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情感

你對弱者的態度,暴露了你的人品(深度)

文/北島

越成熟越發現,一個人的人品,與靈魂的溫度成正比。

什麼是靈魂的溫度?

是一個人發自內心的善意,是一種清風拂面的溫柔,是對所有人的尊重,更是對強者的不畏懼和對弱者的保全。

正如米蘭·昆德拉在《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中寫道:

“人類真正的美德,蘊含在它所有的純淨和自由之中,只有在它的接受者毫無權力的時候,它才展現出來。”

文/北島

對強者阿諛奉承,

曲意逢迎

簡而言之,對弱者的態度,就暴露了一個人的人品。因為對待弱者的態度裡,能看出一個人這些方面的真實面目。

可能是有所圖,可弱者與自己的利益無關,對待他們的態度,才是檢驗一個人人品如何的最佳標準。

01.

曾經看過一個新聞,內容令人氣憤。

在天津市紅橋區彰武樓小區裡,物業公司員工因不滿拾荒老人出現,遂採取動手的辦法“管理”對方。

物業公司的員工們,多次將老人推搡在地上,七八十歲的老人,好不容易從地上爬起想要騎車離開,沒想到物業公司的員工一次又一次將老人推倒。

為什麼光天化日之下,物業人員能如此囂張?

底線的高低

倘若不是被監控拍下這一幕,被人們爆出來,誰也不會知道這件事,老人哪怕受了傷,也只能有苦自己咽。

一個人的人品,從這件事上可見一斑。

當一個人不懂尊重弱者,對弱者便可以無所謂,可以肆意欺負的時候,動手的背後,藏著一個人的底線太低。

可能在現實生活中,在與同事的相處中,他們彬彬有禮,溫文爾雅,脾氣極好,但那並非這些人的真實面目。

也可以說,他們只懂尊重部分人。

當別人與他們的地位相當,能力相當,權利相當時,他們會尊重對方,因為他們覺得尊重對方等於尊重自己。

可當別人弱於他們時,他們很難尊重,那種從骨子裡的看不起,決定了他們的底線不會很高,人品不會很好。

這樣的人,對強者一個態度,對弱者一個態度。

代價很小就是答案,拾荒老人沒有背景,沒有地位,沒有錢財,甚至不懂網際網路,連為自己發聲的渠道都沒有。

曾經這樣的人有多麼柔和,之後這樣的人就會有多麼過分,這是他們的底線所決定的自身行為。

更重要的是,他們身處低位時,對身邊人也許十分友善,可身處高位後,對於弱於自己的人,他們骨子裡的看不起對方就會透露出來。

02.

《即興判斷》中,有這樣一段話:“有教養的人,對車伕、浴室侍應生、任何傳遞物品的人,從來不會敷衍搪塞。”

教養的好壞

想起發生在亞歷山大大帝身上的一件事。

在一次微服私訪中,亞歷山大大帝迷了路,遂向一名軍人問路,軍人叼著煙,看著穿著樸素的眼前人傲慢地說:“往右。”

接著大帝又問道:“離城牆還有多遠呢?”軍人頭也不抬地說:“一英里”。

大帝原本準備離開,卻回頭問軍人:“請問,您的軍銜是什麼?”這時軍人無比高傲地答道:“少校”。

高傲的姿態,似乎在告訴大帝,這是他永遠無法企及的高度。

當大帝問少校“你覺得我是什麼身份”時,少校剛開始不屑,之後變得諂媚,最終開始惶恐,立馬丟掉手頭的煙開始道歉。

教養,是一種無需自覺的提醒,是規範一個人行為的自在準則,更是一個人人品的重要組成部分。

但面對弱於自己的人,少校的教養已經決定他不懂尊重,更不懂平等。

要看清一個人的人品,便要明白對方的教養如何,當一個人有很高的教養時,無論身處高位還是身處低谷,能善待他人,人品自然不會太差。

至於那些沒有教養輔助的人,對強者的諂媚和對弱者的不屑,早已經暴露了自己人品太差的事實。

少校的轉變,不是因為他從缺乏教養,突然變得有教養,而是因為他畏懼眼前之前的權威,這才改變了自己的行為。

很喜歡孟非說過的一句話:“所有的優秀感都不是來自容貌、身材、知識、家族、財富、地位、成就和權力,它只來自缺見識和卻悲憫。”

不少人都喜歡歸來仍是少年這句話。

03.

孩提時代,很少有人不懂尊重弱者,在那個年紀裡,拾荒老人是辛苦的勞動人民,自己的父母也是。

可是不少人在成長中,丟掉了自己的悲憫,丟掉了為人的底線。

到了最後回顧自己的一生,那些曾經犯的錯,可能會成為譴責良心的原因,究其根本,是人品太差。

畢竟,一個人的人品,本身就是透過對弱者的態度表現出來的,這決定了一個人能走多穩,也決定了一個人能走多遠,又能在最遠處呆多久。

卻忘了這句話的本意,並不僅僅在說要有一顆童心,要堅持自己的夢想,更是在說要保護自己對世界的悲憫,對他人的尊重。

—END—

苳冬

立志用走心文字,傳遞觀點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