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2022,國劇重獲觀眾信任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毒眸

2022年行將結束,終於可以篤定地說一句:對國產劇行業而言,這是不錯的一年。

從觀感上看,從開年的《開端》開始,到暑期檔的百花齊放,再到年末各處榜單的總結——這一年,國產劇觀眾的選擇變多了,放在社交網路當中討論的熱播劇也從年初持續到了年末。這樣看來,年初各家喊出的“提質減量”的口號,取得了階段性的效果。

“持續做出好作品”的作用肉眼可見的。曾幾何時,在國產劇整體口碑不受信任之時,高產量、低良品率的實際情況,在商業上也指向了,國產劇很難成為一門好生意。在文娛產業寒冬之初,這樣的困局背後,的確導致了一些惡性迴圈的發生。

但如今,情況正在發生變化。最近兩年,各大平臺、製作公司都開始逐漸找到正確的路徑——只有做出好的作品,尊重觀眾,才能收穫本應擁有的價值。用好的內容來獲得收益、引發討論,才是從寒冬走出、迎接春天到來的不二策略。

這並不是要做無謂的追捧,對觀眾而言,好的內容永遠是多多益善。如此,路徑的意義,才會比幾部爆款劇的作用更加深遠,對行業而言,重新獲取的信任,也是下一步回報的、與觀眾建立良好商業信用關係的前提。

好劇和好資料

說“提質減量”是2022年國產劇的第一關鍵詞,應該並不為過。在開年之初,各大平臺就公開、或在內部喊出了這一口號。從各大資料結構來看,成果還算顯著。

例如,根據藝恩資料,2022年劇集上線數量延續了下降趨勢,在主流影片平臺對劇集上線數量的嚴格把控之下,2022年共上線劇集301部,比上一年減少了18部;但與此同時,2022年電視劇平均播映指數同比升高了15。9%,網路劇平均播映指數更是同比增長了20。7%。

在資料機構之外,較能參考口碑水準的豆瓣,2022年的國產劇水平也在肉眼可見變好。根據VLinkage資料,2022年劇集豆瓣均值為6。24分,是最近4年的最高水準。

用更簡單的話來總結,2022年,國產劇總體“產量”穩中有降,但頭部作品的質量整體在上升,使用者口碑變高了,看的人也變多了。與“爛劇得不到市場親睞”對應的,是“好劇能夠被追捧”更接近基本共識。

這一點,以《開端》來作為2022年的“開端”,頗具有象徵意義。在藝恩資料當中,騰訊影片獨播劇集《開端》是2022年播映指數的第二名、使用者熱度的第一名。這部以時空迴圈為話題點、用輕科幻設定演繹小人物生活的劇集,作為全年劇集爆款的一個開始,也相當合適。

以播映指數(藝恩資料)、播放指數(VLinkage資料)來看,2022年的“劇王”當屬《夢華錄》,這部由劉亦菲、陳曉主演的作品,確實佔據了不少網友整個夏天的討論,不論是不落窠臼的劇情展開,還是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議題的結合,都讓它成功破圈,成為萬千國產劇使用者、甚至非常規國產劇使用者的典型討論物件。

根據藝恩資料,播映指數前5的劇集當中,騰訊影片的《夢華錄》、《開端》、《星漢燦爛·月升滄海》佔據了前三,VLinkage的劇集網路播放指數中《夢華錄》、《星漢燦爛·月升滄海》和《餘生,請多指教》皆進入前五。

從長線的趨勢來看,一是在新題材當中開拓、二是在老題材當中創新,是國產劇的兩種不一樣的選擇,哪怕只以這兩部現象級的爆款為例,都剛好對應了這兩條路數:《開端》是國產劇當中觀眾比較少見到的“新題材”,《夢華錄》則是老題材當中的新敘事。

既然已經提質減量,那麼頭部劇的水準能夠到位,就顯得尤為重要。這也是從資料上看,國產劇在2022年交出了不錯答卷的原因。

根據VLinkage資料,與2021年相比,雖然2022年熱度區間的提高是全方位的,但“高熱度劇集”數量的增長明顯。其中60+量級的劇集,數量增長最多,漲幅達到29%,而全網關注的90+量級爆款也比前一年增加了一步,觀眾的選擇也在顯著變多。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VLinkage資料,《夢華錄》成為了繼2021年的《你是我的榮耀》之後的新一年的劇王,騰訊影片獨播劇連續兩年奪得劇王。作為平臺當中的代表,騰訊影片成為了“提質減量”思路的制定者,思路轉變後,用好劇收穫觀眾投票的獲益者。

好劇和好資料

在歷經數年的培養當中,觀眾的付費意識已然有顯著增強,與此同時發生的是,觀眾的口味也越來越“刁鑽”了。

於是,從市場反應的資料來看,高口碑+高熱度成為了這一年的標配。開年的《開端》在豆瓣目前已經超過了80萬人打分,分數穩定在7。9,《夢華錄》在開分之時曾因“太久沒有看到這樣的劇集”分數直衝8。8,並讓“報復性打分”的調侃成為關鍵詞,最終也穩定在了80萬人打分、8。0的均分。

從熱度上來看,劇集的影響力不僅僅體現在幾部頭部作品的聲量上,也體現在影視內容的本質:對社會心理的把控上。例如,在古裝題材當中,經歷了數年的沉澱,今年有多部劇集做到了在經典賽道上的推陳出新,相比2021年總體減少26部的基礎之上,藝恩播映指數提升了26。9%;而對女性賽道的挖掘,今年也有多部作品脫穎而出,傳遞影視中應當傳遞的能量。

另一個勢頭是,觀眾開始不再滿足頭部劇“有一兩個亮點”,任何題材的熱播劇,觀眾都會用非常嚴格的標準來審視,這也就要求了劇集本身質量必須過硬,不論是題材的創新還是新老賽道的開發,

觀眾口中的時空迴圈是《開端》的創新點,但如果沒有過硬的人物刻畫和合理的推進節奏,光有創新,《開端》無論如何都火不起來,在現實題材方面,不論是《開端》式的創新,還是《縣委大院》這類紮實的生活流描寫,都可以成為觀眾喜聞樂見的內容;“現實題材”之外,頗受年輕觀眾喜愛的古裝題材,也沒有故步自封,暑期檔的《星漢燦爛·月升滄海》和《夢華錄》等,都在做到東方審美、視覺享受落地的同時,在故事書寫上也頗有建樹。

總而言之,要好劇,可不止“有一兩個亮點”就行——這顯然對行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相比以往“大水漫灌”時期空有產量、缺乏質量的國產劇口碑低谷期,目前擺在國產劇面前的“困難”無非是身上的“擔子”需要從業者們為行業創作出更好的內容,從而為行業本身創造價值。

這種“困難”,相比前幾年,已經是一條清晰可見的路徑,這是平臺們需要珍惜、也需要繼續沿此穩步前行的節奏。影視內容的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從來都是並行的,這是長影片行業的特點,也是長影片行業的使命,當產業真正慢慢執行到這種內容本位、透過好的內容創造“雙重價值”節奏當中,觀眾對國產劇的信心將會迴歸,劇集產業也會變得越來越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