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他是曹操最重要的謀士沒有之一,被曹操稱為吾之子房卻憂鬱而死

月薪萬元—新作者扶植計劃開啟#

荀彧是曹操最重要的謀士沒有之一,被曹操稱為“吾之子房”,一生為曹操立下功勞無數,而這樣的一個功臣,最後卻落個憂鬱而死,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晉魏公,加九錫

二人矛盾的導火索,就是曹操欲晉“魏公”事件。首先,讓我們看看這個“魏公”跟丞相比有什麼特殊的,讓荀彧如此反感。當年漢高祖劉邦“白馬盟誓”向天下宣告:“非劉不王,非功不侯,有違此者,天下共誅之”,異性王爵被訂上了反賊的標籤。西漢末年的王莽,在篡漢之前,為了堵住悠悠之口,自封“安漢公”。曹操也是效仿王莽,恢復了春秋時期的公爵制,想達到齊桓公、晉文公那樣的霸主權利,表面尊王,實際在自己的屬國有一套完整的系統。

而且封魏公同時還有一項內容,加九錫。何為加九錫?車馬、衣服、樂、朱戶、納陛、虎賁、斧鉞、弓矢、鬯,九種待遇的升級是為加九錫。古代君臣之間,有著嚴格的制度要求,主要包括這九個方面,每一個方面都有嚴格的規定,不可以越限。春秋五霸當時在周天子那得到的也就是加幾個方面的待遇,而第一個同時加九錫的還是王莽。而且曹操在成魏公之前,已經是“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了”,這都是越制的表現。這樣一來就很明顯了,這個口子一開所有人就都知道下一步曹操肯定是要封王或者直接當皇帝了。

世襲罔替

曹操晉“魏公”最重要的一點福利,是可以世襲罔替,曹操此時已經五十七歲了,不得不考慮身後事了,他必須在他死之前把他的勢力都過渡給他的兒子曹丕。如果曹操只是丞相的話怎麼過渡?名不正則言不順,這次晉公爵下一步就是晉王爵,世襲罔替就變得合情合理。如果不晉爵,就算丞相也可以接班,那些跟著曹家的將領們也都想封侯拜相,要是曹丕還只是個丞相怎麼封那些將領?還表奏天子?丞相能加封“三公”?而且,西漢霍光的例子歷歷在目,霍光位極人臣,可以對皇帝行廢立之事,最後,沒有把權力過度給自己的兒子,雖然兒子、侄子、女婿都身居要職,但他們卻被各個擊破,最後,身死族滅。表面看漢獻帝似乎沒那個實力,但不可不防有心之人啊,真到那時悔之晚矣。

荀彧不答應

董昭是曹操晉“魏公”的發言人,他先跟“謀主”荀彧商量一下,沒想到荀彧不同意而且說了下面這一段話:

彧以為太祖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三國志》

荀彧一向為曹操謀劃前程,盡心盡力,“挾天子以令諸侯”就是出自他的手筆,為何這次唱反調?我認為主要有三個原因:

1。世食漢祿,身在曹營心在漢

荀彧家族三代人都在朝廷做官,都在拿著漢廷的俸祿,且官職都不低,可以說荀家能有今天那都是漢王朝給予的。

荀彧字文若,穎川穎陰人也。祖父淑,字季和,朗陵令。當漢順、桓之間,知名當世。有子八人,號曰八龍。彧父緄,濟南相。叔父爽,司空。——《三國志》

荀彧也不是忘本之人,且家族忠君思想根深蒂固,不是一朝一夕能消除的。

2。不忘初心,光復漢室為己任

荀彧看到漢室羸弱,山河破碎,諸侯割據,民不聊生十分痛心,一直想匡扶漢室,讓漢王朝回到光武中興,他想輔佐一位像劉秀那樣的中興之主,來複興漢室,這也是荀彧一生的夢想。

彧明有意數,見漢室崩亂,每懷匡佐之義。

3。情真意切,不願摯友背罵名

荀彧早年曾在袁紹處做謀士,袁紹對他也不錯,但他發現袁紹難成大事,沒有志向,於是離開袁紹,投奔曹操。曹操得荀彧簡直是如虎添翼,荀彧是“士族”的代表,他舉薦的人才都是曹操縱橫天下的重要幫手。

計謀之士從子攸,及鍾繇、郭嘉、陳群、杜襲、司馬懿、戲志才等,皆稱其舉。——《漢書》

單說就這幾個人,哪一個不是經天緯地之才。曹操也特別信任荀彧,慢慢的將荀彧由張良培養成了蕭何,屢次守家坐鎮後方,可以說是曹魏第一功臣,二人的關係也非常親密。但這次,荀彧不願曹操僭越稱魏公,因為他不想讓他的主公背上篡漢的罵名,雖然他知道這是無法阻擋的,他知道早晚有這麼一天,他只是想給自己一個安慰讓他的夢不要這麼快醒來,或者退一步說即便晉魏公也不要是第一個越制的人,被當成眾矢之的。劉備稱王也是早晚的事,何不再考慮一下?曹公這樣做是絕了荀彧的希望,也是絕天下漢人之心啊。可惜荀彧沒想到,在這漢獻帝的朝堂上除了他還哪裡有漢臣啊?

漢室最後的忠臣

一面是迫在眉睫,一面是死守底線,雙方的矛盾難以調和。曹操因為荀彧的反對,還是沒有立即晉“魏公”。但在曹操徵濡須時,荀彧去世了。

曹操軍至濡須,荀彧有疾病而留在壽春,以憂薨,時年五十。諡曰敬侯。明年,曹操遂為魏公矣。——《三國志》

荀彧的死因《三國志》記載三個字“以憂薨”,憂鬱而死。漢書記載的更詳細,

彧病留壽春,操饋之食,發視,乃空器也,於是飲藥而卒。時年五十。帝哀惜之,祖日為之廢宴樂。諡曰敬侯。明年,操遂稱魏公雲。——《漢書》

荀彧這時候已經和曹操南的想法轅北轍了,而他又是士族的代表,一旦曹操去世,荀彧的影響力將無限放大。荀彧知道,他已經從曹操最信任的人變成了最讓他忌諱的人,自己已經成了絆腳石了。像曹操自己說的那樣“設使天下無有孤,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以自己微弱的力量終究支撐不住搖搖欲墜的大漢王朝。曹操送來的空盒子,荀彧明白了,曹公再不需要他了,他內心是悲涼的,但同時也是感激的,感激曹操讓其施展才華,並且很在意自己的看法,身為謀士,可為知己者死。

荀彧死後,被追封為敬候。曹操第二年就晉“魏公”,又過了三年曹操被封“魏王”,曹丕為魏太子,真正的三國時代來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