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全本《新編對相四言》亮相上海 講述綿延至現代教育的圖畫識字教學方式

展覽透過圍繞主題的實物、影象、影像、遊戲、主題沙龍等形式,立體鮮活地展示與挖掘了豐富的知識世界、精神世界及其發展歷程。華東師大供圖

中新網上海1月10日電 (記者 陳靜)500年前的兒童是如何看圖識字的?15世紀的中國啟蒙教材是怎樣的?10日,“湮沒的故事:圖文識字課本的傳奇”第五屆教育影像展開幕,現場呈現了全本《新編對相四言》。

展覽以最早在中國出現的圖文對照蒙學課本——《新編對相四言》的發現為線索,對蒙學課本的出現和發展做了追溯。據瞭解,《新編對相四言》比17世紀出現的由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編寫的《世界圖解》至少早了約二百年。

對相雜字教材對後世教科書普遍採用插圖方式,具有深遠的意義和影響,圖畫識字的教學方式綿延到了現代教育之中。華東師大供圖

現場呈現的全本《新編對相四言》無撰者姓名及出版年代,不少學者對其出版做出過考證,如張志公、商偉、唐曉雲等。原上海書店出版社副社長唐曉雲接受採訪時表示,數千年來中國古代的文化在很多領域都是領先世界的,展覽將這本書和書背後的故事以生動的方式呈現出來,讓人們能夠重新體悟中華文化智慧、樹立文化自信。

據瞭解,現藏於哥倫比亞大學東亞圖書館的《新編對相四言》為1436年刻本,2015年上海書店出版社出版了該書的影印本。唐曉雲指出,早在500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已能夠編出領先世界的識字教材,包含先進的教育理念,透過圖文對照的形式,讓兒童吸取文化,既符合年齡特徵,也符合心理特徵。

《新編對相四言》等對相雜字教材,以平民子弟日常實用為目的,摒除空泛的說教,反映靈動的生活色彩,將識字、知識、職業生活融為一體,在傳授與農工商有關的實用技藝過程中,成就了一種經數百年曆史變遷、嵌入生活而獨具特色的教育方式。據悉,對相雜字教材對後世教科書普遍採用插圖方式,具有深遠的意義和影響,圖畫識字的教學方式綿延到了現代教育之中。

早在兩千多年前的周秦時代,中華大地就出現了供兒童識文習字用的蒙學教材到了南北朝、隋唐,識字教材分為了兩路:一路是今人熟知的《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它們為當時官方所承認,編法雅馴,士大夫們推崇備至;另一路是主要流傳於民間,匯聚日常生活實用中所見所需字詞,按類組織編撰而成的非正規識字讀本,宋朝以來廣為流行,統稱“雜字”。

現場呈現的全本《新編對相四言》。華東師大供圖

在展覽現場,記者看到了清嘉慶年間,京都老二酉堂刊行,為旅蒙商人更好地同蒙古人民交往而編寫的圖文對照、滿漢同文的識字教材《新出對相蒙古雜字》;1912年廣記書局發行的《繪圖中西日用雜字》,涉及涵蓋天文、地理、花鳥魚蟲、生活百科,尤其後面英語部分,用漢字標註了音標發音。這種“洋涇浜”口訣的英語學習方式,也成為了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教育見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至改革開放後,為配合農村掃盲教育,中國編寫了各類雜字教材來提高農民的文化水平:如1957年辛安亭編寫的《農村日用雜字》,1983年朱起編寫的《新編繪圖莊農雜字》等,貼近工農生活,契合了農村文化教育和生產事業的需求。

此次策展人、華東師範大學教育高等研究院院長丁鋼教授表示,《新編對相四言》中的文字和影象所反映的物質文化不僅僅是在“被看”,其實也在“回視”著我們今天的解讀者。因為對相四言、對相雜字所代表的“物”和背後的意義,其實也反映著中國人日常生活中物的意義和功能。“這些成為了我們歷史的記憶、情感,以及生活意義的負荷物,也銘刻了時代和地域的印記,散發著迷人的歷史的氣息。”

據悉,展覽透過圍繞主題的實物、影象、影像、遊戲、主題沙龍等形式,立體鮮活地展示與挖掘了豐富的知識世界、精神世界及其發展歷程,把各個時代有關農業經濟、商業活動、百工技藝及其市井生活的影象加以時間序列連線,這些影象符號將成為今人理解社會歷史發展的另一種視窗、路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