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15年5次出演《007》,回顧丹尼爾·克雷格的邦德人生

隨著本週末《007:無暇赴死》在內地上映,主演丹尼爾·克雷格將完成自己的邦德告別秀。

同時,他五次出演的經歷,也成為《007》系列電影演出數量第三高的演員。

僅次於初代邦德肖恩·康納利的6次,和第三代主演羅傑·摩爾的7次。

丹尼爾完成這一成就,使用了15年的時間。

這段經歷,不僅幫助他完成了演藝生涯的救贖,也成為了他演員黃金歲月裡最重要的成就。

可以說既是《007》系列電影成就了丹尼爾,而丹尼爾則用自己精彩的演出,給予了系列最直接的回報——票房的豐收。

儘管作為影視最為著名的電影系列,奈何《007》成名的那個年代,電影產業並不如現在發達。

在丹尼爾出演邦德之前,系列43年的歷史中,累積票房不超過25億美元。

儘管從投入產出比來看,收益不錯。

但是丹尼爾出演的這15年中,系列累積票房已經超過30億美元,且不包括即將上映的《007:無暇赴死》。

儘管沾了些時代紅利的光,可是單從票房一項來看,也許系列將無人能夠超越他的成績。

從不被看好,到備受追捧,史上最‘屌絲’邦德的逆襲之路

回到丹尼爾初次飾演邦德的《大戰皇家賭場》。

彼時史上最帥007布魯斯南剛剛辭演,邦德一角出現了激烈競爭。

當時競爭的名單中,包括克里夫·歐文、科林·法瑞爾、克里斯蒂安·貝爾、裘德·洛、喬治·克魯尼,均是顏值與演技同樣優秀的型男演員,

甚至於丹尼爾在這份名單中,顯得如此的‘普通’。

甚至於當年還出現過一則烏龍。

太陽報曾爆料丹尼爾獲選出演《007》,而當時正在美國演戲的他就接到了無數恭賀簡訊。

於是乎美國方面就有記者採訪他,對於此事的感受。

結果丹尼爾完全不知道此事,甚至還澄清了這一“謠言”。

而在真的確定了自己獲得了這一角色後,丹尼爾則面臨了空前的壓力。

因為之前並沒有出演過成功的商業大片,全球影迷對於他的認識並不多。

而且彼時因為有布魯斯南做對比,丹尼爾看上去甚至有些像一個鄉下小子。

平日裡有些英倫詩人感覺得丹尼爾,自己也沒有信心是否能夠成功塑造這樣一個代表了全球時尚潮流風向的型男特工。

趣的是,在被選中出演時,丹尼爾的片酬僅為255萬美元。

但是《大戰皇家賭場》卻成了當時系列票房最高的一部,於是乎片方立刻意識到了丹尼爾的價值。

4年5122萬美元的合同奉上,這也是丹尼爾成為演員後,賺到的最大一筆收入。

《大戰皇家賭場》是一場相互成就,全新詹姆斯·邦德於此誕生

系列換角開拍前,粉絲普遍對丹尼爾的出演抱怨連天。

他們認為丹尼爾看上去就像個粗魯的鄉巴佬,過於兇惡的面相,179的身高,都讓他完全與詹姆斯·邦德風流倜儻的形象無法重疊。

更不用說他的金髮造型與經典形象的黑髮不符,38歲的年紀也有些‘老邁’。

甚至就連丹尼爾國際戲劇院的專業資歷也被批評,表示可能讓他飾演的邦德顯得生硬刻板。

更慘的是,甚至有粉絲為了反對他的出演,建立了名為“丹尼爾不是邦德”的網站,並在上面嘲諷丹尼爾長得更像是克格勃的普京,而不是MI6的007。

但後來我們知道,製片方很巧妙地選擇了以007故事的起源重啟電影。

讓角色的年輕衝動更加符合丹尼爾的個人特點,同時也對影片的整體風格進行了調整。

火爆真實的動作場面,配合丹尼爾雄性荷爾蒙爆表的外表,讓邦德這一角色的形象被重塑。

這真是因為打破了邦德一直以來的優雅紳士,重啟後的邦德形象反而吸引了不少新觀眾。

不僅創下了優秀的票房紀錄,也為系列發展打開了新的道路。

