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情感

人生的無力感哪裡來?從小到大被問的人生規劃,可能你還在迷茫

近日,李雪琴在一欄節目中談到人生規劃時,作了這樣一個比喻:她說他們東北人有撿塑膠袋的習慣,不管是什麼袋子都撿起來,當有一天自己需要時,你會發現總有一款適合你。李雪琴的意思是說人生中有很多儲備,當自己不知道做什麼的時候,隨便拿出來什麼也能生活。就像現在從事的脫口秀,她曾在節目中爆料自己的第二大愛好是說閒話,把“說閒話”變成脫口秀,看似隨性又美好,試問有多少人有這樣的儲備和能力能做到?

李雪琴的案例不具有普適性,因為她人生中的“袋子”都是大袋子,有分量,隨便裝什麼都能套的進去,她不是有一技之長,而是多技之長,人生規劃可以隨著興趣走。

反觀我們普通人,讀書一般,工作一般,人生的袋子可能多數是小袋子,想裝東西時候裝不進去,還有可能直接就破掉了……

小時候,當被老師問及未來理想時,科學家、醫生、律師、警察、清華大學等信口拈來,很多年後會發現最有夢想的年紀還在兒時。

隨著時間的推移,夢想被現實裹挾,由以前的豪情壯志到甘於平凡。

那麼為什麼我們的夢想被消磨,沒有人生規劃?由於自身條件受限,很多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並沒有強烈的人生規劃,若家人閱歷有限,很難給孩子提供明確的人生走向,又或者家人執意干涉,也會使孩子的人生偏離人生軌道。

雖然我們不能像比爾蓋茨這種讀書期間就明確了自己的志向,但是短暫的三五年規劃還是要有的。如果在大學期間不喜歡自己的專業要及時和輔導員商量,還有調劑到其它專業的餘地,切莫自暴自棄。讀書期間,也多接觸社會,為自己未來就業方向打下基礎,每年給自己設定一個小目標,一個個攻克。

很多人在工作三五年後就遇到了瓶頸,不喜歡現在的工作怎麼辦?每天工作都很累,想換其它工作,但是也找不到方向,每天就這麼渾渾噩噩的過日子,對未來看不到希望,但是又不不敢放棄手頭上的工作……

身邊的朋友張浩就是這個例子,2年前就說自己的工作有多麼的瑣碎多麼的熬人,找個時間辭職。2年後,他仍然是這個狀態,一邊抱怨工作一邊說下定決心要辭職。當我問他人生有沒有規劃時,他說“換個工作,多賺點錢嘍”,可他從未想過自己的工作畢業一兩年的大學生也可以做,他隨時有被替代的危險。下班回來也是打遊戲的時間多,“哎,回來已經這麼累了,真的不想再動了!”,這就是他現在的狀態,而且他畢業已經有6年了。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才是人上人。除非你有核心競爭力,不然留給你的打工時間其實並不長。2021年已經有接近1000萬的畢業生,這些人年輕、朝氣、充滿希望,而且每年的後浪一波接著一波,

如果你感受不到周邊的危機感,那麼等到被危機蠶食的那一天,你可能懊悔曾經無數的日夜。

為什麼我們沒有規劃,即使活了大半輩子仍然在迷茫?

因為自律性不夠,沒有自控力更加沒有自驅力。

我們並不是需要每天忙碌的像是馬達,被內卷的看不到人生希望,而是需要給自己定個目標,一個伸手就可以夠得著的目標,每天把刷劇、打遊戲的時間勻出來一點,陪家人、加深學習,或許有一天這將成為你成功的砝碼。

之前看過一本書,裡面說為什麼美國的窮人越窮,富人越富?因為這些窮人只能在大都市做著沒有含金量的服務類工作,工作時間長、薪水低廉,而為了節省開支,他們會住在遙遠的郊區,基本上通勤、工作和休息的時間已經將生活填滿。並且,他們不敢中斷工作,因為還有高昂的醫療費用和家庭開支,所以就陷入了越來越窮的惡性迴圈。對他們來說,

學習是一件昂貴的奢侈品,既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

都說人生有三樣東西拿不走,一是吃進肚子的食物,二是讀進腦中的知識,三是藏在心中的夢想。

或許我們看不到未來的自己,但可以為“想成為的自己”而努力,確定好想做的事,做好規劃,從現在開始,每天進步一點。

點選上方關注“欽察家”,把文章轉給需要的人。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絡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