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齊白石問菜販:我能用畫的白菜換你一車白菜嗎?菜販:想得倒挺美

白菜被稱作百菜之王,之所以它有這麼高的美譽,一是因為其諧音寓意“財”,有著發財的美好含義;二是因為其身通體白色清亮,耐寒抗凍,被比喻成高潔傲岸、不畏權貴的君子;三是因為白菜廉價,百姓們都能夠吃到,營養價值高。

作為這麼一類被人們喜愛的蔬菜,也是齊白石老先生痴迷熱愛的事物。齊白石擅長畫花鳥畫不假,但事實上他更愛那些俗物,比如水果、蔬菜、農家動物和昆蟲等等。其中,他最喜歡畫的蔬菜便是白菜,曾題寫:牡丹為花中之王,荔枝為果之先,獨不論白菜為蔬之王,何也?可見其多麼愛白菜。

歷代畫家,有隻畫蘭、竹、石的鄭板橋,有擅長畫馬的徐悲鴻,有擅長畫山水潑墨圖的張大千。這些事物,聽上去與藝術非常接近,因為其寓意深遠,受文人們的喜愛和追捧。然而齊白石卻與他們都不同,他喜歡畫那些非常尋常的事物,比如常吃的蔬菜水果,蝦、小雞、蝴蝶等等。聽上去,這些事物都比較容易創作,因為其在生活中經常見到。但是平常的動植物通常沒有什麼內涵,歷代的畫家很少有這類畫作。

但是齊白石之所以喜愛農作物,與他兒時的生活是分不開的。1864年,齊白石在湖南一個鄉村小院裡出生。家中貧寒,幼小的他便挑起生活重擔,去放牛貼補家用。或許是在放牛中日日夜夜與自然的親密接觸,或許是苦中作樂,他在放牛的過程中觀賞許多動植物,邊觀察邊循著一本不知道從哪裡淘來的《芥子園畫譜》一筆一劃的模仿。在畫這些花花草草的時候,他心中充滿對未來的期待和對畫畫的珍視。直到後來轉業做木匠,他依舊堅持臨摹。

1889年,25歲的他遇到了自己的伯樂。監生胡沁園因聽聞湘潭縣有一木匠,給人作畫時畫得十分相似,經人的介紹,齊白石投入他門下,在三雅堂學習肖像畫。為了養家,他在師父的幫助下開始四處接攬肖像畫生意,日子也算過得挺滋潤。日常生活中,他經常與周圍文人墨客往來,耳濡目染下也開始學習詩詞歌賦,並建立了龍山詩社。

本以為將要在這樣富足的生活中度過餘生,但是在自己的書屋中,他漸漸感到不滿足。因為自己的繪畫事業進入了瓶頸期,已經沒有辦法再提高。而且事實上,肖像畫於他而言,只是賺錢養家的手段,但是他仍舊對那些自然之物更加心動。為了改變自己繪畫風格,他踏上了求學之路。

1902年到1909年期間,他先後去西安、南昌、廬山、廣西、廣州等諸多地方,認識了繪畫界的許多大家,欣賞了很多傳世之作,並從歷史名家的畫中慢慢模仿、創新和改變,領悟新的畫風。不僅揚州八怪是他學習的物件,當時盛行的西洋素描也成為他研究的物件。在不同繪畫領域的薰陶中,他又重新開始畫山水、花鳥畫。

不過之後他的好日子並沒有過太長時間,自家鄉爆發戰亂後,他不得已拖家帶口去北京謀生。在這裡人生地不熟,他的畫作也無人問津。從安逸的生活驟然跌至谷底,普通人肯定會受到一番打擊,但是他卻更加努力。1918年,他在繪畫中領悟到新的天地。

之前齊白石的畫,和普通的畫作一樣,追求一個“像”字。鄭板橋“胸有成竹”總是給後人以啟迪,如果畫作不像,便沒有靈魂。但是黃慎的畫卻啟發了他,讓他開啟了畫作中的靈魂,不再以相像為目標,而是用意境烘托物的情感,以寥寥數筆刻畫出物質活的靈魂,這也成為他之後的風格。

就比如他畫的白菜,只是簡單描繪出線條和脈絡,但是其點點滴滴的暈染和由濃轉淡的顏色對比,一下子將白菜畫活了。它彷彿成了一顆生機勃勃、青翠欲滴的白菜,剛從田地中摘下,沒有經歷過世間的打磨,也沒有經歷過煙火的炙燒。

齊白石一生畫過無數棵白菜,而他本人也對這種蔬菜情有獨鍾。在那幾年饑荒日子裡,他曾想過用自己的白菜畫去換菜販車裡的白菜,結果卻被小販無情的嘲諷。不過,究竟是畫中的白菜值錢還是齊白石的白菜值錢呢?或許對小販來說,物質上的飽遠比精神上的飽重要吧。不過在齊白石先生看來應該是相反的,既然他更看重物質的靈魂與本質,那麼恐怕也可以為了這樣的精神而放棄物質本身。

就是因為齊白石更注重物質的精神面貌,因此他的一生都在追求精神滿足中度過。他歷經千辛萬苦,在各種各樣的事物中體會感情的千變萬化,並使之躍然紙上,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如果對齊白石的繪畫人生感興趣,可以點選下方連結購買《齊白石自述:畫出苦滋味》。

【萬卷】 齊白石自述:畫出苦滋味

¥

55

度小店

月銷5

購買