如今反而會有一些新的粉絲,因為系列又有些重新迴歸古典的紳士風格,而吐槽影片失去了那種火爆的感覺。

後來有趣的是,丹尼爾並非不能有風度,也不是無法駕馭邦德的逼格。

丹尼爾後來接受採訪時坦言,自己一直很喜愛高階的奢侈品牌,但是之前自己太“窮”了,所以買不起。

但是因為出演邦德,他的收入水漲船高,平日裡一身奢侈品搭配起來,他和邦德的傳統形象也越發相同。

外,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擔心丹尼爾的面相過於‘兇惡’。

拍攝《大戰皇家賭場》時,反派人選特意選定麥斯·米科爾森來提升反派的氣場。

如此一來,也讓丹尼爾的邦德看起來更像一個正面角色(笑)。、

永遠告別詹姆斯·邦德,也是一場全新的旅程

38歲第一次飾演,如今丹尼爾已經53歲。

要知道布魯斯南辭演時,也不過50歲。

因為重啟後系列的動作戲碼更多,所以對於丹尼爾來講,這一切如今並不輕鬆。

此次恰逢片約到期,丹尼爾也終於要和這一角色告別。

系列重啟後,儘管《大戰皇家賭場》備受好評,但實際上一路走來也並非一帆風順。

例如在試圖放大重啟成功要素的《大破量子危機》中,過多的打鬥和過於濃厚的個人情感,都讓邦德儼然化身為蘭博+傑森·伯恩式的英雄,新邦德透過微妙平衡形成的個人魅力盡失。

儘管票房尚可,但是口碑卻一般。

隨後《大破天幕殺機》的出現,透過對反派的塑造,讓系列再次回到巔峰。

只不過相對於國內外的兩極分化,國外對丹尼爾的認可度已經逐漸提升。

可國內很多評論依舊對丹尼爾持有個人情緒,拋開電影只是單純地不認可這一版邦德。

系列第四部《幽靈黨》上映後,系列的最大問題被暴露出來。

儘管影片已經努力透過現代電影的手法去拍攝,但是對於劇情的走向控制已經很難再刺激到觀眾。

相對的,實際上《碟中諜》也面臨著相似的問題。

反派設計過強,為了讓主角獲勝就必須開掛處理,難免破壞觀感。

尤其是系列的背景鋪得越大,就越容易出現這樣的問題。

所以《幽靈黨》幾乎成了第二部之後,系列最不被認可的一部。

至於本次的《無暇赴死》,目前看來對於影片的品質評論,依舊沒有特別好評。

給出高分的,也多數是看在丹尼爾的面子。

十五年的時間,儘管充滿了眾多非議,但是丹尼爾依舊成功獲得了多數人的認可。

硬漢版本的詹姆斯·邦德,也成為了影史上值得紀念的經典形象。

只不過在丹尼爾之後,007的選角又遇到了新的難題。

究竟是迴歸之前高雅紳士的風格,還是維持丹尼爾這版有點痞帥的路數?

已知目前片方似乎淘汰了小薦認為最適合的抖森。

剩下可供參考的還有亨利·卡維爾、湯姆·哈迪都十分合適,只不過這兩位都會讓邦德在肌肉猛男的路子上越走越遠。

《1917》中的喬治·麥凱和《權遊》裡的理查德·麥登,從年齡上考慮會保證更久地穩定出演。

只不過似乎目前還有一種聲音,在討論黑人演員出演邦德的可能性。

但是這個可真不是什麼好點子,求求別整這種大活。

至於丹尼爾本身,實際上放棄邦德一角,對他的影響不會很大。

科班出身的他演技一直過硬,而且各種風格都可以駕馭。

尤其沒有扮演邦德前,各種劇情文藝片也都有不錯的演出。

如今功成名就,自然可以大膽進行更多嘗試。

比如之前和‘美隊’埃文斯在《利刃出鞘》中的演出就十分經典,系列也一口氣確定了兩部續集的製作。

在這裡我們也祝願他可以在新的演藝生涯中,超越邦德的束縛,塑造出更多讓觀眾可以記住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