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小寫意花鳥畫大師王雪濤為啥那麼成功?他究竟是怎麼修煉的?

小寫意花鳥畫大師王雪濤,為什麼會那麼成功,他究竟是怎麼做的呢?

王雪濤在小寫意上取得的別你就要有目共睹特別是他的小寫意牡丹被人們稱為牡丹之王,他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呢?而且能得到中外人士的好評,其實他不僅僅是對我國小寫意花鳥繪畫做出了突出貢獻,而在世界文化藝術和平發展事業中也做出了巨大貢獻,這是有目共睹的。

而現代畫壇上一些有名望的大師他們不僅僅是在藝術領域有成就,有貢獻,他們都對祖國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幾乎都是為祖國建設發展有貢獻的,比如書法家於右仁曾經就一度參加革命事業。

嶺南畫派的一些人幾乎都是為黨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們的身望,貢獻早就超出了他們在藝術領域的成就,社會地位決定他們藝術產品的價值。王雪濤也同樣如此,而且他還在教育領域做出了巨大貢獻,為新中國培養了一批又一批著名畫家,對文化藝術發展功不可沒。

那麼他在藝術領域的造詣如何呢?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王雪濤的藝術人生,瞭解其藝術的繼承與發展歷程。王雪濤在繪畫繼承上是繼承宋、元以來的優秀傳統,取長補短,所作題材廣泛,構思精巧、形似神俏、清新秀麗,富有筆墨情趣。他在繪畫創作上主張“師法造化而抒己之情,物我一體,學先人為我所用,不斷創新”。反對食古不化的畫家,注重學生的外師造化,很大程度上有石濤思想的引導,而受石濤影響的現代畫家特別多,比如齊白石,張大千,黃賓虹等等。

王雪濤的小寫意花鳥畫在畫法上主要是工寫結合,對於虛實把握得很巧妙,其中王夢白對王雪濤影響最大,以至於他善於描繪花鳥世界的豐富多彩和活潑生氣,又精於表現畫家的心靈感受和動人想象,都得意於王夢白,甚至後來的老師齊白石的教導。

在繪畫的風格上王雪濤作品清新靈妙,能達到雅俗共賞,風格比較顯明。而且他的繪畫題材也豐富多彩,不僅僅有花卉,還有鳥蟲魚的小動物,對於這些物象他皆能刻畫細緻入微、鮮活多姿、生動可愛、情趣盎然,使得明清以來花鳥畫的僵化程式在他這裡很好地避免了。

大師齊白石在王雪濤繪畫生涯中扮演了最後一位老師的榜樣,這個名字就是他給取得,而他的繪畫思想卻深受王夢白老師的形象,記得1931年,白石老人在雪濤畫荷塘上題曰:“作畫只能授其法,未聞有授其手者。今雪濤此幅似白石手作,餘何時授也?”可以看出齊白石對王雪濤的繪畫非常認可的,而且很喜歡。

王雪濤也在教學中,多次提到花鳥畫在意境創作中的畫情、畫理、畫趣之間的關係,其認為情和趣是畫家自身的感情,作品好不好皆以能打動人為主,好的作品總要有情趣才能打動人心,這要得益於畫家自身的情感,自己先有情,然後才能打動他人,而畫家一生對自己情感的培養很看重,這也是好多大師不斷嘗試新的感情的原因,不讓自己的情感枯竭。

王雪濤之所以牡丹畫的好,得意於他的觀察,現實中的牡丹首先牡丹這種花碩大、豔麗、秀韻多姿,更因其清香宜人端莊絢麗,集天地之靈氣於一身。所以深得人們喜愛,王雪濤就特別喜歡牡丹,他畫的牡丹也受世人喜愛,

他畫牡丹有一套他自己的方法,首先就是根據花瓣組織規律,碎整錯綜,千變萬化,用順、逆戳、點之筆表現花頭形象,色或墨以淡而濃,層層相加(不可次數太多),運筆要靈活,逆走、順走、斜走交錯進行以刻畫其反轉折合。

