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女性如何遠離這個“紅顏殺手”

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公佈2020年全球癌症資料顯示,全球乳腺癌新發病例226萬例,首次超過肺癌的220萬例成為全球第一癌症,而其中,絕大多數是女性患者。這個“全球第一癌症”嚴重威脅著女性朋友的健康。

據統計,Ⅰ期乳腺癌5年治癒率在90%~95%以上,IV期乳腺癌在10%以下。早發現早治療是防治乳腺癌最有效的方法。乳腺癌更偏愛哪些人?對年輕人是否有豁免權?……女神節來臨之際,江蘇省腫瘤醫院(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乳腺外科俞喬主任,教女性如何遠離乳腺癌這個“紅顏殺手”。

乳腺癌更“偏愛”哪些人

俞喬主任介紹,乳腺癌有一定的遺傳性,在有血緣關係的親屬中有BRCA1/BRCA2基因突變攜帶者,其中有一個或多個乳腺癌患者(含男性乳腺癌患者);自己為卵巢癌、輸卵管癌、原發性腹膜癌患者;既往有乳腺導管或小葉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小葉原位癌患者,既往有胸部放療史者等,這些人群是乳腺癌的高發人群。

乳腺癌好發於中老年人,中國高發年齡在50歲左右,歐美國家高發年齡在60歲左右。但在乳腺癌面前,年輕人沒有“豁免權”。

俞主任稱,在他的門診中,幾乎每年都會收治幾位20多歲的女性乳腺癌患者,正是因為“意想不到”年輕人會患乳腺癌,她們從來不做乳腺檢查,確診時都是中晚期,患癌後要面臨結婚、生子等問題,乳腺患癌對她們生理、心理和未來的人生都會帶來巨大的障礙。所以,年輕女性也要關注自己的乳腺健康,不要認為乳腺癌只是中老年人的專利。

哺乳能降低乳腺癌風險嗎

29歲的小王(化名)5年前發現乳腺纖維瘤,目前大約3釐米。擔心瘤子會長大,複查時她想手術切除纖維瘤,醫生得知她已經結婚,建議她早點生孩子,多餵奶,暫時不考慮手術。這種說法有道理嗎?

俞主任說,哺乳確實會降低乳腺癌風險。卵巢激素可單獨誘導癌細胞分裂,雌激素與孕酮疊加誘導作用加強。哺乳對乳腺有保護作用,哺乳期卵巢激素水平下降,細胞分裂誘導性降低,患乳腺癌的風險降低。所以,母乳餵養時間越長,患乳腺癌的風險越低。

俞主任介紹,在日常生活中,吸菸、熬夜,長期處於情緒緊張壓力大的環境中;晚育或終生不育,多次流產,生育後放棄母乳餵養,高脂肪、高蛋白、高熱量、低纖維素的飲食習慣;不愛運動,肥胖;月經初潮提前,人為干預使停經年齡延長等因素;長期接觸各種物理、化學致癌物質,或者長期吸菸、酗酒等,都能引發乳腺癌的發生。

有研究顯示,服用激素類避孕藥超過10年的女性患乳腺癌風險顯著高於服用激素類避孕藥不到1年的女性,並且患癌風險會隨著服用時間的延長而增加。

體檢醫生摸不到乳腺腫塊,是不是就沒事了

有位患者一年前剛剛做過乳腺體檢,醫生觸診和B超都沒有發現腫塊,後來卻被確診為乳腺導管癌。她感覺難以理解,為什麼當初檢查沒有發現乳腺癌?

俞主任說,近三分之一的導管原位癌最初的表現不是腫塊,而是鈣化,這一類癌症早期醫生查體和超聲檢查都難以發現;醫生觸診會有一定的侷限性,即便是乳腺專科醫生對乳腺癌檢查的靈敏度也只有50%左右,而對於小於1釐米的乳腺癌超聲檢查也容易漏診。所以,乳腺癌篩查,一定要聽從專業醫生的安排,千萬不要認為醫生摸不到就沒事了。

乳腺超聲、X線攝片、乳腺磁共振可以互相取代嗎

俞喬說,如果給三種檢查評分,磁共振總分最高,乳腺X線射片單科成績最高,B超每個科的成績都不錯,但是比較平均。

超聲檢查經濟無創,可用於所有年齡段,可重複做,對良性腫瘤診斷價值高,但是對細小鈣化辨識度低,≤1釐米的乳腺腫塊容易漏診。

乳腺X線,40歲以上女性和高危人群篩查首選,在細小鈣化的顯示上最具優勢,特別容易發現微小的乳腺導管原位癌。但是有射線,妊娠、哺乳期女性不能做。

磁共振對乳腺癌敏感性高達90%以上,但是假陽性率也高,主要作為乳腺超聲、X線發現可疑病變不能確診者的補充檢查。這三種檢查各有優劣,不能相互替代,乳腺癌篩查一定要聽從專科醫生的安排。

乳腺癌篩查怎麼做

國內外的指南都推薦40歲以上的女性開始乳腺癌篩查,但是中國人高發年齡比西方國家提前10歲左右。結合臨床實踐,俞喬建議普通女性自30歲始乳腺健康體檢,每年體檢一次;乳腺癌高危女性20歲始,每年一次,40歲以後半年一次。

檢查方式是臨床查體和影像學檢查相結合。影像學檢查方式首選乳腺超聲,40歲以上超聲聯合乳腺X線,X線每2年1次;對於乳腺X線、超聲檢查發現可疑病變不能確診者,可加做磁共振檢查。在50歲高發年齡段前後幾年內建議乳腺X線檢查的密度為每年一次,個人推薦延續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