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大漢軍魂韓信死因之謎是千古奇冤還是死有餘辜

大家對這件事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在留言區評論!關注!收藏!轉發!分享!

每一位客官點進來都是對小編的無限肯定,話不多說,讓我們直奔主題吧。

韓信是秦漢之際的著名軍事家,被漢王劉邦拜為大將,為劉邦奪取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被譽為漢初“三傑”之一。據說,韓信年輕時,窮困潦倒,曾受過洗衣的“漂母”供飯之恩,也受過地痞的“胯下之辱”,後來在劉邦的軍中當過小官,很不得志。只有劉邦身邊的重臣蕭何識才,認為韓信是個不可多得的帥才,說服了劉邦,設壇拜將。此後,韓信果然不負重託,統率大軍,定三秦、擄魏王、破代兵、擒趙王,直到大破項羽。可是,韓信在功成名就後,卻不能壽終正寢,有人說他是罪有應得;有人說是劉邦不容人,他是含冤而死。各執一詞,難分高下。

帶來的信,不禁震怒異常,罵道:“我困在這裡,早晚盼他來輔佐我,他竟然想自立為王!”身邊的張良和陳平見勢不妙,悄悄地對劉邦說:“現在我們正處境不利,無法禁止韓信稱王,不如趁勢做個人情,讓他為我們守一方之地。不然,就會發生內亂了。”劉邦一聽,頓然醒悟,連忙改口,裝腔作勢大罵道:“大丈夫平定了諸侯,要做就做個真王,為什麼還要當假王?豈有此理!真是豈有此理!”一副憤憤不平的樣子。接著,他派張良赴齊,立韓信為齊王。之後,召韓信等率兵與項羽會戰於垓下,大破項羽。劉邦封韓信為王,實屬不得已,因而,楚漢之爭一結束,他就奪了韓信的兵權,並徙封其為楚王。從此埋下了對韓信的戒心。

其二,他招降納叛,割據一方。項羽死後,楚將鍾離昧投奔了韓信。因他二人是故交,鍾離昧得以偷生。劉邦知道此事後,命韓信交出鍾離昧。可是韓信很重義氣,不想出賣朋友,就不肯交人。劉邦無法可施。此時,韓信初到楚地,出入都有重兵保護,儀仗威嚴,這更加引起了劉邦的疑心。恰在此時,有人又告韓信謀反,劉邦就下了決心,一定要除掉韓信。於是,他採用了陳平的計策,令諸侯們都到楚國之西的陳地相會,以便趁機擒拿韓信。這時,韓信已猜出了劉邦的意圖,但思忖再三,想到自己本無謀反之心,何必怕見劉邦?於是,殺了鍾離昧,帶其首級去見劉邦。不料,劉邦還是逮捕了他,並把他押至洛陽。之後,他把韓信降封為淮陰侯,讓他寓居於長安整天無所事事。韓信怏怏不樂,常常稱病不上朝。

其三,他挑動和支援陳豨叛亂。據說,韓信曾和握有重兵的邊將陳豨約定裡應外合,準備叛亂。又說,他曾與家臣謀劃,當劉邦率軍出征陳豨之時,詐作詔書,放了囚徒,再突然襲擊宮中的呂后和太子。結果,這個陰謀被他的舍人的弟弟告發了。後來,呂后設計騙韓信入宮,將他斬殺於長樂宮室。上述三大罪狀,足以說明韓信是個只計較個人得失、鬧分裂、謀叛亂的陰謀家,他是罪該萬死的。何況,劉邦為了實行中央集權,剪除異姓王侯,也是勢在必行。

而說他是含冤而死,且是千古奇冤的,也講出一番道理:其一,韓信從來就沒有反叛之意。當年,楚漢相爭的緊要關頭,韓信握有重兵之時,項羽常以“三分天下”為約,韓信沒有反;被封齊王后,齊人蒯通曾勸韓信割據一方,借給他看相之名,以“貴不可言”相誘,以“時不再來”相激,韓信也沒有反,怎麼能在天下平定,兵權被奪之後,憑著一夥家丁和囚徒造反呢?

項羽

其二,漢王劉邦久有殺韓信之心。當韓信下魏破代之後,劉邦突然接管了他的精兵;韓信破趙後,劉邦又奪了他的印符,更換了他的將領,接管了他的軍隊;破了項羽之後,劉邦又解除了他的兵權,並把他從齊王遷為楚王。一系列的事實說明,韓信始終是劉邦的一塊心病。不除掉韓信,劉邦就寢食難安。

其三,告韓信謀反,並無確鑿證據。關於勾結陳豨之事,純屬子虛烏有。因陳豨是劉邦寵臣,韓信又與他素無交往,何談二人密謀?舉報韓信的,是韓信的舍人之弟,更不可信。據說,那個舍人曾得罪過韓信,韓信將他囚禁起來欲以誅殺,所以舍人的弟弟才去呂后那裡告韓信謀反。試想,韓信謀反這樣的重大機密,能洩露給一個罪徒的親屬嗎?

其四,剪滅異己,是劉邦預定的國策。經查,為漢朝立下汗馬功勞而被劉邦冊封的七個王,沒有一個有好的結局。梁王彭越、越王張敖、楚王韓信都以“謀反”之名被枉殺。楚信王、淮南王黥布、燕王盧綰,被逼反叛,而被消滅。只有勢力最小、封國偏遠的長沙王吳芮,因謹小慎微而得以殘存。看來,殺掉一切能征善戰,功高震主之輩,以安定劉家天下,是劉邦預定的國策。韓信曾說過:狡兔死,良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

這番話,道出了許多開國功臣的悽苦結局。至於韓信真正的死因,也許會成為人類歷史長河中永遠無法開啟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