再用墨上,他用比較濃的墨寫出牡丹光照的部分,而用深墨表現牡丹花陰影部分,這利用西方繪畫元素,把光影關係融入到了繪畫當中,他還說如果畫得比較呆,就要打破這種規律,可以用到皴、擦、戳、點等筆法補救。花頭最忌諱的就是圓,用色要和用墨一樣,有深淺的變化,一幅畫中枝幹如果感覺比較呆板,可以用斜出幹去破一下。

深一點畫可以用到濃墨,粉花可以用淡墨,當然也可以用深綠葉襯托出,這樣是一個很好的對比,花頭要放在畫面主要位置,這樣可以主體突出,其安排應按“立意”佈置,出花要含蓄,不能太實,這樣沒有意境美,更不要喧賓奪主。

一朵花中的花瓣本身也要有虛有實、有濃有淡、有整有碎,這個不能僅僅是一幅畫中的關係,小到一個區域性同樣如此,兩個花頭並立的時候必有繁簡、大小、俯仰區別,不能相同,或者用葉子破開,墨寫花頭要躲開葉子,墨色有別,注意白紙效果。

如果一幅畫中畫比較顯眼,而且大紅花頭太古裡的時候,就可以用到比較重或淡的花苞、芽子適當將其瀉一瀉,但是不能太過,要和花頭呼應,不然會顧此失彼,花鳥沒有關聯,這種手法類似樹石的苔點起醒、瀉、聯絡、呼應作用。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王雪濤在古人哪裡學到了更多東西,而且他還加以變化,沒有直接用古人的方法,而是自己吃透之後,用自己的方法。通常畫牡丹的葉子,基本方法各種教材上都有,比如牡丹葉自然結構為“三杈九頂”,但是在畫的時候和自然界中就不一樣了,不用每一個都畫得逼真、如實,要分成組,著重總氣氛的追求,一枝一葉不可馬虎,不必拘泥於先畫枝或先畫葉,但必須心中有數。

寫意牡丹的葉子比較容易畫,不像工筆那樣要畫葉子的正面和反面,寫意的沒有正反之分,透過濃淡及用筆複雜變化來表現其前後、反正、俯仰之姿,葉與葉之間須遙相呼應,有姿態,有情趣,畫後看前筆,有小中心和大中心,有些葉子可一帶而過,似苔似葉。

不管怎麼畫,最終還是注重一個變化,不能有雷同,牡丹必須要用葉子來襯托,所以葉子比花頭難畫,如果葉子太整,畫的時候一定要透過找變化使其豐富,越是外緣的葉子,處理時越要慎重,主從明確,服從主體,葉子點完,再看總得氣勢,如果不滿意就可以調整,要注意整和碎之間的關係。

畫葉子的時候,要涉及到勾葉脈,這個時候要畫的活一點要,不能太刻板,勾時自上而下、自下而上、順筆、逆筆、回筆可穿插使用。但是必須從整體出發,也不用都做得很到位。

交代得太清楚就沒有意思了,含蓄的地方特別迷人,也能讓人產生想象的空間,有肯定的,有含蓄的,疏密、長短互相聯絡,葉子太“平”用葉脈用筆的輕重、色的深淺不同區別,葉子“軟”了可勾硬,葉子“硬”了葉脈可勾軟,總之要相互彌補。

牡丹干的畫法也講究,老幹粗澀、嫩枝光潤,畫時先哄主架後配小枝,但是要以老幹為主,用水不能太多,不理想的地方可用赭黑或淡墨及葉子補救。畫牡丹干注意的點就是要以小扶大,我們可以從一筆出發,二三筆相扶,筆宜轉,氣宜貫,從整體出發,幹比花葉更難處理。

相互扶的效果,可以顯得花更有姿,有態。枝與幹得濃淡,也要從整體出發,一般自下往上畫,但不絕對,這樣有力,貫氣,反之平板、呆滯。透過乾的處理,氣一直送到花頭,求得姿態。

這大概就是王雪濤畫牡丹的一個方法,我們可以借鑑,但是畫的時候都用,我們也要根據畫面的需要去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