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情感

人最大的成就是有一個好家

楊絳先生面對採訪時曾說:

“我最大的成就是我有一個好家。”

她在《我們仨》中也曾寫道:“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爭,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

兩個大作家,殊榮無限,也抵不過一個好家。幸運的是,他們在跌宕又樸素的歲月裡,相互陪伴,把這個小家經營得足夠好,不管是愛情還是親情,都是令人羨慕的。如今,歲月多了跌宕起伏,少了樸素純淨,我們又該如何經營自己的小家。

陪 伴

一個人,一棟房子,稱之為家,總覺得空洞了些。

可見,還是需要相互陪伴的人,有煙火味,才是家。

年少求學,只覺終於擺脫了家的牢籠,可以展翅了,至於“陪伴”,腦子裡並沒有這個概念。只是父親時不時感慨,自己經常出差,一年到頭在外忙碌,家倒成了客棧;母親不喜表露情緒,一個人吃飯、上班、下班,獨守著家,日復一日,唯一的期待就是每週的電話。

當時,我把這個每週電話當作“例行公事”,三兩分鐘就沒話說了,母親也沒說什麼,掛得比我都快。直到一次父親說,過了這個年,就不再出差了,要在家裡陪伴母親。我看著老頑童父親有了白髮,母親難得的微笑,忽然懂了:一個人只是守著房子,有人陪著才是家。

後來,我爭取每個月都回家一趟,熟悉的嘮叨聲,水平不怎麼樣的飯菜,偶爾挨訓,但母親的笑容明顯多了,父親還是那個老頑童的架勢,卻少了疲憊。

這不就是《我們仨》裡面描述的家,相聚,相守,就夠了。

溝 通

比起陪伴,溝通是我的弱項。畢竟,我是父母口中的“叛逆者”。哪怕我到了奔三的年紀,依舊沒有揭掉“叛逆”的標籤。

儘管之前很牴觸父母一針見血的定論,後來我也不得不承認,“知女莫若親”,我就是個叛逆的孩子,大事小事不喜溝通,依著自己的性子來。我們也曾爭吵,也曾置氣,也曾說過狠話,但終究是父母疼愛子女偏多,子女大多不能明白他們的良苦用心。

大概也跟母親的職業有關,她有著作為老師的嚴厲,我什麼事情更喜歡跟父親說,父親某種程度上便成了傳話筒,或者說溝通的橋樑,緩和著我跟母親的關係。

但很多時候,很多事情還是需要直接對話,才能得到解決。在父親的灌輸下,我開始硬著頭皮找母親“談判”,少不了挨訓,倒也進行得順利,至少比父親傳話好多了。我便把它視為和母親溝通的“良好開端”,決定繼續嘗試。

久而久之,我也能理解母親威嚴下的關心、擔心,漸漸收起叛逆的靈魂,換種方式與她溝通,每次都有新收穫。沒了“劍拔弩張”的畫面,家庭氛圍也和諧了不少。

所以,家中事,一次溝通勝過千次逃避,一次解決不了,那就多溝通幾次,便沒那麼多解不開的事了。

包 容

“所謂好的關係,都是源自一個人的包容和遷就。”

不知道這句話出自誰之口,但說得好,也說得對。

曾在網上看到過很多段子,多是吐槽的。

有兒媳吐槽公婆到城市不講究,擾亂了原本的生活習慣;

有公婆吐槽兒媳,睡到日上三竿還不起床,兒子怎麼就找了個這麼懶的媳婦兒;

有丈夫吐槽妻子,曾經的精緻姑娘怎就變得嘮嘮叨叨,像極了村頭大媽;

有妻子吐槽丈夫,曾經的紳士怎麼就變得如此邋遢,成了中年油膩;

……

這些並不是段子,而是生活中很常見的事情。一個大的家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習慣,不管是長輩對城裡生活的不適應,還是趁著週末睡到自然醒的妻子,抑或不修邊幅的丈夫,他們其實都是愛這個家的。磨合中,給彼此多一些包容,少一些抱怨,總會迎來向陽的時光。

公婆的不適應,兒媳多包容,兒子多溝通,矛盾少了一半;年輕人的作息時間,自是和老人不一樣的,喜歡早起的長輩,也不用去急著改變晚輩的時間表,本就為生活忙碌,偶爾偷懶沒關係的。

至於夫妻之間,不管是妻子的嘮叨,還是丈夫的邋遢,其實都不是原則性問題。妻子嘮叨,你便聽著;丈夫邋遢,你就幫他打理。如此,問題解決了,家庭中也就沒那麼多彎彎繞繞的小挑剔了。

關 心

我們總是很容易做到對他人關心,往往忽略了對家人的關心。

我在這點上做得不夠好,可能我是一個不喜歡錶露心思的人,很多時候話到嘴邊也會咽回去,確實應該多跟父親學一學。

他經常出差的那些年,硬是給排斥智慧機的母親買了新手機,並耐心教會她怎麼使用智慧機。母親明明一臉嫌棄,等我們上學的上學,出差的出差,她倒是自覺了,時不時發幾句訊息,偶爾還帶上表情包,明顯就是“口嫌體直”。

不管怎樣,藏在字裡行間的關心,我們還是捕捉到了,也會及時給母親回覆,特意用她那個年代的表情包,沒想到母親倒學會下載使用年輕人喜歡的表情包了,並試著用我們的語言寫下文字。

越來越活躍的氣氛中,我們建立了家庭群,日常鬥圖也好,父親每日的心靈雞湯也好,我們分享的日常小趣事也罷,抑或節日祝福,看似是芝麻小事,卻處處透著關心,這分明就是幸福的味道,更是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