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贊!這位臨安姑娘了不起,她種植有溫度的大米,傳承生態農耕文化

“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古詩裡描繪的美麗場景,今天為大家分享的就是這樣一位新農人一步一步將它變成了現實。

她是一名80後女青年,大學畢業後,毅然放棄城市的好工作,接過父親手中的鐮刀,回到家鄉從事農業種植。

一切從頭幹起:整日待在農田邊,和泥巴打交道,兩三年時間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她終於熟悉了農活,也從一個白淨的上班族變成了黝黑的新農人,成為了一名普通的“農二代”。

她身上始終有著一股不服輸的勁兒。她創造了以生態種植為基礎,大幅提高農產品附加值的“太陽糧食生產模式”,助推農業供給側改革。成為杭州市乃至浙江省屈指可數的年輕女性“糧二代”。

她同時也是臨安糧油產業領軍人,組建了臨安元生糧油專業合作社,積極推動區糧油聯合社建設,提高了農戶種植效益。她也因此獲得了浙江省勞動模範、浙江省“三八”紅旗手等多個榮譽稱號。她說,要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她就是杭州臨安元生糧油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陳梅芳

,讓我們一起走進她自述的創業故事。

我有暈血症,小時候跟著老爸老媽下田割小麥,把手指割破了,一見血就暈,之後就再也不讓幹農活。

接手農業後就沒有晴雨之分,因為農業是個季節性很強的產業,只要工作哪怕最烈的太陽也要出門幹活。除了牙齒其他都曬得黑黑的,體重也從95斤降到了81斤,壓力大得睡不著。但也正是從接手合作社開始知道了什麼是真正的責任。

合作社建立是在2008年,從一臺插秧機80畝水稻田開始的。當時合作社自己加工銷售在臨安及省內都排在前列的。由於種植新探索和市場開拓的需要,我辭去了藥店的工作回家搞起了農業。

360行,也許農業是最苦的一行。站在農田的十字路口,那種苦悶只有自己知道。幾月該育秧、幾月該插秧種田,什麼情況下放田水、什麼情況下施肥、什麼情況下治病蟲,每一步都緊跟並做好記錄,空了再好好回憶熟悉,就這麼踏踏實實下田幹了3年,把基本功學到了手。

種好稻、產好米,在這個對農產品質量要求很高的年代,想要銷售好大米做好品牌就要種好水稻。透過種養結合,太陽米的經濟效益不斷提高,當時很風靡的一句話就是“一畝田千斤糧萬元錢”,雖說沒有萬元也達到了千元。同時解決了周邊一些勞動力的就業,一些需要工作的農戶還可以來農場打工。

感悟及未來打算

從事農業生產至今整整11年,有無數次想要放棄的念頭,但看看這幾年合作社和自己獲得的榮譽以及太陽米一點一點被市場認可,信心就會重新建立起來。當老百姓豎起大拇指稱讚我的時候,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未來我要在種好糧食的前提下,繼續銷售好太陽米,打響浙太太陽米品牌。並帶動周邊老百姓開餐飲、民宿,把客戶引進來,住下來,把太陽當地農產品帶出去。稻田咖啡屋也在腦子裡慢慢架構,希望在今年或者明年可以實現。

資料:樂活廣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