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情感

錢會流向不缺錢的人,愛會流向不缺愛的人,苦難流向最能吃苦的人

曾在網上看過一個短影片,一位幾近禿頂的中年男子原本在路上好好走路,突然有隻鳥一個俯衝,幾次叼走了他的頭髮做鳥窩,讓人感到特別

好笑

笑話之餘,有人發出了心靈拷問:“

這隻鳥為什麼專挑不富裕的薅?

一個網友的回答直指核心:“

麻繩專挑細處斷,噩運專找苦命人。

這讓我想起了心理學和經濟學上經常出現的現象——馬太效應。

“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那就要連他所有的也要奪走”

這就是心理學中的“馬太效應”,該效應的名字來源於聖經《新約·馬太福音》中的一則寓言。

馬太效應和我們常說的二八法則是一致的,與“平衡法則”相悖,是十分重要的自然法則,也是現代經濟社會執行法則之一。

英國BBS曾經用49年的時間拍攝了一部紀錄片《富人和窮人的命運沉浮》,該紀錄片在2012年完成了最後一個7年的拍攝,曾經7歲的孩子已是56歲的知命之年。

透過這個紀錄片,我們更多看到的是比虛構作品還要殘酷的現實,富人的後代越來越有錢、有出息,窮人的後代只能一輩子在原地打轉,甚至一貧如洗。

上層階級知道自己會上重點中學,將來註定在家族的幫扶下成為某界的風雲人物,下層階級也清楚地知道自己會住

平民窟

,能吃飽飯就行。當然紀錄片裡也不是沒有例外,但是例外尤其稀有。

要問馬太效應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如何表現的,其實主要透過錢、愛和苦難

流向這三點。

一、錢會流向不缺錢的人

錢流向了不缺錢的人,這句話翻譯過來意思就是,有錢人賺錢更容易。

眾所周知,普通家庭的人,在賺到自己人生第一桶金的時候都是很難的。

但是一旦成功賺到第一桶金後,你就開始明白很多消費者不懂的道理,你就開始知道誰是收割韭菜的,而誰又是註定會被收割的。

財富的原則,實際上就是你的收入只能增長到你的能力可以達到的程度,因為賺錢是因果論,而不是結果論,因決定果。

認知決定財富,我們的認知和選擇,決定了在追求財富的路上能走多遠。

有錢人往往是從較高的教育水平中走出來的,成長的環境決定了他們能夠充分認識到選擇、能力稀缺性以及交際圈對於財富的重要性,而這些是很多窮人窮極一生都想不明白的。

比如,如果想要成功或發財,有一種渠道就是創造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就像梁永安在《閱讀、遊歷和愛情》中說過:“你只有在一個行業做到頂尖,你才有資格去談喜不喜歡這個行業。”

當你成為一個行業內1%的人才時,你就能拿走這個行業內99%的蛋糕。

但是當下很多年輕人,剛畢業來到社會奮鬥時毫無方向,在畢業後的幾年內頻繁換工作,在一個行業內待到厭煩後,就試圖透過跳到另一個行業,頻繁跳槽,以緩解工作帶來的痛苦。

這樣長此以往,

及時

畢業二十年也只能得到一個碌碌無為、一事無成的結局。

除此以外,之所以有錢人賺錢更容易還在於一點:人脈就是財富。

你能連結多少人,就能連結多少財富。

著名激勵大師安東尼·羅賓說過:

“全世界所有的成功者最重要的特徵是:創造人脈,維護人脈,人生中最大的財富便是人脈關係,它能讓你不斷地獲得財富。”

窮人之所以賺不過富人,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於他們的人脈質量不高,無法給他們提供助益。

二、愛會流向不缺愛的人

其實愛情中,也不缺乏馬太效應的現象。

我們強調要進入一段健康的戀愛,不僅是因為健康的戀愛更加有益於保持穩定的情緒,還在於只有健康的戀愛才會長長久久。

道理很簡單,當一個人在一段健康的戀愛中,在被愛情滋潤的情況下他越容易快樂、滿足和心態放鬆,因此他也更具有吸引力,甚至還能吸引更多異性。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有時候會奇怪,為什麼桃花要來一起來,要走一起走的原因。

但如果你在一段戀愛中變得疑神疑鬼,付出太多而失去自我,那就會使對方厭煩,也更容易失去愛情。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中,岳雲鵬飾演的“豬頭”一直深愛著“燕子”,他為了燕子不僅付出了大量的金錢,還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但是燕子還是不顧一切地離開了他。

豬頭和燕子這對情侶關係早已完全失衡,對他們的這段關係,就像電影中小容所說的那樣:“豬頭心甘情願地付出了那麼多,難道燕子就一定要愛他?”

