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情感

【週末薦讀】成熟的人,從不拿情緒當本事和能力;而且還要有情緒!

情緒上的穩定

拿破崙曾說,能控制好自己情緒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偉大。

情緒是心魔,你不控制它,它便吞噬你。任何時候,一個人都不應該做自己情緒的奴隸。

每個成年人各有各的不容易。有時他人不說,不代表不快樂;他人不表露,也不代表沒煩惱。我們都渴望獲得他人的理解和體諒,也都期待能夠獲得解脫和自在。但你總要知道,只會發脾氣和鬧情緒,是不成熟的表現。因為真正強大的人,從不拿情緒當本事和能力。

這個世上,沒有任何人可以打垮我們自己,除非是自己先投了降;沒有任何事可以壓倒我們,除非是自己先認了輸。

更多時刻,人生就是埋頭過坎,歷事練心。畢竟一個山頭翻過來,還會有另一個山頭要翻過去。重要的不是尋找一路坦途,而是即便荊棘滿地,也要學會自我調節和治癒。

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弱者任情緒控制行為,強者讓行為控制情緒。情緒穩定的背後,是修養,是實力,也是格局。

不隨意評價別人

在《呂氏春秋》裡有這麼一個故事。

孔子帶弟子周遊列國期間,時常忍飢挨餓,條件十分艱苦。有次連續多日吃不上飯,只能以野菜果腹。

一天,顏回好不容易尋來一些大米,便將它們煮了。飯快煮熟時,孔子路過廚房門口看到顏回掀起鍋蓋,抓起米飯往嘴裡塞。此時的孔子並沒有聲張,而是默默地退出去了。

等到開飯的時候,孔子故意說道:“我們在這種艱苦的環境中還能吃到米飯,實在是得益於上天的庇佑,理應先將這些乾淨的米飯祭祀上天。”

顏回聽聞,立刻對孔子說:“老師,我剛打米飯的時候,有一團灰塵掉進了鍋裡,我雖然將沾了灰塵的米飯吃了,但這鍋米飯終究還是不乾淨了,所以不能祭祀上天。”

孔子知道顏回從鍋裡抓米飯吃的真相後,感慨萬分:有時候,親眼所見的都不一定是真實的,看來想真正瞭解一個人,真是不容易啊!

人性遠比我們想象的要複雜,很多時候,真相也不是非黑即白,還有很多你不知道的一面。

成熟的人,往往會思考和判斷,不人云亦云,他們更願意追逐真正的真相,而不是情緒的宣洩。

在《了不起的蓋茨比》裡,有這麼一段話:

我年紀還輕,閱歷不深的時候,父親就教導過我一句話,我至今還念念不忘。他對我說,當你想要批評別人的時候,你就記住,這個世界上的人,並非個個都有過你擁有的那些優越條件。

每個人的人生差距太大,有人輕裝簡行,有人在負重爬行。你不知道別人經歷了什麼,就不要妄加評論。

這是成熟,也是修養。

做人有度,不管閒事

曾看過這樣一句話:如果在自己看來是“幫”了他人,對方卻回覆跟你無關,那麼這很可能在管閒事;如果對方說“謝謝”,那才是真的在助人。

很多時候,我們出於好心,卻不一定是真的幫了忙。

《弟子規》有言:

彼說長,此說短,不關己,莫閒管。

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誰都沒有十足把握說自己一定可以給別人的生活提供幫助。

因此,清楚地認知自己,換位去理解他人,護好自己的底線,守住他人的界限,是尤為重要的。不越界,不逾矩,不僅是對自我的一種保護,更是對他人應有的尊重。

每個人的生活都不同,每個人解決問題的考量也不同。尊重當事人的想法,拎得清與他人的界限,把握好自己的參與度,這又何嘗不是一種人生智慧。

不瞎管別人的閒事,專注做好自己的事,是一個成年人應有的修養。

有將心比心的善良

《紅樓夢》中,劉姥姥進大觀園,臨走時賈府送了很多東西,平兒和她一一交代:這兩包每包裡頭五十兩,共是一百兩,是太太給的,叫你拿去或者作個小本買賣,或者置幾畝地,以後再別求親靠友的。劉姥姥千恩萬謝。

平兒笑道:“休說外話,咱們都是自己人,我才這樣。你放心收了罷,我還和你要東西呢,到年下,你只把你們曬的那個灰條菜乾子和豇豆,扁豆,茄子,葫蘆條兒各樣乾菜帶些來,我們這裡上上下下都愛吃……”

短短一段話,就透露出平兒的善良。看似和劉姥姥要東西,其實不過是為了給劉姥姥減輕心理負擔,讓她接受得心安理得一些。

像平兒這種人,就是細心體諒他人、極具同理心的人,總是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這種將心比心的善良,由內而外地散發出一種高貴。

有一句名言說:

“如果我們只會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那麼我們永遠不知道別人在想什麼。”

很多時候,這世上並沒有絕對的對與錯,不過是看問題的角度不同,答案不同罷了。與人相處,最難能可貴的就是懂得換位思考。懂得站在別人的立場,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寬容,多一份體諒。

學會換位思考,將心比心,感受別人的難處,理解別人的不幸,體諒別人的不易,是我們生而為人的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