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情感

中國人為什麼以玉器比喻君子?

春秋戰國,百家爭鳴,玉進入道德化的演變過程。

諸子百家從不同的立場出發,為闡述自己的思想,紛紛拿玉做文章。

墨家的創始人

墨子

提出兼愛、非攻,主張節約。他說:

“和氏之璧、隋侯之珠、三棘六異,此諸侯之所謂良寶也。可以富國家,眾人民,治刑政,安社稷乎?曰不可。”

墨子這是說,像美玉和氏璧等天下公認的寶物,深得諸侯喜愛,可它們既不能使國家富裕,也不能使人丁興旺,對社會安定也起不了作用,所以不是什麼寶物,只是少數統治者的奢侈品而已。

法家的代表人物

韓非子

主張君主集權制,推崇“法治”。

對於玉器,韓非子的態度有一種實用主義的色彩。他在一則故事中說到,玉卮

(一種盛酒器)

和陶器都可盛酒,但是一個價值千金的玉卮如果沒有底,連水都不能盛,而一個正常的陶器只要不洩露都可以盛酒,在這樣的情況下,玉卮雖值千金卻不能用,比不值錢的陶器都不如。

在韓非子看來,玉器的價值在於它的實用性,如果做成一件華麗的裝飾品,不能在生活中使用,就沒有太大價值。韓非子的觀點,很符合法家的做派。

諸子百家敢於批判自古受君王推崇的玉器,可見百家爭鳴的潮流之下,諸子思想的自由開放。

▲春秋·玉觽。圖源:臺北故宮博物院

但是,也有人從玉器中發掘出其他的內涵,那就是儒家的

孔子

前文說到,孔子在與弟子子貢討論世人為何“貴玉而賤碈”的問題時,說

玉具有十一種美德。

玉溫厚而潤澤,是仁。

縝密而堅實,是知。

有稜角而不傷人,是義。

玉佩垂而下墜,是禮。

輕輕一敲,玉聲清脆悠揚,響到最後,又戛然而止,好比動聽的音樂。

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好比人的忠誠。

晶瑩發亮,表裡如一,好比言而有信。

寶玉所在,其上氣如白虹,與天息息相通。

產玉之所,山川草木豐茂,與地息息相通。

製成圭璋,作為朝聘時的禮物,這是玉的德在起作用。

天下沒有不尊崇玉的,這是玉的道在起作用。

到了獨尊儒術的漢代,學者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將玉稱為“石之美者”,並進一步總結孔子的觀點,提出更廣為流傳的

“玉有五德”

潤澤以溫,仁之方也;

鰓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

其聲舒揚,專以遠聞,智之方也;

不撓而折,勇之方也;

銳廉而不忮,潔之方也。

君子比德於玉,將玉器從神鬼世界與王侯禮制中抽離出來,為玉文化注入新血液,使其永葆青春。

▲春秋·玉龍佩。圖源:臺北故宮博物院

春秋戰國的另一個面貌,是諸侯爭霸,戰火頻仍。

列國各自為政,保持了一定的獨立性,也使各地玉器得到不同發展。從目前發掘文物來看,

這一時期的玉器集中出土於中原、關中和江淮一帶。

中原玉器在春秋早期與西周風格相近,到了春秋中晚期後玉器紋飾由簡變繁,雙溝和隱起的渦紋大量流行,戰國時期以璧、璜、環為主體的組佩最為常見。

關中的秦玉多為禮器,紋飾華麗,器形規整,富有云雷紋的特徵。

江淮的楚玉大多數是飾物,造型優美,雕琢精良,風格自成一家。

玉器依舊是諸侯常用的器物。出土於晉國故地的侯馬盟書,就是將盟誓辭書寫在數千片玉石上,因此得以長久儲存下來,重現當年諸侯會盟的盛景。

隨著周代百工的消散與鐵製工具的廣泛使用,私營琢玉作坊興起,玉器也作為普通的商品出現在市場上,飛入尋常百姓家。

大商人呂不韋想轉型從政時,跟他老爸對話,其中說到:

“耕田之利十倍,珠玉之利百倍。”

▲戰國·玉戈。圖源:臺北故宮博物院

春秋戰國時期,最負盛名的美玉當屬

“和氏璧”