愛情的真諦在於去構建一段勢均力敵、共同付出的關係。

有位作家曾經說過:

“愛情是一場博弈,必須保持永遠與對方不分伯仲、勢均力敵,才能長此以往地相依相偎。”

因為過強的另一半總是讓人疲憊,太弱的另一半總是令人厭倦。

另外,要知道只有足夠愛自己才能夠獲得愛。

如果你自己都不願愛自己,又如何能期冀他人來愛你?

三、苦難會流向能吃苦的人

麻繩專挑細處斷,厄運專找苦命人。

仔細想想,這是一句恐怖卻又無比現實的話。

很多人會說,我們不是一直傳遞的一種觀念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嗎?那為什麼現實會這樣。

其實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倘若你已經連吃飯都成問題了,又有誰會看得起你。這個道理,其實和“屋漏偏逢連夜雨,船破又與打頭風”是一致的。

苦難的發生也會有連鎖反應,在連鎖反映之下,苦難的疊加也會產生“1+1>2”的效果。

最近正在上映的電影《隱入塵煙》,就講述了一個苦難疊加的故事。男女主結婚之前,就在各自的家庭受盡冷眼和歧視,這樣,兩個苦命人走到了一起,相擁取暖。

我們跟隨著電影,一步步看著他們透過奮鬥抗住了一次次磨難,並且生活慢慢好起來,有了房,有了糧,但最後卻沒了人……

錢理群在《十三邀》中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永遠不要相信苦難是值得的,苦難就是苦難,苦難不會帶來成功,苦難不值得追求,磨鍊意志是因為苦難無法躲避。

太多時候,我們聽到的聲音是,你要感謝曾經經歷的、感謝那些讓你成長的人。

我們一直以來接受的教育也都是:“所有打不倒你的,都會使你更強大。”話裡話外都好像在說,苦難是我們走向幸福成功的必經之路。

但其實,不然。

這個世界上必然存在毫不費力的成功,

我們應該感謝的應該是在苦難中掙扎著出來的,那個堅定的自己,而不是感謝苦難,更不是感謝那些讓你受苦的人。

前段時間,關於“二舅”的影片刷爆了各個網路平臺。

在影片中拍攝者用一種幽默調侃的語氣講述了山村裡的二舅,在面對命運接踵而至的不幸時,如何莊敬自強地度過平凡又飽滿的一生。

作者的本意可能並非想要歌頌苦難,或者說昇華苦難,但是毫無疑問,那些像“二舅”這樣歷經苦難的人,已然成為某種角度上的“平民英雄”。

從“二舅”身上我們可以看到,苦難能夠塑造一個人是真的,苦難帶來的痛苦也是真的。

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在經歷苦難之後

重振旗鼓

,二舅的故事非常振奮人心,但這是我們已經看到的,看不到的是更多數以萬計的在苦難後一蹶不振的人。

除此以外,關於苦難,我們會發現當下成年人最大的一個毛病在於——他不太拿別人的痛苦當痛苦。

比如,當一個小孩在他需要面子的時候,卻因為尿床被當著全院的人說了一遍,那其實對於當時的小孩來說就是一個難以逾越的坎兒。

但是對於成年人,他們會覺得你這算什麼?你今後可能會遇到十倍、百倍高於這的羞辱,所以你不應該哭,也沒有必要跟我這麼生氣。

但實際上不是,那個坎兒在當下那個時刻,就是一個難以逾越的坎兒,跨越這個坎兒的困難程度和日後跨越任何一個坎兒的不相上下。

人對他人的苦難是無法感受的。

反向思考一下,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說,“你去看看這個世界上比你更難的人太多了”這句話是一個誘使你跳下去的陷阱。

因為你一旦相信了這句話,就會不斷地給自己苦難合理化,透過這種對他人苦難放大化的方式,使自己對苦難麻木。

很多人可能對馬太效應不以為然,以為短暫的落後並不會產生什麼嚴重的後果,殊不知“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起跑時候的領先可能不算什麼,但到最後卻可能是天壤之別。

如果我們已經身處一個不高的起點,那就更應該努力積累,找到成功的突破口,或許也能走進成功的良性迴圈。

積累是痛苦的過程,但卻是走向成功的必要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