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明朝將軍黃森屏,朱元璋賜名派他出使海外,沒想到他直接建一國家

中國古代的皇帝中,只有兩個皇帝是真正布衣出身的。一個是開創了漢朝四百年的泗水亭長劉邦,另一個就是大明王朝的奠基者叫花子朱元璋。別看朱元璋大字不識幾個,治理起國家來 卻遊刃有餘。

當時大明雖然已經建立,然而北有北元殘餘勢力蠢蠢欲動,南有倭寇不時騷擾邊境。

朱元璋派藍玉等人北上,終於在捕魚兒海將北元政權徹底剿滅。而南方則派總兵黃森屏赴雲南抗倭。

今天我們的主人公就是這位雲南總兵黃森屏。

影視劇中的黃森屏

初出茅廬

黃森屏,福建泉州府人。元末明初的時候跟著起義軍反抗大元的殘暴統治。後幾經輾轉,進了朱元璋的部隊。因其作戰勇猛,常常衝在第一線,屢立軍功,很快得到了朱元璋的賞識。

大明開國不久,南部邊陲就出現北元殘餘勢力與倭寇勾結,燒殺搶掠,老百姓苦不堪言。朱元璋召叢集臣商議對策,想要派一個南方將領前去抗倭。

此時,福建籍的黃森屏就進入了大家的視線。

經過兵部考功司的核準,朱元璋最終決定由黃森屏領兵前往雲南鶴慶,守衛邊疆。

朱元璋

屢立軍功

洪武八年,黃森屏領兵來到了鶴慶,做了鶴慶守備,總理當地的防衛。黃森屏到任後,開始整頓軍馬,整理防務,當地治安很快安定下來。

兵部上報朱元璋,朱元璋大喜,將黃森屏連升三級,調往騰衝擔任騰衝衛總兵。

俗話說“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洪武皇帝的器重也讓黃森屏放開了手腳,在騰衝建造了石頭城,被譽為“

極邊第一城

”。不僅牢牢地守住了大明的南大門,還重創了到處尋釁的倭寇,大明的南疆也穩定了下來。

黃森屏畫像

御賜名字

朱元璋在掃平北元殘餘勢力之後,就想派人出使海外一來是向世界宣告大明王朝的建立,二來是要恢復周邊國家的進貢制度。在選擇出海使者人選時,騰衝衛總兵黃森屏引起了他的注意。

此人是福建泉州人,泉州港在南北朝時期就已經開始接待外國人,經過幾百年的開發,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對外貿易港口。

由泉州人黃森屏作為大使出使海外,無疑是最佳的選擇。

不過當時的黃森屏並不叫這個名字,而是叫黃元壽。朱元璋想了一下,覺得黃元壽這個名字不好。元朝都滅亡了,還叫元壽是不是有點不太妥當,而且還是出使海外,會不會讓人產生歧義。

後來想到黃元壽曾經在南海森屏灘剿寇抗倭功勳卓著,就給他起名黃森屏,也是為了讓他能記得故土。

影視劇中的朱元璋

斷手之河

歷史上能被皇帝賜名的,要麼是功勳卓著之人,比如徐世勣被唐太宗李世民賜名李勣,要麼是即將被賦予重任之人,比如馬三保被明成祖朱棣賜名鄭和。而黃森屏屬於後者。

洪武九年,剛剛升任騰衝衛總兵的黃森屏目睹了洪武四大案之一的“空印案”。

雖然案件的涉案官員多為掌管民政的戶部官員,但是也讓他感覺到了深深的危機。

恰逢此次奉命出海,黃森屏召集全家老小宣佈南遷,率全族及鄰居數千人經緬甸西南部抵達婆羅洲,也就是今天的加里曼丹島。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在東加里曼丹的一條大河登陸時,因為突發風暴,加上當時的航海技術不夠成熟,船隊遭遇了不少損失,不少大船遇難,死裡逃生的人很多都失去了手臂,從此這條河被稱為“

支那巴塘岸河

”,即中國人斷手之河。

東加里曼丹

南洋立威

當時的南洋被兩個比較強大的國家控制著,一個是南面的印尼,另一個是東面的蘇祿蘇丹國,而黃森屏登陸的國家正是夾在中間的渤泥國,也是實力最弱的。

渤泥國常年受兩大強國打壓,除了進貢就是侵擾,苦不堪言。

新即位的渤泥國國王馬合謨沙向黃森屏求援,為了表示誠意,還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黃森屏,並封他“並肩王”。

俗話說無功不受祿,黃森屏也想在南洋有個立足之地,便答應了馬合謨沙的請求,率大明軍隊擊敗蘇祿蘇丹國的入侵,渤泥國避免了滅頂之災的厄運。

馬合謨沙非常高興,讓自己的弟弟艾哈邁德娶了黃森屏的妹妹黃元麗,又封黃元麗為“斷手河公主”,渤泥國從此傍上了明朝的大腿,國力逐步強盛起來。

如今的馬來西亞

監國渤泥

在黃屏森的幫助下,渤泥國得到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而黃森屏也開始藉助渤泥國發展自己的實力,並在斷手河東部到北部的區域建立了具有濃重中國色彩的中國城、中國鎮,而這些城市慢慢變成了今天馬來西亞的大都市哥打基納巴盧和支那魯特城。

老國王馬合謨沙去世後,他的兒子哈桑即位。

出於對黃森屏的信任,馬合謨沙去世前託孤黃森屏,由黃森屏和馬合謨沙的哥哥特曼貢親王聯合監國攝政。

黃森屏的威望進一步攀升。

四年之後,哈桑去世,渤泥國陷入了爭權奪利的兩年混亂期。經過一系列的鬥爭,黃森屏扶持的艾哈邁德擊敗了特曼貢親王,成為渤泥歷史上第二位被承認的國王。

如今的哥打基納巴盧

衣錦還鄉

1408年,年逾古稀的黃森屏越發思念故鄉,於是率領部分親戚和手下回到中國進貢。

臨行之前,特意將妹妹黃元麗留下鎮守渤泥國。

當時已經是明成祖朱棣的時代了,朱棣聽聞龍顏大悅,特意下旨,要求使團進京路上的所有州縣好生招待。

1408年12月,黃森屏終於抵達大明首都南京,見到了明成祖朱棣。

由於舟車勞頓,再加上年事已高,黃森屏還未享受到回鄉的喜悅便猝然去世,享年六十七歲。

明成祖朱棣

赤子之心

雖然黃森屏在外已經漂泊三十餘年,但是心中對祖國的拳拳赤子心仍如昔日。

去世之前,黃森屏嚮明成祖朱棣提了幾個要求:

第一,將渤泥國和斷手河流域的土地劃入大明版圖;第二,請大明封東南亞最高峰為渤泥國的鎮山,並賜名;第三,允許自己葬在中國。

明成祖一一應允,並在南京為他立墓,以王禮下葬,並封他的兒子為渤泥國王,命太監護衛其赴渤泥國上任。

黃森屏之墓

百年汶萊

自黃森屏初次登上渤泥國算起,已經有六百餘年的歷史了。

渤泥國在一次次的風雨之後慢慢演變成了今天的汶萊,成為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之一。

當你走在汶萊大街上的時候,還能看到黃森屏路,而汶萊王室也將黃森屏列入《汶萊王室世系圖》中,給予了極為正面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