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趙普是北宋初年的名相,他是如何輔佐宋太祖趙匡胤建立大宋朝的呢?

趙普是北宋初年的名相,他從陳橋兵變之前就一直輔佐著

宋太祖趙匡胤

,可以說是太祖的心腹大臣。

宋初建隆二年

,國內雖然還有十多個政權林立。

但是整體來說沒有大的敵人可以阻礙宋朝

統一的步伐

。國家剛剛建立,一切還都處於百廢待興的狀態。

對於一個武將出身的趙匡胤來說,

打天下

的時候,只需要勇武氣運就可以。然而到了

坐天下

的時候,卻一點都不容易。

而作為國士的趙普,給太祖進獻自己的政見。他認為之所天下亂戰多年,就是因為地方方鎮勢力過大導致的。

現在已經建國就不能像唐朝一般

重蹈覆轍

,應該收歸地方

權利於中央

削減地方武將的權利

,不再擁有獨立的軍事權一切需要服從中央的調配否則視為謀反。而相比較起來,更是對中樞進行了新的改革。

相權的變化

1、

被削弱的相權

自秦以來,

相權皇權

之間的鬥爭從來都沒有結束過。雖然宋代並沒有像朱元璋一般直接就把宰相的位置取締,但是也用分權的方式來對相權進行了大範圍的削弱。

在過去的朝代裡,

宰相的權利

很大。從細微處可瞭解,宋代以前宰相與皇帝議事往往都是坐著。

到了宋代卻需要與其他臣子一般無二的站著議話。雖然不是什麼重要的事情,但也間接的代表了皇帝

削弱相權

的想法。

2、不同以往的宰相

過去的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總領朝政

於一身。哪怕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書省也是大權在握。而宋代直接就把

行政,軍事,財政

三大權利進行分化。

中書門下執掌行政權,樞密院掌握了軍權,而三司則把持了財政權

。由此直接把宰相的權利變成了三個機構的權利。這三個機構內雖然都設有相對應的長官,但是也都受到其他崗位的牽制與節制。

由此雖然宋代也有宰執,但是不僅被副手參知政事分化了權利連帶著軍權,財權也都分化了出去真可謂

不同以往

二、中樞權利的分化

1、政治權利的獨立

單是看行政權來說,宰相還是有很大權力的。但是同樣在中書門下,還有

參知政事

。一般來說兩者之間大多都保持著不遠不近的距離,既是互相制衡又不會有太大的分歧。

然而這勢必會造成所謂

派系林立

的情況產生,或者兩者之間之一直接被架空。因此在宋朝的

朝堂之上

,哪怕是文人之間鬥爭也是非常的激烈。而對於宰相來說,這種

權利分化

的結果使得中書門下的行政效率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這絕不是趙匡胤想看到的,於是,原有的相權被

一分為二

,分為中書和樞密院,一文一武,號稱“

二府

”。中書又稱

政府、東府

;樞密院又稱樞府、西府。

中書即中書門下的簡稱,是最高行政機構,其長官即宰相,官銜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簡稱

同平章事或平章事

),其議事辦公場所稱政事堂,俗稱

都堂

2

、獨立的軍事機構

北宋設立了獨立的

軍事機構樞密院

,而樞密院的長官自然也就是所謂的軍權在握的人。由於宋朝重文輕武,所以這個明顯的武職卻在大多時候都是由文人來擔任。

其實樞密院的長官也可以相當於

武丞相

,同樣的軍權也是會受到一定的制約。同知樞密院事等其他樞密院內的官員,不僅僅是樞密使的副官也是很好的制衡手段。

一般來說都會安排

文臣武將

分別擔任樞密使和同知樞密院事,以此來保證不會輕易的串通一氣。甚至這種文人為首武人副手的情況,被沿用到了地方等軍隊裡。而一般來說被收歸中央的

名臣勇將

基本都算是被

架空

了。其中以狄青來說,就是非常鮮明的例子。

3

、財權的剝離

北宋時期,經濟實力空前強大。所以財政權也是非常重要的權利,三司使統領天下財權也可以說是

權柄滔天

。當然針對於三司,不僅僅設立的相應的副官來進行內部的制衡。

甚至還有一定的檢查機制單獨

對皇帝負責

,和現代的審計機關類似。至此,中樞方面的權利徹底完成了

三權分立

的狀態。

地方的革新

1、漕、憲、倉、帥

既然中樞也受到了分化,那麼地方上的權利也會受到相對應的分化。這樣也方便中樞三個方向可以直接輻射到地方的相對於崗位。

因此

漕、憲、倉、帥,

四個機構應運而生。分別執掌

漕運,刑罰,軍政以及財權

。這四個地方機構,同樣也是互相制衡。

內部也是有著不同的

派系林立

,相互爭鬥不休。這樣下面的人爭鬥不休,統治者的位置就變得更加的穩定。有效的減少了一家獨大的場面出現。

其實剛開始,之所以以這種複雜的方式來設立

官員體系

。就是希望能夠用如此架構來保證各個職位的官員得到

監督和制衡

然而其實越是複雜的方法越容易出問題。隨著職能的複雜化,越來越多的重複性職能出現。

很多時候一個政令需要多個人稽核才能透過。而且這樣犧牲

行政速度

的舉措,甚至都沒有完全的保障權利的分化。依舊存在

互相掩飾

的情況,導致從宰相單個人的強大變成某個利益集團的強大。

參考資料:

《續資治通鑑長編》

《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