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乾隆年間有兩個最,一個是最幸運的狀元,一個是最慘的狀元邵自

乾隆年間,曾出過兩個“最”,一個是最幸運的狀元胡長齡。一個是最慘的狀元邵自昌。狀元是古代文人的最高榮耀,千百年來有名有姓的狀元只出過700多人,至於好不好考,那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有些時候,即便你學問不差,已經考上了第一名,也會因為各種因素,被人頂替上來,也有些時候,學問不夠,運氣來湊。

乾隆五十四年的狀元,就尤為兒戲,本是第十名的胡長齡,因為名字裡有“長齡”二字,乾隆見了以為吉利,就故意將他捲紙放在頭排,於是胡長齡就這樣“大魁天下”。胡長齡有多幸運,就襯托邵自昌有多慘。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戊戌科狀元尤其受關注,因為這一科,上到主副考官,下到讀卷官,都是前科狀元,這對於科舉史來說,是前所未有的盛事,因此,狀元花落誰家,就尤其受關注。殿試過後,來自北京大興的考生邵自昌成功被擬定頭名。

主考官將前十的試卷拿給乾隆看,乾隆依次看了頭幾名的試卷,他雖然覺得邵自昌的對策中有那麼一兩句,略有些不太連貫,但是也沒打算因為這點原因,改變這個名次,於是點點頭,讓吏部尚書程景伊按照這個名次拆封寫榜。

若是痛痛快快就拆開試卷,那這次狀元非邵自昌莫屬,但問題就在於,程景伊拆了幾次試卷,都沒有拆開邵自昌的彌封,拆不開彌封,就看不到姓名籍貫,於是乾隆急了,命令程景伊將第二第三的往前移,將他的試卷挪到第三,可是在程景伊拆完第二第三的捲紙後,還是拆不開邵自昌的,最後只能繼續拆第四名的,第四名拆開後,才把邵自昌的拆開。

乾隆見此,覺得這是天意,於是就讓程景伊按照這個拆卷的順序寫榜,就這麼,本應該是狀元的邵自昌,因為捲紙打不開,從一甲第一,狀元及第變成二甲第一,只有一個“金殿傳臚”的名號。本應第二的年僅24歲的戴衢亨則成了狀元。

邵自昌不但成全了第二名,他還成全了第四名,原定第四名的孫希旦是溫州人,也是溫州35位進士中,唯一進入一甲的人,孫希旦憑藉這個原因,聲名大震,連瑞安城關西門外都有專門為他而設的“探花樓”。

若是學問不如人,那隻能甘拜下風,但因為試卷拆不開,這麼可笑的原因失去狀元,只能說一句“時也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