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雅德馨香】書法的現實屬性系列談:書法的現實屬性的探討

作為一名書法愛好者,本人學疏才淺,對博大精深的中華書法,知之甚少,見狹識淺。可“初生牛犢不怕虎”,斗膽試談“書法屬性”這樣的廣泛而深刻的大文章,目的就是要在“寫好中國字,做好中國人”的時代大背景下,拋磚引玉,引發書友們對“傳承中國書法”的歷史使命感和現實責任感!

由是,下列的一切所談均為一家之言,在具體的敘述中,仍可能是掛一漏萬,顧此失彼。歡迎書友們拍磚和指正。

所謂“書法的現實屬性”,指的是對書法在現實生活中客觀存在的性質與關係的總結和刻畫,包含於以往的基本屬性。我認為,當下的“中國書法”,具有以下四重現實屬性:即實用性、唯一性(或排他性)、大眾文化性、小眾藝術性。

(一)書法的實用性。

任何事物的產生和發展,都是基於事物本身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與效能。縱觀整個中國書法發展史,從殷商的“甲骨文”到西東周的“大篆小篆”,再到秦朝的”隸書”,以至後來的“草書”、“行書”、“楷書”,無一不是,為了國家事件的記載,生產勞動的記事,民間書信的往來等等而逐漸產生和發展的,這就是書法(或寫字)在國家、社會、民間,作為書寫載體的實用性。

中國書法的實用性,到了科技資訊高度發達的今天,人們執筆寫字,逐漸被電腦打字所代替,其實用性明顯降低。大多情況下,書法只體現在領導題字,百姓春聯,樓堂館所匾額,辦公室/家中所掛的古今名句等等場合。更有甚者,經常出現“提筆忘字”、“不會執筆寫字”的慘狀。長此以往,作為中國人臉面的“漢字”,作為中華國粹的“書法”,實在令人堪憂!

於是乎,國家大力倡導的“寫好中國字”,“書法進課堂”等舉措,正當其時。

(二)書法的唯一性(或排他性)。

中國書法,顧名思義,是中國漢字(方塊字)的書寫法則,是對漢字的詮釋。而非對“世界文字”的書寫法則及詮釋。具有對漢字的唯一性和對世界其他文字(字母/符號文字)的排他性。

當今書壇,有一種將大草/狂草,與世界文字接軌的“思潮”。他們打著“書法藝術創新”的旗號,刻意拆解中國漢字,曲意迎合西方文字(字母/符號),譁眾取寵,生搬硬套地將中國草書(所謂的大草/狂草)書法,扭曲成了一堆“樹枝和乾草”,並志得意滿地美其名曰,這是“中國書法與世界接軌”的藝術創新。

如果將這種“與世界文字接軌”的藝術創新,權且稱作“書法”的話,也只能是典型的“醜書”、“怪書”、“無字天書”,或乾脆就是“筆墨垃圾”。

這種曲意迎合西方文字,刻意拆解中國漢字的所謂“書法藝術”,就是“去漢字化”,就是對中國書法藝術的嚴重玷汙和褻瀆!這種現象,如若任其發展,嚴格地說,無異於“臺灣當局去中國化”,後果不堪設想。

(三)書法的大眾文化性。

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的裂變,中國書法的實用性,快速降低。在此大背景下,作為國粹的書法,必須由國家層面主導,大力推進“傳承和弘揚”。我認為,應該更加突出中國書法的“大眾文化性”,而不是把書法搞得“高大上”,“高妙無比”,“玄之又玄”的純藝術。只有將藝術屬性很強的中國書法,轉化成接地氣的大眾書法,進而成為普羅大眾樂於接受的大眾文化,中國書法,才能煥發出生命力,能繁榮昌盛,永續傳承。

如何成為“大眾文化”呢?我認為,首先要降低書法的藝術屬性,提高書法的寫字屬性。當代著名的書法家田蘊章先生有言:“書法的基本要義就是,寫好漢字的法則;就是準確、迅捷、形美地詮釋漢字;寫字與書法是一回事,是完美的一體”。其次要強調“寫字匠”的書法功能,不能將“書法”與“寫字”割裂開來。試問:一個被大眾高度認可,寫得“一手好字”的“寫字匠”,難道不是傳承中國傳統書法的書法家嗎?!

書法作為大眾文化,就應該成為“食罷一覺醒,起來揮兩筆”的文人雅事。

(四)書法的小眾藝術性。

既然書法具有“大眾文化性”,當然就有“小眾藝術性”。所謂“書法藝術性”,就是對寫字的“昇華與創新”。當代著名的書法家陳忠康先生有言:“書法是一門藝術,但有別於其他藝術門類,是漢字藝術,終究是對漢字的藝術詮釋”。就是說,書法的藝術創新,也應該是“萬變不離其宗”,不能脫離漢字的形美屬性。更不能一味地為創新而創新,甚至創新到“中國書法與世界文字接軌”的境地。

當今社會,書法的實用性已大大弱化,文字工作者極少執筆寫字,用毛筆寫字就更少見。書法完全脫離了大眾視野,走向了少數人中間,成為書法家專利。而這些書法家們,就是“書法小眾藝術性”的代表。然而,也正是由於書法的小眾藝術性,給“另類書法”(醜書/怪書/天書等)人,提供了廣闊的生存土壤和發揮空間,他們刻意強調書法藝術,將其淪為“獲名之具,稻粱之謀,餘財之誘”。

我認為,中國書法,應是“書宗晉唐”,“由唐追晉”。晉唐時期,是中國書法的最高峰,後人已無法超越。尤其是“已失去書法沃土”的當下,更遑論書法藝術創新。

時人書家,正當要做的是,努力傳承傳統書法,遵唐法,求晉韻。至於藝術創新,更多地應該在“大眾審美”上多著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