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科幻|如今爆火的元宇宙,40年前就被它“神預言”了

用1700萬美元拍攝一部電影,在今天的好萊塢不算什麼事。然而在1982年,這是一筆鉅款。即便是《星球大戰》,第一集也只花了1200萬美元。

圖源:豆瓣電影

這部影片英文名字叫《Tron》,它有好幾個中譯名。最準確的叫《儀器》,最流行的是

《電子世界爭霸戰》

,此外還被譯做《地牢霸主》等名字。它的續集《Tron2》被中國電影發行商譯為《創:戰紀》。“創”是“Tron”的音譯,指虛擬世界裡的一個數字人,它還指程式設計師弗林創造的元宇宙。

當年還沒這些概念?那有什麼關係。

看完《Tron》後你就會發現,它正是元宇宙的早期銀幕設想。

主人公凱文是軟體公司程式設計師。他研發出一款遊戲,被同事狄林傑偷走,當成自己的發明。由於遊戲業績很好,狄林傑一躍成為公司主管。在他主持下,代號“考爾”的主控程式透過網路連線公司所有研發小組,給研究帶來了無窮便利。

凱文憤而辭職,又用駭客手段入侵公司網路,試圖找回遊戲程式,從裡面找到自己主創遊戲的證據。與此同時,安全專家布萊德裡研發出一款名叫“創”的軟體。它不僅能監視網路入侵,而且能監控主程式“考爾”。布萊德裡認為“考爾”中了很多電腦病毒,馬上就要發作,影響整個公司的電腦。另外一個研發小組更神奇,他們正在研製把物體變成資訊傳輸的技術。

多方角逐中,“考爾”開始擁有自我意識。它威脅狄林傑把自己所在的元宇宙從網路中斷開,否則就揭發狄林傑的罪行。狄林傑只好遵命。“考爾”又發現凱文正在入侵網路,便操縱電眼將他分解成資訊,帶入自己的元宇宙,變成數字人“弗林”。

在這個元宇宙中,所有程式都有人類外表,能意識到自己的處境,還知道元宇宙的結構。它們是典型的數字人。由於和原創網路分開,“創”成為一個離線數字人,也被“考爾”鎖在元宇宙裡面,他知道“弗林”曾經是自己的“使用者”,並堅持為“使用者”服務。

“弗林”是真人變成的數字人,擁有改變元宇宙的能力。最初,“弗林”震驚於自己的處境,像其他數字人一樣被真實世界的人類操作著玩賽車遊戲。當他明白過來後,便和“創”一起逃離遊戲區,向“考爾”所在的核心空間進發。“弗林”還恢復了使用者的能力,組建門形偵察器。“考爾”則派出門形武器、以及大批紅衣打手阻止他到來。

在浩瀚的元宇宙裡,雙方展開一波波大戰。“創”最終來到考爾面前,用病毒將它分解成電子訊號。元宇宙與整個網路的聯絡恢復,“弗林”也逃脫出來,恢復成肉身凱文。

今天再看這部早期電影,裡面虛擬世界的畫面就像“俄羅斯方塊”一樣單調。然而在1982年,私人電腦在美國都還沒普及,人們更不清楚什麼是“電腦病毒”,什麼是“網路”。像進入主控程式前要輸入密碼這類細節,在當年都是十足的“高科技”。

影片裡,凱文進入電腦空間後代號“弗林”。今天,玩遊戲要註冊“馬甲”已經成為常識。而在當年,這給人足夠的神奇感。

圖源:豆瓣電影

製片商迪斯尼公司為這部電影配備了當時最先進的電腦裝置,現在看來十分簡陋。一隻隨身碟能存貯幾十G資訊,體積相當於鑰匙。當年,存貯300M的“硬碟組”就有家用電器那麼大。限於技術,片中大部分元宇宙鏡頭只能用二維畫面顯示三維效果,數字人角色只是在人臉上加線條,好多畫面用手工繪製。

但是在40年前,這樣的電影創意十分超前。值得一提的是,總共有500多人參加這部電影的後期製作,臺灣宏廣軟體公司就派來200人,這是華人參與頂級科幻電影特效的早期例子。

影片中,編導想突出元宇宙的程式化色彩,讓畫面充滿光和線條,晶片設計圖被用來當成元宇宙地圖。當然,不可能完全寫實地表現晶片世界,那樣銀幕上就只剩下閃光和數字。所以電影賦予每個程式一張人臉,用喝發光的水來表現它們在吸取能量,用互擲飛盤表現彼此攻擊。程式甚至會死去,分解為電子流

很少在哪個題材上,電影會走在小說前面,但元宇宙題材就是由這部電影開創的。賽博朋克經典《神經漫遊者》,以及現在人們熱議的《雪崩》,都完稿於這部電影之後,很難說沒受到它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