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原來,厲害的人,真的很會鬥心眼

位置一變,心態就變,這是人生常態。

讀到《資治通鑑》熊逸版中這一句話時,特別認同。哪怕是再親密無間的朋友,一旦身份和地位發生變化時,曾經的親密無間都會變得土崩瓦解,這是人性的弱點。

高手對決,拼得不再是感情,不再是心眼,而是格局意識。

就像公子衍一樣,在他感覺到大勢已去時,主動請辭,保留了自己的體面,更重要的是在辭職之前,他還推薦了替代他的人選,可謂是謀略的高手

在《資治通鑑》熊逸版中,公子衍可謂是站得高,看得遠。他是合縱的帶頭人,但和田需的關係處得並不好,但魏襄王對公子衍不錯。

但公子衍提出的五國伐秦策略,不僅沒有立功,反而被秦國胖揍一頓,這下他的臉面也掛不住了。他面對的問題,是不是自己給魏襄王的主意出錯了。

既然事情搞砸了,但得承擔責任,為了撇清自己,他得找個人來當“替罪羊”,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跟自己關係不好的田需,如果能把錯推到他身上,自己的臉面和前途都保住了。

公孫衍對魏襄王表示,我可是掏心掏肺,沒有建功立業還是因為田需在背後使壞,而您又太聽他的話,田需這種人堅決不能留,反正他不走,我就要走了。

你看,公孫衍多聰明,把難題拋給了魏襄王,魏襄王只表示田需是自己的寵臣,自己喜歡他也好,不喜歡也罷,都是無關緊要的事。要是公孫衍不喜歡田需,他以後就疏遠他一點,要是發現田需再使壞,就直接殺了他。

公孫衍當然沒有什麼可說,栽贓不成,只能自己走人了。

在走人之前,公孫衍還幹了一件事,推薦了天天想“坑”自己的田文,原本公孫衍一走,田需是老大了,但推薦只能排到老三的田文,前邊的老大和老二就產生嫌隙了。

這就是公子衍的大格局之處,即便他走了,也能把事情安排得明明白白,相當於把之前老大、老二、老三的“情比金堅”瓦解到“人心隔肚皮”。

誰不為自己的利益而鉤心鬥角呢?

公子衍很厲害夠奸滑,但田需也不是吃素的,看著公子衍臨走還給自己“擺一道”,他也積極展開了自救。

田需了為自保,找到了蘇代來當說客,蘇代並沒有直接說田文的壞話,而是反問魏襄王一個問題:

田文對魏國盡力,還是對齊國更盡力?公子衍對魏國更盡力,還是對韓國更盡力。

得到肯定答案後,蘇代開始挑撥了他對田文的信任。

大意是無論是田文還是公孫衍,都有可能生出異心,不如派田需進行暗中監督,這樣他們都會有所忌憚。

這就是利用了人性的多疑,大部分人對人,對事都沒有絕對的信任,但凡有一點可能,都會把事情往壞處想,畢竟“防人之心不可無”。

就好比“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一樣,對外人一直有著警惕心,也可能會“老鄉老鄉背後一槍”的防範意識。

這也說明越是高段位的競爭,越斗的是心計,是手段,更是謀略與格局意識。畢竟“高處不勝寒”,面對僧多粥少,能搶到位置的,都得使出渾身解數,才能活得長久一點,活得更好一點。

這些故事並不是瞎編,而是根據《資治通鑑》拆解出來的歷史細節,將難懂晦澀的歷史,分別是追本溯源、竭澤而漁、跟進學術前沿、知人論世、思想史的專用解剖刀、古代意識和現代意識,將《資治通鑑》拆解得通俗易懂和妙趣橫生。

每個人都有想讀完《資治通鑑》的理想,可是難度終究很大,晦澀的語言已經勸退了很多人,所以熊逸老師的這版《資治通鑑》相當於用大白話,將周紀三、周紀四、周紀五、秦紀一和秦紀二,以二百六十多個問題為脈絡,拆解了戰國諸侯的土崩瓦解和大秦帝國的崛起。

在讀的時候,沒有半點的晦澀感,也不需要頭殼疼的查資料,只用讀《資治通鑑》熊逸版,它一共分為九冊的口袋本套裝書,讀起來很是暢快淋漓,連我這種歷史盲都讀得津津有味。

熊逸自稱拆解這套鉅著時,用了七把刀,分別是:追本溯源、竭澤而漁、跟進學術前沿、知人論世、專剖思想史、古代意識、現代意識、古代意識。

沒有什麼歷史是孤立的,它是古代史,是當代史,是物質史,也是觀念史。

想讀懂一個人,讀懂一個時代,要儘可能將事件進行還原,這就是熊逸老師帶給我們的閱讀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