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古代太監大多不識字,為什麼還能宣讀聖旨原因其實很簡單

說到“太監”這個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封建社會,每朝每代都會有太監這樣的人群,他們除了伺候皇帝以外,還會伺候後宮的一些妃嬪。通常到皇宮裡做太監的人都是家境非常貧苦的,所以我們知道,這些太監大多是沒有上過學的,他們也不識字,但是我們卻在一些影視劇中常常看到他們是宣讀聖旨的場景,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其實造成這個問題的根本原因,還是我們不太瞭解“太監”。因為“宦官”這個詞語才是形容在皇帝身邊服侍的人的最佳稱呼,而不是我們認為的所有在皇宮裡的都叫太監,這就造成了一定的誤區。我們俗稱的太監,又稱內宮宦臣,他們主管宮內事務,且太監的選拔是極為嚴苛的。不僅需要從小就開始進入皇宮,而且必須成功淨身的人才能夠成為太監,就像我們現在的考公務員一樣,是需要透過層層考核的,而考核的最後一步還需要皇帝親自進行面試,只有面試成功了才能當上太監。

另外在古代地位不高的太監是不可能讀聖旨的,甚至他們連碰的資格都沒有,而且皇帝自己也很少寫聖旨,能在聖旨上面寫漂亮字的人,大都是幾品的官員,簡單來說,聖旨上的字並非誰都認識,而能聖旨的太監也絕非普通的太監。所以,我們通常見到的只是太監在傳皇帝或者宮中嬪妃的一些口諭而已。他們雖為太監,卻擁有著政治身份的人,甚至還擁有一定的權利。不過太監也不是普通人就能做的官職,這個官職是特意的為宦官制作的職位,其中最大的太監位居正四品。

其他地位不高的太監,則並不具備宣讀旨意的職權。而且古代的大事往往是由翰林院起草文書,再由皇帝專門任命的欽差大臣來宣讀聖旨,所以其實並不是所有的聖旨都由太監們來宣讀的,他們也沒有厲害到那個地步。雖然說,古代的太監們,大多都不識字,但是也有一些人的文化素質還是挺高的,比如宣讀聖旨這件事情對他們來說就完全沒有難度。除此之外,如果在古代,你稱呼一個普通的內宦為太監,他可能還會說自己當不起這個稱呼,甚至會覺得惶恐,但是你要敢稱呼一個太監為公公,那你就完了。因為公公這個稱呼,才是對一個太監來說,最致命的羞辱。

最後,太監宣讀聖旨時還必須滿足幾個條件。第一,宣佈聖旨的太監必須要識字,如果不識字的話,豈不成了笑話?第二,下達皇帝的私人命令時,太監一定要是皇帝的親信,不然訊息不就走漏了嗎?第三,為了讓皇帝的私令更好的被傳達,太監必須要充分了解皇帝的意圖。通常一些大事的聖旨必須由專門的官員進行宣讀,而沒有太監的什麼事。而皇上的後宮裡面的家事或者一些不太重大的事情才會由太監進行宣讀。你以為成為一個太監就非常容易了嗎?或許並沒有你們想象的那麼輕鬆!看完你有什麼想說的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