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歷史鉤沉】北宋第一女主昌:強勢主政,幾乎黃袍加身,影響幾千年

自呂后、竇太后,武則天以來,女人開始走進當時的政治舞臺,並頗有作為,到了北宋時期,又出現了一位劉太后,她強勢主政,幾乎黃袍加身,對北宋產生了深遠影響。

劉太后

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天空出現現異象,太白晝現,經過占卜。得出一個令人不安的結論:“女主昌”。這次異象,後來被鄭重寫進《續資治通鑑長編》。此說一起,擊中了包括皇帝在內的眾多官僚心中的隱憂。

宋真宗

原來宋真宗當政後期,體弱多病,朝政漸漸被劉皇后把持。而劉皇后強勢干政,引起以當朝士大夫的不滿,尤其是位至宰輔的寇準。他向真宗建議,為宗廟社稷著想,可以讓太子監國,選派正直能幹的大臣輔政。寇準的建議,顯然是欲用太子和輔政大臣將皇后干政制止在萌芽狀態。

宋真宗雖愛重皇后,也對其過分干政也感到不安,便同意了此議。不想,卻因其中一位參與者酒後失言,被洩露出去。於是劉皇后先下手為強,以真宗名義下詔,罷了寇準宰輔之職,改授太子太傅這樣的虛職,並以丁謂取而代之。

寇準畫像

“太子監國”計劃失敗之後,支援寇準的太監周懷政竟決定鋌而走險,策劃發動兵變,斬殺丁謂,復相寇準,並請罷皇后預政,讓宋真宗禪位於太子,退休當太上皇。這次政變,同樣被劉皇后的親信所獲悉,於是一代名相寇準,就被逐出京城,一路遭貶,最後客死在偏僻荒遠的雷州。在與士大夫的這一輪較量中,劉皇后挾天子以令諸侯,又有多年干政所積累的勢力,最終勝出,徹底擺脫了失勢的危機。

天上異象的發生,再加上劉皇后的所作所為,讓時人想到了一個人——前朝武則天。同樣是皇帝多病,中宮干政;同樣是在危機中轉危為安,扳倒當朝重臣。於是“女主昌”之說不脛而走,成為籠罩在士大夫心中揮之不去的陰影。1022年,宋真宗駕崩,臨終遺詔:尊皇后為皇太后,軍國大事權取皇太后處置。從此,劉娥從幕後走向了前臺。

影視形象

臨朝太后垂簾聽政,就想給對她指手畫腳計程車大夫們一個下馬威。她以小皇帝晚起為藉口,傳旨中書,表示要別御一殿,單獨臨朝。顯然,這是要把仁宗排斥在外,單獨處理國政了。大臣們激烈反對。禮部尚書王曾更是不容置疑地表示,此事不必爭論,過去早有先例。他抬出的是東漢的例子。東漢蔡邕曾寫道,母后聽政,皇帝與母后同御一殿,皇帝在右,母后在左。因此王曾指出太后單獨臨朝,不合傳統。

在士大夫們的據理力爭之下,劉太后只好作罷。從此以後,太后不得單獨垂簾聽政,就成為大宋朝的“家法”。如有違犯,必會受到群臣圍攻。除了聽政方式,劉太后還在朝賀禮儀、儀駕等級等種種方面,處處與皇帝比肩,不過她最挑戰士人底線的,是打算穿上皇帝的禮服去參謁太廟。

明道元年(1032年)末,太后和群臣討論明年參謁太廟的禮儀。劉太后的想法,是要穿上皇帝的袞冕去拜祖宗。君臣大驚失色。參知政事晏殊表示此事完全不合禮制。並抬出《周禮》中的王后之服為例。勸告太后要安守本分,遵從聖人之教。禮部侍郎薛奎也站出來力爭。直斥太后服袞冕參謁太廟,無顏去見祖宗。

宋仁宗畫像

面對群臣們的口水,意志強大的劉太后始終不願放棄,但她還是不得不做了讓步,即對太后的袞衣做一些改動、皇帝的袞衣上有十二章紋,太后減兩章;天子所戴冠冕有十二旒,太后減兩旒。透過這樣的調整,稍微降低袞冕等級。以示和皇帝的區別。

儘管如此,劉太后此次著袞冕參謁太廟,仍被視為有心效仿武則天的證據。數百年之後,明朝王夫之仍對此大加鞭笞:“劉後以小有才而垂簾聽政,乃至服袞冕以廟見。亂男女之別,有辱宗廟。”

平心而論,劉太后是位能幹的女主,是否有武則天之才尚不好說。但至少不比宋朝大部分君主差。她垂簾聽政11年,控制黨爭,發展科舉制度,選賢任能,又主動與契丹皇室互通使節,維護宋遼和平。在她的支援下,宋廷還正式發行了世界上第一種紙幣、交子。作為一名政治女強人,她也有過稱帝的野心,種種欲與皇帝“試比高”的行為,都透露了她的此種心跡。只是因為男人們不同意,她終究沒能成為第二個武則天。

“吾不做此負祖宗事”

《宋史》記載了這樣一件事:劉太后生前,三司使程琳曾向她獻上唐代的《武后臨朝圖》,暗示她稱帝自立。結果劉太后大怒,把圖擲於地上,賭咒發誓道:“吾不做此負祖宗事。” 既有效仿武則天之舉動,卻拒絕邁出最後一步。看似前後矛盾的行為下面,實則是深深的無可奈何。劉太后故去之後,大臣富弼對此一針見血地指出:“昔章獻(劉太后諡號)臨朝,陛下(指仁宗)受制,而章獻不敢行武后故事者,蓋賴眾臣救護之,使章獻不得縱其欲,陛下可以保其位,實忠臣之力也。”

富弼畫像

這些讓劉太后投鼠忌器的“忠臣‘’,就是宋朝著名計程車大夫集團。北宋一朝,崇文抑武,廣開科舉,士大伕力量異常強大。“與士大夫治天下”成為北宋的國策。而士人們也以國家棟梁自居,敢對皇帝和后妃犯言直諫。因此劉太后每越雷池一步, 比如上述的單獨聽政、著袞冕謁太廟等,都會收到士大夫的無數口水和板磚。

更重要的原因是,在劉太后與士人集團的拉鋸戰中,也見不到過去太后干政時的一個重要角色——外戚。唐宋之際,中國社會結構已發生鉅變,昔日的門閥士族力量走到盡頭。因此宋朝的皇后,缺乏像過去那樣強大的家族力量支撐。劉太后出身微賤,父親早亡,原本靠賣藝為生,在家族方面無依無靠。因此即使有心,也根本無力稱帝。

作為宋朝第一位臨朝太后,劉娥已觸控到了無法打破的天花板。在她之後,宋朝陸續還有八位后妃臨朝,然而她們已無心爭鬥,而是甘當新老皇帝權力轉移中一個盡職盡責的配角,於是,史稱“宋多賢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