楚國有個人叫

卞和

,他在山上發現了一塊玉璞,認為可雕琢為美玉,便將其獻給了

楚厲王

。玉璞是未經琢磨的玉石,如果不經鋸割,外表看上去像是一塊普通的石頭。

楚厲王不識貨,找來玉工鑑定,那人說,這就是塊石頭。楚王大怒,認為卞和有欺君之罪,下令砍掉了卞和的左腳。

楚武王

即位後,卞和再次將這塊玉璞獻上,卻因為同樣的原因被砍掉右腳。

過了幾十年,玉璞依然無人問津,卞和也已是風燭殘年,他聽說國君已經換成了

楚文王

,又想獻玉,無奈雙足已廢,無法前往都城,遂懷抱玉璞坐在山下痛哭,一連哭了三天三夜,兩眼都流出血水。

楚文王聽說這件奇事,派人問卞和:“天下被削足的人不計其數,為什麼你卻哭得如此悲傷?”

卞和答道:“我並不是因削足而悲傷,而是因為美玉被誤認為石頭,忠貞之士被當做欺君之臣,如此是非顛倒,實在是讓人悲傷啊!”

於是,楚文王命玉工剖開玉璞,果然得到一塊無暇的絕世美玉,為嘉獎卞和的忠誠,將此玉命名為“和氏璧”。

後來,楚國遭逢多次變亂,和氏璧亦隨之銷聲匿跡。到戰國時,因為各種機緣巧合,和氏璧流落到了

趙國

▲和氏璧輾轉列國,歷經坎坷

。圖源:影視劇照

秦始皇的曾祖父

秦昭襄王

聽說和氏璧在趙國,派人送信給趙王,表示願意用15座城來交換和氏璧。

趙王不知秦王葫蘆裡賣的什麼藥,派大臣藺相如攜帶和氏璧出使秦國,跟秦昭襄王當面會談。

秦昭襄王自恃有虎狼之師,當然不是要真心跟趙國做交易,他設宴款待藺相如,隨後騙藺相如向和氏璧獻上,並傳給左右觀看,一副得意洋洋的樣子。

藺相如看出秦昭襄王這個糟老頭子壞得很,根本無心交出15座城,就走上前說:“玉上有瑕疵,讓我指給您看。”

秦昭襄王把和氏璧遞出去後,只見藺相如持玉倚柱而立,怒斥秦王,說你如果無意以城易璧,就別再逼我獻玉,不然,我的頭就跟和氏璧一起撞碎在這柱子上。秦昭襄王看這個猛人不好惹,好聲好氣道個歉,隨後命人去取地圖,指出給趙國的15座城。

藺相如已經被耍了一次,他知道秦王終究是個大忽悠,不會交出城池,便找個藉口說,趙王當年命我送玉前來時曾齋戒五日,您也應齋戒五日,並設九賓之禮,這樣我才把和氏璧獻上。

秦昭襄王見無法強奪,只好先答應了。可藺相如回到賓舍,就暗中命一個隨從換上秦國百姓的衣服,懷揣和氏璧,連夜逃回趙國。

五日後,秦昭襄王再次召見藺相如。藺相如將和氏璧送還趙國的事情如實相告。他說,秦強而趙弱,秦王應該先割讓15座城給趙國,趙國本來也不敢得罪秦國,自然會堅守諾言,送上和氏璧,並說自己欺騙了秦王,願意下油鍋被烹。

秦國大臣一聽面面相覷,有人勸秦昭襄王把藺相如拉下去處死。秦昭襄王倒是很大度,還是以隆重的禮節對待藺相如,並放他回到趙國。

藺相如回到趙國後,因不辱使命而加官進爵,名留青史。

這就是

“完璧歸趙”

的典故。

▲藺相如完璧歸趙

。圖源:影視劇照

和氏璧被繼續收藏在趙國,直到公元前228年,秦王嬴政派兵攻破趙都邯鄲,才得到和氏璧。

此後,和氏璧便從歷史記載中消失了。一說嬴政滅六國後,一統天下,自稱始皇帝,以皇帝用的印為璽,並將和氏璧製成了傳國玉璽,但後來,傳國玉璽也失傳了。

參考文獻:

[清]吳大徵:《古玉圖考》, 中華書局,2013年

郭寶鈞:《古玉新詮》,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48年

張廣文:《玉器史話》,紫禁城出版社,1992

周南泉:《中國玉器鑑賞圖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

楊伯達:《楊伯達說玉器》,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

盧兆蔭:《古玉史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