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抗乙肝病毒藥物分類及用法彙總

據推算,我國有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約

9300

萬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約

2000

萬人。乙肝病毒造成的慢性感染可進展至肝硬化、肝癌,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而抗乙肝病毒治療可改善肝臟炎症,減輕甚至逆轉肝臟纖維化,從而減少肝硬化失代償、肝癌、肝衰竭等併發症的發生。

目前我國上市的抗乙肝病毒藥物有

2

大類,包括核苷(酸)類藥物和干擾素α。

核苷(酸)類藥物

我國現在臨床上使用的核苷(酸)類藥物主要包括

3

種核苷類藥物(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恩替卡韋)和

2

種核苷酸類藥物(阿德福韋酯、替諾福韋酯)。

(1)

拉米夫定:

1998

年第一個被批准用於治療慢乙肝,一般劑量為

100mg

,每日一次,口服。長期的臨床應用實踐證明,拉米夫定可顯著抑制乙肝病毒的複製,且嚴重不良反應少,安全性較好,但隨著治療延長,病毒耐藥突變率增高,

5

年耐藥突變率約達

70%

,故不推薦作為初治患者的首選藥物。

(2)

替比夫定:

2006

年被食品藥品管理局批准用於治療慢乙肝,一般劑量為

600mg

每日一次,口服。該藥具有抗病毒活性較好、

E

抗原血清學轉換率高、可用於妊娠婦女等優點,甚至有研究提示其可能具有保護腎功能作用,但其總體耐藥率仍偏高,並且可出現無症狀肌酶升高甚至橫紋肌溶解、肌炎等不良反應,故該藥也不推薦作為初治患者的首選藥物(特殊情況除外)。此外,因該藥與干擾素α何用可致周圍神經病變,應禁止合用。

(3)

恩替卡韋:

2005

年被批准上市,一般劑量為

0。5mg-1。0mg

,每日一次,空腹口服(餐前或餐後至少

2

小時,為圖方便,可選擇在睡前服用,記得服藥前至少

2

小時勿進食)。該藥抗病毒作用高效、耐藥發生率極低,故可作為初治患者的首選藥物。雖該藥安全性及耐受性較好,但治療過程中應注意關注發生乳酸酸中毒的風險。

(4)

阿德福韋酯:

2002

年批准上市治療慢乙肝,一般劑量為

10mg

,每天一次,口服。該藥起效時間較慢藥物,不推薦作為初治患者的首選,但其與拉米夫定、恩替卡韋、替比夫定等藥物之間均無交叉耐藥,故對上述藥物耐藥或療效不佳者,可予補救。長期使用者應警惕腎功能異常、低磷性骨病,甚至範可尼綜合徵的發生,故臨床中應注意監測血肌酐、血磷水平等指標。

(5)

替諾福韋酯:

2008

年被批准上市治療慢乙肝,一般劑量為

300mg

,每日一次,口服。該藥抗病毒作用強、尚無耐藥案例發生、可用於妊娠婦女、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故可作為初治患者的首選藥物。另對於拉米夫定、恩替卡韋、替比夫定以及拉米夫定聯合阿德福韋酯耐藥者,替諾福韋酯仍有較高的抗病毒療效,可作為挽救治療選擇。當然,作為核苷酸類藥物,長期使用者仍應警惕腎功能不全和低磷性骨病的發生。

注意:慢乙肝核苷(酸)類藥物治療過程中為評估療效及監測不良反應情況,患者除遵囑服藥外,需定期複診並複查相關指標,建議血常規、乙肝兩對半、甲胎蛋白、肝臟超聲等每

6

個月複查一次;肝功能、乙肝

DNA

3-6

個月複查一次。對於服用替比夫定者,應每

3-6

個月複查肌酸激酶,服用替諾福韋酯或阿德福韋酯者,每

3-6

個月複查血肌酐和血磷。

干擾素α

此類藥物具有直接抗病毒及增強免疫雙重作用,目前我國批准用於治療慢乙肝的干擾素包括普通干擾素α(

2a

2b

1b

)、聚乙二醇干擾素α(

2a

2b

)。

(1)

普通干擾素α:

3~5MU

,每週

3

次或隔日

1

次,皮下注射,療程

1

年。具體劑量及療程根據應答及耐受情況等因素進行調整。

(2)

聚乙二醇干擾素α

-2a

180ug/

次,每週

1

次,皮下注射,療程

1

年。

(3)

聚乙二醇干擾素α

-2b

1。0-1。5ug/kg。

次,每週

1

次,皮下注射,療程

1

年。

注意:干擾素治療過程中可出現發熱、肌肉痠痛、乏力、頭痛,一過性外周血細胞減少,精神異常、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不良反應,在治療過程中除關注患者臨床症狀及定期評估精神狀態外,血常規第

1

個月應每

1-2

周複查,以後每月

1

次;肝功能檢查每月

1

次,連續

3

次後可根據情況延長至每

3

個月

1

次;乙肝兩對半、乙肝

DNA

、甲狀腺功能、血糖每

3

個月複查

1

次;甲胎蛋白、肝臟超聲每

6

個月複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