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莫言打假急出表情包?“名人假語錄”何時休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評論員 晁星

這些作品真不是我寫的;用我的名字,豈不是便宜了我……日前,莫言線上打假“莫言作品”引發不少關注。最讓人啼笑皆非的是,某篇冠以莫言之名的“偽作”竟入選了某大學教材,莫言還因此收到400元稿費。

“人在家中坐、作品天上來”,有此奇葩遭遇的何止莫言。從魯迅、張愛玲,到楊絳、白巖松,花樣繁多的假語錄充斥社交網路。這其中,格調尚可的有之,乍看還真有模有樣;但內容粗鄙、無病呻吟、東拼西湊的更多,或宣揚“成功學”,或販賣“焦慮感”,可謂“一眼假”。

對名人而言,老被張冠李戴,“行走坐臥都中槍”也不勝其煩。莫言此前也曾多次在微博打假,這一次更表示有人拿“偽作”批評其三觀,“只有哭笑並嘆息了”。

“名人假語錄”為何氾濫?根兒在碰瓷還真出流量。同樣一句話,“路人說”就平平無奇,“名人說”則自帶光環。不少營銷號吃準了這一套,炮製杜撰出花式語錄,甚至還進行精準投放。

有網友總結,“教你做人”的話一般劃歸魯迅,帶點幽默調侃的大多冠之莫言,涉及情感問題的最好栽給張愛玲……

假語錄一本正經胡說八道,看似荒誕,但往往能形成以訛傳訛的“病毒式”傳播,不少抄來傳去還被奉為“至理箴言”。

名人受擾,網友受騙,真真假假,蕪雜難辨,對如此“造假”不可一笑而過。

在這個問題上,莫言積極打假就是正確示範。與此同時,相關方面也應積極行動,把技術手段用起來。比如,北京魯迅博物館就上線了檢索系統,網友可線上查詢“魯迅說過的話”,幫助魯迅先生一鍵打假;網路平臺也應加強把關,避免假語錄滿天飛。

更關鍵的是,越是碎片化資訊時代,廣大網友越要善思辨、不盲從,看到“金句”多過下腦子、查下出處,就不會被“胡言亂語”牽著鼻子走了。

莫言在中篇小說《紅唇綠嘴》中,塑造過一個遊弋在網路上的“網鱷”形象:時常打著傳播正能量的旗號,販賣謠言。

假語錄也好,謠言也罷,網路空間的每一方、每個人都多點求真、較真的勁頭,“製假售假”的“網鱷”才沒有機會興風作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