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䴉仙”們一起動手包餃子,上海歌舞團的團圓飯“仙氣十足”

“我們家包餃子是褶子往上疊,像這樣從左往右一點點掐過去。”“你看畢然那個好像褶子是往下疊的。”“大概這就是東北餃子和山東餃子的區別?”今晚,舞劇《朱䴉》將在上海國際舞蹈中心上演。為保證演出,上海歌舞團幾乎全員留滬,在投入緊張彩排演出前,年初一中午,畢然跟舞團小夥伴們一起在食堂吃了一頓團圓飯。

圖說:上海歌舞團食堂的自助餐 網路圖

四個長條桌,半自助式的團圓飯,大盆餃子熱氣騰騰,還有不少上海年夜飯必備的風味小菜——色味俱佳的四喜烤麩、有嚼勁的鹹雞、甜滋滋的爆魚,還有炸得金黃松脆的春捲。上海小菜都是食堂師傅準備,餃子卻是大家齊心協力共同完成。山東姑娘畢然,自然是包餃子的主力,只見她穿著一件紅色小西裝,喜氣洋洋地站在C位,指導著同伴們。

“餃子皮的邊緣稍許沾點水,下水煮不容易豁開,也不能太多,太多皮子就爛了。”隔行如隔山,就包餃子這一技術,連團長陳飛華也不得不“甘拜下風”,“我們上海人春節吃湯糰,讓我搓圓子我還有信心,包餃子的門道真是一點沒有。”圍著長條桌的包餃子大軍裡,既有山東幫,也有東北派,食堂師傅拿出兩個大蒸格,上面擺著各色餃子,有工整的煎餃,也有萌萌的元寶餃。不曉得是誰童心未泯,用兩張餃子皮放餡捏了個小太陽,據說誰吃到會有一年好運氣。

圖說:陳飛華(右)和畢然在包餃子 官方圖

朱潔靜的習慣,演“朱䴉”都會提前做一副銀色長指甲,在舞臺上模擬起朱䴉的形態更逼真。朱潔靜自小來上海學舞,也在上海長大,也是頭一回包餃子,看著她避開長指甲費力地捏起一個個水餃,食堂大師傅於心不忍,偷偷“開小灶”教她捏元寶餃:“食指託在後面,兩個大拇指往下一按再往中間一擠,碰不到指甲,也能捏成一個餃。” 春節就是圖個熱熱鬧鬧,看著舞臺上仙氣十足的“䴉仙”們,水蔥般的手指頭飛快地捏起一個個餃子,畫面還真美。

這不是畢然第一次和小夥伴們一起過年:“去年上春晚我們在北京,也是一起過完年再解散的。今年初三就有演出,更沒法回去,索性就大家一起。”今年實行駐演+巡演雙線並進模式的上海歌舞團,在短短一年時間完成222場演出。作為舞團首席演員之一,畢然是紅色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中蘭芬的飾演者之一,“電波”四套主演班底要完成駐演和巡演兩路演出,有時甚至一天演兩場,忙到飛起來。

圖說:畢然曬出大家一起吃團圓飯的照片 網路圖

問畢然這樣高強度的工作量,臨到春節,會不會特別想家。她笑說:“也可能是演出太頻繁了,倒也沒有特別想家,關鍵是舞團的氛圍一直很好,大家連軸轉地演出,默契得就和家人一樣。”在畢然看來,這或許就是演員的宿命,“你唯有把隊友們都處成家人,才可能在這樣的節奏和環境裡甘之如飴、處之泰然。”(新民晚報記者 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