(938年),得燕雲十六州後在今北京設幽都府,即南京。重熙十三年(1044年),遼興宗在大同設府,即西京。自此始有五京。

五京即五個地區的管理中心,遼中京位置獨特,在燕山山脈東段北緣,內蒙古高原與松遼平原的過度地帶,西高東低,特徵為“五山四丘一分川”。從遼朝這一時期的版圖來看,是國家的咽喉地帶。而又從遺址博物館裡收藏的文物看出,這一時期中京也隨著絲綢之路北移,商業也發展了起來。

因西夏控制著河西走廊,北宋的商貿線路不得不沿用唐朝時興起的海上絲綢之路。北宋定都汴梁,水路網十分發達,商業發展迅猛。與此同時,陸地上的絲綢之路並未斷絕,目的不再是長安城,卻改向北,穿過北方的沙漠、草原,朝著遼五京的方向。遼在這一時期統一了北方,版圖向西延伸至中亞,控制了陸地絲綢之路。既然有了商業通道,帶動手工製造業,勢在必然。

遼中京遺址博物館

遼最終被金宋聯軍所滅,金接管了遼的地盤,中京城在金、元、明各代沿用並加築。金代改稱其為“北京路大定府”,元代又改稱“大寧路”。明代初年在此設大寧衛。後來明朝與蒙古之間的戰爭屢次失利,寧城處在前線,被棄守,不久淪為廢墟。令人稱奇的是,大明塔完好地儲存了下來。清代乾隆皇帝路過此地,還為大明塔題詩:魯恭宮殿頹無存,惟餘窣堵巍平原。寂寥此日真淨業,莊嚴異代徒祗園。傑搆歲久具靈異,不雲常羃氤氳氣。自遠早見鬱岧岧,逼近欲瞻翻不易……

tips:

1、大明塔和遼中京博物館在在同一個地方,兩處免費參觀,週一博物館閉館。

2、赤峰自駕遊線路推薦。赤峰博物館~雷營子村~寧城契丹御繡~大明塔~道須溝~克什克騰石陣。

3、赤峰美食推薦:赤峰對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