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多虧了“鴻門宴”,沒有它?劉邦難成大“氣候”

中國的老百姓都知道鴻門宴,那時指在公元前206年,於秦朝都城咸陽郊外的鴻門(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新豐鎮鴻門堡村)舉行的一次滅秦慶功宴。

這次大宴席,據歷史記載是項羽用來犒賞三軍的,幾十萬參與海吃海喝,光喝掉的酒水就足夠灌滿半個西湖。

當天,主要參與者包括當時兩支抗秦軍主力部隊的領袖項羽和劉邦。項羽在宴會上欲殺劉邦,但最後劉邦成功逃遁而去,也因為這次生死未卜的大事,讓劉邦覺醒。

最後,也是這次宴會在秦末農民戰爭及楚漢戰爭皆發生重要影響,被後人常用“鴻門宴”一詞比喻不懷好意的宴會。

在這場大設計,大陰謀,大策略遊戲裡,劉邦可以說是僥倖,也是必然的幸運,說他僥倖,因為當時如果不是項伯竭力幫助劉邦,並且項羽好大喜功沒有殺心,導致劉邦溜走,如當時項羽有殺他之意,劉邦再大的本事也難逃。

為何說,劉邦也是必然的幸運者,劉邦當時雖然有仁慈之心,並非他甘於平凡,他所以可以順利度過殺局,實際上劉邦智囊團們早就在項羽陣營買下伏筆,一方面雖然有劉邦自身的巧言令色之態度,另一方面項羽的小叔叔項伯功不可沒。如果沒有項伯策應了(大意了)劉邦,劉邦也難逃項羽謀士范增的殺手。

按常理來說,劉邦是必死無疑了。但項羽的小叔叔項伯知道項羽要滅掉劉邦後,他因為想救自己的朋友張良,所以連夜趕到劉邦軍營想要說服張良和他逃走。

當時,張良是一個忠心耿耿之人,他不願意背棄劉邦,在得知項羽要攻打劉邦時,張良對劉邦說,現在硬碰硬和項羽打完全是死路一條。

原本劉邦就是獅子野心,這次項羽刺刀見紅來了,他最終覺醒,下定決心要除掉項羽。

也是因為這次,劉邦是看出項羽志氣遠大,但是內心多有婦人之仁,並且也因為鴻門宴,讓劉邦感覺,天下必須要為強者居之,定有野心和狠心。

公元前203年,楚漢爭霸到了最激烈的時刻。劉邦率軍與項羽在成皋一帶對峙,深溝高壘,堅守不出,還派出軍隊襲擾項羽的糧道。在此同時,韓信率領大軍先後平定趙國、齊國,勝利的天平開始轉向劉邦一方。

劉邦正率軍圍攻楚將鍾離昧時,聽說項羽將至,嚇得漢軍趕緊撤圍,深溝高壘,據守不戰。就這樣楚漢雙方又開始進行對峙,一連好幾個月,結果彭越又在項羽後方活動,楚軍軍糧又開始出現問題。項羽十分憂慮,為了逼迫劉邦出戰,他想出了一個招兒。

幾天後,在楚軍軍營前面出現了一座高臺,形狀很像“俎”。所謂“俎”是古代祭祀時用來盛肉的容器,通俗理解就是盤子之類,不過它的底座比較高。高臺上還捆著一個人,旁邊還架著一口大鍋,熱氣騰騰。接著項羽就派出使者,對劉邦說了一句話,“今不急下,吾烹太公!”

劉邦的父親劉太公,他因劉邦一次作戰失敗,而被項羽俘獲。顯然項羽想用父子之情,逼迫劉邦就範,但項羽太低估劉邦的無恥嘴臉了。劉邦不慌不忙的答道:“吾與羽俱北面受命懷王,約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

劉邦這句話說的很無恥,但卻非常巧妙,意思是說我和項羽都曾為楚懷王效命,我倆曾約為兄弟,我爹就是你爹;如果非要烹殺他爹的話,希望能分我一杯肉湯喝。估計項羽聽到這句話時,已經被氣蒙了,到底是你爹,還是我爹,還是他爹!

項羽盛怒之下,真的想把劉太公殺死。但旁邊的項伯說話了,“天下事未可知:且為天下者不顧家,雖殺之無益,只益禍耳!”項羽這才沒有殺死劉太公。話說劉邦真的不顧自己父親的安危嗎?非也,他那麼說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後來,也是劉邦自己說,是鴻門宴讓他徹底清醒過來,所以,才有了上述一幕的發生。

也是因為鴻門宴,讓劉邦感覺做大事必須要決斷,在

項羽死後,劉邦怕其項家族人死灰復燃,除了所有近親,近信被屠殺外,其它項氏族人全部改姓劉——《史記·項羽本紀》記載:諸項氏枝屬,漢王皆不誅。乃封項伯為射陽侯。桃侯、平皋侯、玄武侯皆項氏,賜姓劉。

劉邦稱為比項羽更強大的梟雄是合理的!而一場鴻門宴讓千古英雄的項羽,英雄氣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